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紫山药茎尖营养及功能成分分析
《营养学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紫山药(Purple yam),又称参薯,大薯、脚板薯(是一种粮菜兼用的作物)。薯蓣科,薯蓣属一年或多年生根茎类作物。我国是其原产地之一,长江以南多省区均有栽培,主要分布于浙江、湖南、广西、广东、江西、云南、福建、台湾等地。以前只小规模种植,现已扩大面积,作为重要经济作物。国内对紫山药的研究越来越多[1-8]。紫山药食用部分为地下块茎,地上部分植株通常废弃,即使在疏枝疏叶时也是作为植物垃圾丢弃掉。紫山药地上部分生长旺盛,多有分支,其茎蔓顶端幼嫩部分采摘后可作为蔬菜食用。对茎尖


尖鳞环锈伞的驯化栽培及营养成分分析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文章研究尖鳞环锈伞(Pholiota squarrosoides)菌株的生物学特性、人工栽培条件及子实体营养成分。结果表明,尖鳞环锈伞菌丝生长的最适碳源为葡萄糖,最适氮源为酵母浸粉,最适碳氮比为20??1,最适生长因子为维生素B1,最适培养温度为28℃,最适生长pH 7.0;驯化栽培研究表明,尖鳞环锈伞可以在棉籽壳、木屑为主料的培养基上生长,一般从接种到子实体采收完成约75~87 d,生物学效率为51.29%;子实体营养分析表明,尖鳞环锈伞多糖、维生素B3、蛋氨酸含量丰富,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46.00%,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比值为85.19%,是具有潜在开发价值的人工栽培食用菌新品种。
关键词: 尖鳞环锈伞 生物学特性 驯化栽培 生物学效率 营养成分


温室主动蓄放热-热泵联合加温系统热力学分析
《农业工程学报 》 2014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主动蓄放热-热泵联合加温系统加温和节能效果显著,在温室加温领域应用前景广阔,但系统技术参数及工艺仍有待优化。该文通过对系统进行能量平衡和可用能(Exergy)分析,得出系统及各组件的性能系数、可用能损失、损失比和可用能效率,以此为依据对系统进行性能评价和优化。试验结果表明:系统平均1 d中集热和保温阶段可用能损失总量为9.77×104 kJ,可用能效率为48.7%;可用能损失最大、可用能效率最低的组件是主动蓄放热装置,其次是热泵装置、循环水泵和蓄热水箱,其可用能损失比分别为78.7%、8.3%、7.7%、5.3%,可用能效率分别为25.6%、38.3%、75.0%、88.2%。就整个系统而言,最需要进行技术优化的是主动蓄放热装置与热泵装置,可用能损失主要由有限温差传热引起,降低传热温差、减少有限温差传热过程以及改进生产工艺是优化的重点。试验期间系统的集热效率为89.0%~100.5%,热泵装置制热性能系数(coefficient of performance,COPHp)达5.48~6.08,性能远远高于传统太阳能热水系统以及水、地源热泵。该研究为温室加温系统性能评价和优化设计提供思路。
超高压及超高温瞬时灭菌对西瓜饮料品质的影响
《食品科学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400 MPa不同加压时间与超高温瞬时(ultra high-temperature,UHT)灭菌对调配西瓜饮料品质的影响。以未经灭菌的调配西瓜饮料为对照,运用流变仪、电子鼻等设备研究不同处理西瓜饮料菌落总数、内源酶、流体类型、黏度及风味的变化。结果表明:加压时间越长,对菌落总数抑制、多酚氧化酶及果胶甲酯酶钝化作用越强;西瓜汁假塑性越明显;且风味与对照组差异越明显;400 MPa、20 min超高压处理与UHT处理对调配西瓜饮料部分品质影响相似,但在保持西瓜饮料风味及色泽等方面优于UHT处理。
关键词: 超高压处理 超高温瞬时灭菌 内源酶 流变特性 风味


SSR和SNP两种标记技术在玉米品种真实性鉴定中的比较分析
《分子植物育种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SSR和SNP被推荐为玉米品种DNA指纹鉴定优选标记技术。本研究选用大面积推广的11套玉米杂交种及其亲本作为试验材料,基于SNP芯片分型平台和SSR荧光毛细管电泳平台分析比较两种标记在玉米品种真实性鉴定中的应用。基于上述两种检测平台获得3 072个SNP位点和40对SSR引物的基因型数据,分析比较各个参数。结果显示:(1)两种标记数据获得率均较高,3 072个SNP位点平均数据获得率为98.4%,40对SSR引物平均数据获得率为99.47%。(2)两种标记均具备较高品种区分能力,3 072个SNP位点平均MAF(minor allele frequency)值为0.357,MAF值大于0.30占71%,平均DP(discrimination power)值为0.515,DP大于0.5的占56%;40对SSR引物平均PIC(polymorphism information content)值为0.605,PIC大于0.51有32对,平均DP值为0.745,DP值大于0.71有29对。(3)两种标记位点鉴定样品杂合率、亲子关系方面结果是一致的,样品杂合率均介于0.4~0.6之间,平均杂合率分别为0.525和0.514;SNP数据显示符合亲子关系位点百分比介于95.2%~99.9%之间,SSR数据显示符合亲子关系位点介于36~40个之间。综上所述,SSR和SNP两种标记在数据完整性、区分品种能力、位点稳定性等方面差别较小。


A型禽偏肺病毒F蛋白的原核表达与抗原性分析
《中国兽医杂志 》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利用大肠杆菌表达A型禽偏肺病毒(aMPV)F融合蛋白,并检测其抗原活性。通过扩增aMPV F融合蛋白的编码基因,与原核表达载体pBCX(pet43.1改造载体)连接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BCX/aMPV/A/F,从上清中非变性纯化重组蛋白,并进行Western-blotting分析。结果表明,该融合蛋白相对分子质量为74 kDa,具有与aMPV单克隆抗体良好的结合能力,说明此融合蛋白具有良好的抗原性,可用于抗体检测。
关键词: 禽偏肺病毒 F基因 原核表达 Western-blotting


葱菜蛾及其为害状
《植物保护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葱菜蛾[Acrolepiopsis sapporensis(Matsumura,1931)],又名苏邻菜蛾、葱须鳞蛾,是葱、韭菜、洋葱等百合科蔬菜上常见的害虫,属雕蛾科(Glyphipterigidae),过去曾放在邻菜蛾科(Acrolepiidae)。成虫前翅长5mm;下唇须前伸并向上弯曲,褐色,端节小,黄白色;胸部后缘具竖鳞;前翅黄褐至黑褐,后缘基1/3起具三角形白斑,外侧尚有小白斑;前缘近端具不明显的钩形纹。幼虫蛀食或啃食叶片,留有白色表皮。一年多代,以成虫越冬,在北京3、4月灯下即可见成虫。国内分布于北京、东北三


玉米新品种MC220的选育、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
《作物杂志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MC220是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采用"高大严"选系法(即高密度、大群体、严选择)等育种新方法,经过多年研究育成的玉米新品种,具有熟期适宜、株型紧凑、耐密抗倒、粒大粒重、高产优质等特点。2013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京津唐及类似生态区夏播种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