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0346条记录
东北典型黑土种植密度与施钾量对玉米干物质积累与产量的调控效应

华北农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讨东北典型黑土种植密度与钾肥用量对玉米干物质积累转运、产量及钾素利用效率的影响,在吉林省公主岭市,通过连续2a定位试验,研究了不同密度(D1:5.5×104株/hm2,D2:7.0×104 株/hm2,D3:8.5×104 株/hm2)和钾肥用量(K0、K40、K80、K120 和K160)对玉米干物质积累转运、钾素利用效率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密度和钾肥用量的交互作用对玉米干物质积累的影响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其中D2 密度下K120 处理干物质最大积累速率和平均积累速率均为最高,并且干物质转运量和转运贡献率维持在较高水平.相同密度下,钾素回收率、农学利用率和偏生产力均随施钾量增加呈下降趋势,相同施钾量下均以D2 密度最高.相同施钾量下,玉米产量以D2 密度最高,2a玉米平均产量较D1 和D3 分别提高6.9%,3.0%,相同密度下,施钾均显著提高了玉米产量,其中D1 密度下施钾量增至80 kg/hm2后增幅不再显著;D2 和D3 密度下施钾量增至120 kg/hm2后增幅不再显著.通过线性加平台模型得出,D1、D2 和D3 密度下适宜施钾范围分别为72~80 kg/hm2,104~115 kg/hm2,105~116 kg/hm2.而D2 处理钾肥用量在较D1 处理提高44.5%以及与D3 处理相持平条件下,玉米产量分别提高9.8%,3.2%.钾素回收率分别提高4.1,4.9 百分点.综上,在东北典型黑土区,以玉米种植密度70000 株/hm2,钾肥用量104~115 kg/hm2较为适宜.

关键词: 玉米 黑土 种植密度 施钾量 干物质积累转运 产量 钾素利用效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北方西红柿大棚栽培技术的创新与提升

农家参谋 2023

摘要:西红柿作为我国蔬菜市场中种植面积较广、市场需求较多的一种产品,其种植的高产与高质对我国蔬菜安全影响较大.在北方地区,由于气候条件的影响,西红柿反季节生产对大棚设施依赖性较高,对种植技术的要求也相对提升.种植户在北方开展西红柿大棚栽培期间,可以结合各种高效的管理措施,全面改善优化大棚内的小气候环境,为西红柿提供一个优质、适宜的生长条件,促使西红柿高产稳产.

关键词: 北方 大棚西红柿 栽培技术 创新 提升效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挖掘高粱单宁新调控遗传位点

植物生理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单宁是高粱重要的籽粒品质性状之一,单宁含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其用途。调控单宁含量Tan1和Tan2基因虽被克隆,但并不能完全解释高粱籽粒中单宁含量高低的现象,因此调控单宁含量必定还存在其他的新基因。利用300份和202份(去除98份含有tan1-a和tan1-b基因型的材料)自然群体材料的单宁含量表型数据以及重测序获得的4 842 629个SNPs,采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方法挖掘调控单宁含量新遗传位点及候选基因。共获得25个显著关联区间、共有40个候选基因,其中Sobic.001G041500和Sobic.006-G180300是bHLH转录因子, Sobic.001G398100和Sobic.001G398200是MYB转录因子, Sobic.002G044200与类黄酮-3′,5′-羟化酶高度同源。类黄酮合成途径是合成单宁的必经过程, 5个候选基因均参与类黄酮合成途径,也可能参与单宁的生物合成。新单宁调控遗传位点及候选基因的挖掘为深入研究高粱单宁调控的遗传机制提供分子依据。

