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饲料中添加抗菌肽对锦鲤生长、非特异性免疫力和抗病力的影响
《动物营养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中添加抗菌肽对锦鲤生长、非特异性免疫力和抗病力的影响。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0(对照)、75、150和225 mg/kg的天蚕素抗菌肽,配制成4种等氮(粗蛋白质32%)等能(总能14.8 MJ/kg)的试验饲料,并分别饲喂平均体重为(10.30±0.01)g的锦鲤8周。每组设4个重复,每个重复35尾鱼。结果表明:150 mg/kg组锦鲤的末重和特定生长率(SGR)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225 mg/kg组(P<0.05),而与75 mg/kg组差异不显著(P>0.05)。锦鲤的饲料系数(FCR)、蛋白质效率(PER)和摄食量(FI)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225 mg/kg组锦鲤的血清过氧化氢酶(CAT)、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和碱性磷酸酶(AKP)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和75 mg/kg组(P<0.05),与150 mg/kg组差异不显著(P>0.05)。各组锦鲤的血清溶菌酶(LZM)活性无显著差异(P>0.05)。用维氏气单胞菌攻毒后,各抗菌肽添加组锦鲤的累积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饲料中添加抗菌肽可以增强锦鲤的非特异性免疫力和抗病力,进而促进其生长;锦鲤饲料中天蚕素抗菌肽的适宜添加量为150 mg/kg。


笃斯越桔花色苷抗禽白血病病毒A亚群活性的试验研究
《华北农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讨笃斯越桔花色苷(Anthocyanin from Vaccinium uliginosum L.,AVU)抑制禽白血病病毒A亚群(Avian leukosis virus subgroup A,ALV-A)的生物活性作用。以笃斯越桔花色苷粉为试验材料,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与质谱仪联机(HPLC-MS)方法鉴定其花色苷主要活性成分,将AVU作用于感染ALV-A的DF-1鸡胚成纤维细胞(DF-1细胞)单层表面,通过检测AVU对感染ALV-A的DF-1细胞形态学变化及采用MTT法测定细胞存活情况来研究AVU的抗病毒作用。结果表明,笃斯越桔花色苷粉中含6种花色苷活性成分,其中主要为矢车菊色素-3-葡萄糖苷;AVU对DF-1细胞的最大安全质量浓度为80μg/mL;AVU在40~80μg/mL安全浓度范围内能抑制ALV-A的增殖,且抑制程度与剂量呈一定相关性;AVU质量浓度为60μg/mL能够显著抑制ALV-A对DF-1细胞感染。
关键词: 笃斯越桔 花色苷 DF-1鸡成纤维细胞 禽白血病病毒A亚群 生物活性


现代农业信息服务模式与工程技术集成理论方法研究
《广东农业科学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区县、乡镇、村等信息服务体系的调研以及对农产品前、中、后信息服务需求的探索,最终结合近几年国内高新信息应用技术特征,将我国农业信息服务工程模式分为生产主导型、市场主导型和政务主导型3大类。并通过对每类服务模式特征的分析,形成农业信息工程模式技术集成方案。该方案阐述了信息服务内容与农业信息集成技术的对应关系,并将在未来辅助解决现代农业信息服务模式与工程技术在集成过程中技术混杂不清的现状。


镉对体外培养鸡脾淋巴细胞膜唾液酸代谢的影响
《黑龙江畜牧兽医 》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细胞膜的结构不仅是细胞与外界隔离的屏障和细胞构成的组织形式,而且也是生命活动的主要结构基础,同时也是外源化学物进入细胞、发挥其生物毒性作用所必须经过的屏障。许多有毒化学物质的毒性作用与其对生物膜的损伤作用有关。镉是一种来源广泛、半衰期较长且蓄积性强的有毒重金属污染物。镉吸收入血液后可迅速与血浆中白蛋白等成分结合,引起毒性反应,如引起哺乳动物细胞膜的损伤[1]、雏鸡红细胞膜ATP酶活性不同程度的下降[2]及机体的免


