您好,欢迎访问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5214条记录
死亡肽基因的合成及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昆虫学报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将人工合成的寡核苷酸片段 ,通过PCR扩增得到死亡肽 (thanatin)基因 ,并将其克隆到表达载体pGEX 3X中 ,序列分析结果正确。经IPTG诱导 ,在大肠杆菌BL2 1中进行高效可溶性表达 ,表达量可达 2 0 %以上。融合蛋白通过GST亲和层析纯化 ,用肠激酶酶解表达产物 ,用SephadexG 2 5初步纯化得到具有抗菌活性的死亡肽。

关键词: 死亡肽 融合表达 大肠杆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保鲜茭白生理品质的影响

浙江农业学报 2003 CSCD

摘要:研究了茭白MAP贮藏中,外源赤霉素、2,4-二氯苯氧基乙酸及青鲜素的应用对贮藏生理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赤霉素、2,4-二氯苯氧基乙酸处理可延缓叶绿素分解、抑制呼吸速率上升和POD酶活性提高,而青鲜素的处理可减慢纤维化速度。其中赤霉素的效果最为显著。

关键词: 茭白 赤霉素 2,4-二氯苯氧基乙酸 青鲜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微容气调环境对杨梅的保鲜效果研究

浙江农业学报 2003 CSCD

摘要:杨梅微容气调贮藏处理可明显抑制乙烯释放,降低果实的霉变率,延缓杨梅果实软化。贮藏温度5±1℃,对照在采收后2,3,6d乙烯释放量分别为处理的8.87,5.32,6.22倍;气调处理22d果实软化率比对照降低67个百分点,3.8%氧气浓度下,处理7d霉变率比对照下降36.9个百分点,14d下降57.7个百分点。在2±1℃条件下,效果更好。在氧气浓度为3.8%~7 9%的试验范围内,浓度越低,对致病微生物的抑制效果和对杨梅的保鲜效果越好。

关键词: 杨梅 微容 气调保鲜 霉变率 果实软化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差示扫描量热法(DSC)评定豆粕产品质量初探

中国粮油学报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试验研究了差示扫描量热法 (DSC)在评价饲用豆粕产品质量中的应用。通过对豆粕变性热焓(ΔH)的测定 ,反映了蛋白质的变化程度 ,可作为衡量豆粕中抗营养因子灭活程度的指标 ,检测结果与脲酶法相吻合。

关键词: 差示扫描量热法 DSC 豆粕 变性 抗营养因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水稻品种受褐飞虱危害后体内生理指标的变化

植物保护学报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不同耐虫性的水稻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水稻品种受褐飞虱危害后体内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稻株受害后感虫品种,IN1、秀水11、汕优63的叶片叶绿素含量下降率达20%以上,而抗虫品种ASD7、IR64和具有较强耐虫性品种培矮64S/32E的叶绿素含量下降率在10%以下;受害稻株的三种保护酶活性变化不同,SOD酶活性均增加,其中以汕优63和IR64增加最显著。POD酶和CAT酶活性有增有减,除TN1、ASD7、培矮64S/32E品种的POD酶活性和秀水11的CAT酶活性下降外,其他品种的POD和CAT酶活性均增加。受害稻株叶片可溶性蛋白质、非可溶性蛋白质和蛋白质总量均下降;受害稻株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变化也不同,培矮64S/32E和IR64两个品种的脯氨酸含量减少,其他品种的游离脯氨酸含量都明显增加,且与稻株受害程度呈正相关。

关键词: 水稻品种 褐飞虱 耐虫性 生理指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美国主要水稻品种的米质研究

浙江农业学报 2003 CSCD

摘要:在对美国稻进行米质分析和粒型分类的基础上,利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对27个美国长粒型水稻品种进行品质评价,并对品质指标间进行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阐述了各指标间的相互关系,筛选出影响品质得分最大的垩白因子和透明度因子,求出了米质总分与品质指标间的回归方程。

关键词: 美国稻 稻米品质 相关分析 主成分分析 回归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杆菌介导的水稻转化及bar基因稳定遗传

浙江农业学报 2003 CSCD

摘要:以秀水11、072和ZH9905的胚性愈伤组织为受体,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将抗除草剂基因bar导入水稻基因组,经PCR、Southern杂交分析获得大量转基因植株。除草剂喷洒试验表明,转基因水稻对除草剂Basta具有高度的抗性。对R1代植株分析表明外源基因已遗传给后代,部分株系的分离比率符合3∶1。对部分转基因水稻植株考察结果表明,部分转基因植株的农艺性状与亲本相似,但育性下降。

关键词: 水稻 农杆菌介导法 bar基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我国新育成水稻品种(材料)抗病虫性与米质的评价研究

植物保护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1997~ 2 0 0 0年间 ,鉴定了 332份我国新育成的水稻品种 (材料 )对稻瘟病、白叶枯病、细菌性条斑病、白背飞虱和褐飞虱的抗性 ,并分析其米质。筛选出中抗上述一种水稻病虫害的品种 (材料 )共计 397份·次 ,双抗和三抗的品种 (材料 )分别为 76、19个 ,四抗品种有K89-B5 ,五丰占 2号 ,中组 74 ,中组 75 ,中组 84和中鉴 96 -3共 6个 ;4项主要优质米指标均达到了农业部部标准优质二级米以上有 33个。优质一级米的品种 (材料 )有巨丰占 ,CR99,92 -34,94 -30 8,辽 94 7,吉 98-2 80 6和龙粳 8号 7个。改进或完善了水稻育种新品种 (材料 )的抗病虫性鉴定方法 ,制订了相应的评价标准和指标 ,还讨论了改良水稻品种的抗病虫性与提高稻米品质等问题。

关键词: 抗病虫育种 水稻 鉴定方法 稻瘟病 白叶枯病 细菌性条斑病 白背飞虱 褐飞虱

菜用大豆新品种‘夏丰2008’

园艺学报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夏丰 2 0 0 8’为优质高产夏季菜用大豆栽培品种 ,耐高温性强 ,生长势旺盛 ,耐肥抗倒伏 ,全生育期 80d左右 ,结荚性好 ,豆荚饱满 ,商品性好 ,豆粒绿色 ,适宜作鲜食和速冻加工 ,产量 7.5~ 8t/hm2 ,高产地块可达 9t/hm2 以上。

关键词: 大豆 品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酵母双杂交系统在植物病毒学中的应用

浙江农业学报 2003 CSCD

摘要:酵母双杂交系统应用有效的酵母遗传学方法分析蛋白质间相互作用,已成为鉴定蛋白质相互作用强有力的方法之一。文章从植物病毒编码的蛋白质间、植物病毒蛋白与植物蛋白间、植物病毒蛋白与介体蛋白间等3个方面阐述了酵母双杂交系统在植物病毒学中的应用现状,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酵母双杂交系统 植物病毒学 应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