关键词: 高粱 单宁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候选基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电子舌技术的鲜食花生籽仁味觉智能分析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花生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食、油兼用型高产经济作物,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蔗糖、果糖和葡萄糖等营养物质,但目前对其味觉特征的评价仍缺乏数据支撑。采用TS-5000Z味觉分析系统收集33份鲜食花生材料(包含9个品种和24个高世代品系TC,后者来自吉花02-1-4和中花26的杂交组合)干燥籽仁的味觉相关指标数据,对5种基本味(酸、甜、苦、咸、鲜)和涩味进行主成分分析(PCA),确定了苦味、涩味、鲜味、咸味和甜味为有效的味觉指标。通过对有效味觉指标PCA分析,对第1主成分贡献较大的是咸味、鲜味和甜味,对第2主成分贡献较大的是咸味、鲜味和苦味。扶花1号等9个品种与TC品系具有明显的差异,对TC1~TC进行PCA聚类区分,鲜味、苦味、甜味等对第一主成分贡献较大,咸味对第二主成分贡献最大,其次是苦味等;对扶花1号等9个品种的花生进行PCA聚类分析,咸味对第一主成分贡献最大,其次是涩味等;甜味对第二主成分贡献最大,其次是涩味回味和苦味等。苦味方面,TC20~TC24的苦味最强,为6.5~7.0,其余品种苦味在6.5以下;涩味方面,TC5和TC6的涩味和涩味回味均偏低外,黑甜花和黑珍珠涩味回味最大,其它样本的涩味均为3.0~4.5;甜味方面,四粒红的甜味最大,黑珍珠的甜味最小,甜味值在21以上的品种有16个,TC品系的大部分样本的甜味值较高;鲜味和咸味方面,扶花1号等9个品种和TC17、18、19的鲜味较低,TC20~TC24的鲜味也相对偏低,其它TC品系的鲜味则较大;吉花403、吉花43和冀花甜1号、冀花甜2号4个品种接近,且鲜味和咸味均最低。通过利用电子舌技术对鲜食花生籽仁鉴别分析,可知鲜食花生的味觉指标以鲜味、甜味、咸味、苦味和涩味(回味)为主,在今后研究中可以无需借助统计分析和建模即可快速真实评价鲜食花生食味性,为培育高糖、高蛋白的花生新品种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 鲜食花生 电子舌技术 籽仁 味觉 主成分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透过强度光谱红边特征的辣椒叶片叶绿素含量诊断模型研究

中国农机化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为快速、精准的诊断辣椒叶绿素含量,采用测量方法简单、干扰因素较少的透过光谱进行定量分析.研究对叶绿素含量极其敏感的红边波段变化规律,利用一阶导数法计算代表红边波段特征的红边位置、红边幅值和红边面积三种红边参数,分析参数变量间的相关性和共线性,并基于特征参数分别建立最小二乘回归模型和岭回归模型.结果表明,最小二乘回归模型的验证结果相对误差为7.94%,岭回归模型的验证结果相对误差为7.75%,岭回归模型不仅解决参数间的共线性问题,并且提高模型验证结果的精确度,该模型可以作为辣椒生长状态快速诊断的技术基础.

关键词: 辣椒叶片 叶绿素含量 透过强度光谱 红边参数 岭回归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吉林长春塑料大棚蔬菜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农业工程技术 2023

摘要:设施内环境较为密闭,易出现各类病虫害,影响蔬菜健康生长.因此,塑料大棚蔬菜的种植管理中,加强病虫害综合防治十分必要.该文介绍了吉林省长春市塑料大棚蔬菜种植病虫害发生特点,提出了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旨在提升当地设蔬菜种植效益.

关键词: 塑料大棚 蔬菜病虫害 综合防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畜禽舍环境检测方法、设备与布局方案分析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畜禽舍环境是影响畜禽生产力的重要因素,随着我国畜牧业养殖集约化、标准化的不断发展,养殖场对畜禽舍环境指标的要求日益提高,而准确检测畜禽舍中各项环境指标是保证畜禽舍环境条件的前提.笔者从畜禽养殖的实际情况出发,分析了畜禽舍环境温湿度和主要气体污染物浓度对畜禽的影响,并从环境指标的检测方法、设备应用及传感器布局方案三方面对畜禽舍温湿度和气体污染物浓度的检测进行综述,着重分析比较了常见畜禽舍温湿度和气体污染物浓度检测设备的性能、成本和应用情况及几种畜禽舍环境传感器布局方案,以期为畜禽舍环境检测方法、设备与布局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和依据.