PCR-DGGE技术解析固体碳源表面生物膜的微生物群落结构
《环境科学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聚乳酸/聚羟基丁酸戊酸共聚酯(PLA/PHBV)作为填充床反应器的碳源和生物膜载体,对受硝酸盐污染的水进行生物反硝化脱氮.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CR-DGGE)技术分析了PLA/PHBV表面生物膜中微生物群落的结构和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反应器运行初期,生物膜中微生物多样性下降.当反应器稳定运行时,DGGE图谱特征条带的香农威尔指数和辛普森指数均变化不大,微生物群落结构保持相对稳定.DGGE图谱特征条带的16S rDNA序列分析及扫描电镜分析的结果表明,生物膜中的主要微生物均为革兰氏阴性杆菌,包括Diaphorobacter、Acidovorax、Rubrivivax、Azospira、Thermomonas和Devosia,它们分别属于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的α-,β-和γ-变形菌纲,其中Diaphorobacter为反应器稳定运行期生物膜中丰度最高的菌群.
关键词: 固体碳源 硝酸盐 微生物群落 PCR-DGGE PLA/PHBV


基于CFD数值模拟的冷藏车节能组合方式比较
《农业工程学报 》 2013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精确掌握温度控制是实现高质量食品冷链运输的关键,节能减排降低运输成本也是供应商所追求的目标。该文以短距离冷藏运输车为研究对象,以土豆为货物区试验材料,建立了求解冷藏车车厢温度场分布计算模型。模拟过程采用2种不同的风机制冷温度(0和3℃),依据制冷机组功率和货物最佳冷藏温度,确定运输过程中打开和关闭制冷风机最佳间隔时间。模型以冷气出风口风速、冷气温度、车厢以及货物的初始温度、货物的物性参数为边界条件,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非稳态SSTκ-ω计算模型,模拟开启风机和关闭风机不同阶段车厢内温度场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在组合方式为制冷温度3℃,制冷时间和关闭制冷风机阶段都为10 min时比制冷温度为0,制冷时间15 min和关闭制冷风机为20 min时要节约3.6×10~5J能耗。该研究为合理选择制冷风机温度和冷却时间最佳组合方式,以及实现节能减排降低运输成本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冷藏车 温度分布 计算流体力学 数值分析 冷却 节能


梨果糖浓度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检测的预处理方法研究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 2013 EI SC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糖浓度是梨果内部品质的重要指标。实验测得了梨果的近红外漫反射吸光度谱,并且对其进行了光谱预处理,包括多元散射校正(MSC)、基线校正(baseline correction)、标准正态变量变换(SNV)和平滑去噪(moving average)。结果表明,经过预处理后的吸光度谱在光谱归一化、噪声消减等方面有着较为明显的优势。使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对原始吸光度谱和预处理后的吸光度谱分别进行处理,得到结论:应用平滑去噪预处理后的吸光度谱进行预测的准确度优于原始吸光度谱,得相关系数为0.990 8,预测标准偏差为0.019 0。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漫反射 糖浓度 偏最小二乘法 预处理方法


北京奥运龙形水系水质特征分析与评价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据2012年对北京市奥林匹克公园龙形水系水质逐月监测结果,采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TLI)和水质综合标识指数法(WQI)分别对该水系水体富营养化现状和水质级别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龙形水系水质偏碱性,水中溶解氧常年处于过饱和状态,化学耗氧量(COD Mn)、生化需氧量(BOD5)、悬浮物、叶绿素a、总氮和总磷等水质指标随时间变化较大,水体中总磷一直维持在较低水平,是龙形水系水体富营养化的限制因子;水系水体营养状态从春季到秋季由轻富营养到中营养转变,其水质级别基本上都在Ⅲ类水质标准以上,达到了水环境功能目标要求;沉水植物种植水域水质优于非沉水植物种植水域;水系河道设计也能影响水系的水质。本研究结果可为北京市奥林匹克公园龙形水系水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的农产品召回优化
《农业工程学报 》 2013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农产品加工是食品供应链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该文针对农产品加工环节的产品召回优化问题,给出了批次分散优化模型并分析了其算法复杂度。针对优化模型为NP难度(non-deterministic polynomial hard),难以求解的问题,指出了采用粒子群优化进行求解的途径。针对粒子群优化算法在进化的初期收敛速度快,易引起早熟;在进化后期收敛速度慢,易引起振荡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分段门限粒子替换策略的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采用相关算例对该文提出的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进行优化性能验证,并与类似智能优化算法进行性能对比。算例仿真和性能对比的结果表明,该算法运算开销约为同类算法的10%,且可以降低潜在的召回规模约30%,适用于农产品加工环节的产品召回优化。
关键词: 质量控制 优化 算法 农产品 召回 批次 粒子群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