关键词: 畜禽舍 温湿度 气体污染物 检测技术 传感器布局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杀虫真菌在玉米内的定殖及公主岭霉素对其定殖率影响的研究

东北农业科学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球孢白僵菌和金龟子绿僵菌在玉米植株内的定殖能力及公主岭霉素对其定殖率的影响,本研究以玉米秸秆颗粒为载体制备成载菌颗粒剂,将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Bb)、金龟子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Ma)和公主岭霉素(769)混合接种玉米植株,使球孢白僵菌和金龟子绿僵菌在玉米内定殖。结果表明:球孢白僵菌和金龟子绿僵菌联合接种组中两种虫生真菌的定殖率分别为47.5%和78%,均高于其他处理组,定殖能力最强。三种微生物农药联合接种组球孢白僵菌和金龟子绿僵菌的定殖率最低,分别为25%和50%。结果证明,球孢白僵菌和金龟子绿僵菌联用可相互促进彼此在寄主植物中的定殖能力,公主岭霉素能抑制球孢白僵菌和金龟子绿僵菌的增效作用,但与单一菌种接种时对寄主的定殖能力影响不显著。

关键词: 球孢白僵菌 金龟子绿僵菌 公主岭霉素 定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双乾肉羊TCAP基因组织表达及多态性与肉质性状关联研究

中国畜牧杂志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索绵羊肌联蛋白帽(Telethonin,Titin-cap,TCAP)基因在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多态性与肉质性状的关联,以双乾肉羊为研究对象,采用荧光定量分析TCAP基因在3日龄及40日龄羔羊各组织中的mRNA表达,通过PCR、Sanger测序检测TCAP在49头绵羊中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表达情况并与肉质性状指标进行关联分析.结果发现TCAP基因广泛分布于各组织中,以心肌、骨骼肌中表达量最高,且随着绵羊不断发育生长,在各组织中的表达趋势会发生变化.此外,TCAP基因内含子1上(NC_056064.1)存在2个连锁突变位点(g.39786477G>T及g.39786518C>G),其中TTGG型较GGCC和GTCG基因型个体的肌内脂肪含量更高肉质更细嫩,且TTGG型棕榈油酸表达量最高,花生四烯酸表达量最低,说明TTGG型个体肉品质更高.结果提示,TCAP在绵羊生长发育过程中承担多重生理功能,且其基因多态性与肉质性状间具有一定相关性,本研究结果可为后续绵羊遗传改良及选育提供一些可供参考的标记基因.

关键词: 绵羊 TCAP 组织表达 多态性 肉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寒地沙棘种质资源果实品质分析与综合评价

农业工程学报 2023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寒地沙棘种质资源开发利用、新品种选育提供科学依据,开展寒地沙棘种质资源果实品质分析及综合评价,筛选果实品质优异的沙棘资源.以 22份寒地沙棘种质资源果实为试材,测定果实 10项品质指标,进行变异分析、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系统聚类分析,构建综合评价模型,计算果实品质综合得分并排序.不同沙棘种质资源果实品质指标变异系数分布在 9.339%~62.528%之间,其中糖酸比变异程度最大,果实横径变异程度最小.各个品质指标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主成分分析提取了 3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为 86.053%.根据 3个主成分得分和相应的权重进行线性加权,建立了沙棘种质资源果实品质综合评价模型,综合得分较高的是'小柳树'、'侍丛'、'向阳'、HS-12.系统聚类分析将 22份沙棘种质资源分为 3类,分类结果与主成分综合评价结果基本一致.综合评价模型得出:'小柳树'、'侍丛'、'向阳'、HS-12为寒地沙棘优异种质资源,研究结果为沙棘种质资源利用与新品种选育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果实 品质控制 沙棘 主成分分析 综合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