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畜禽粪污集中处理技术和设施建设及发展建议
《吉林畜牧兽医 》 2023
摘要:随着对畜禽养殖场的规模化建设的进一步发展,畜禽产生的粪污处理已成为当下环保整治的一项重要工作,而相应的配套处理设施的建设也逐步成熟,但在实际应用中也存在各种问题.联系粪污集中处理设施的技术和建设,对养殖场粪污集中处理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给予相关的建议措施,给未来畜禽规模化养殖场的粪污集中处理建设提供参考.


作物超高产品种生理及产量性状对施肥量的响应研究综述
《安徽农业科学 》 2023
摘要:通过对相关资料的整理与分析,阐述了玉米、水稻、小麦、大豆4种主要作物的光合作用、根系特性、品质产量等对施肥量的响应,分析了未来作物栽培中进一步加强对施肥量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指出具体的施用量应从实际调查和生产经验的综合分析中确定,作物生理和产量性状在合理的范围内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肥料配比与作物品种、土壤类型、气候环境等因素密切相关。在不同的作物间,相同作物的不同品种间的最佳施肥量因多种因素不同。基于已有研究成果,今后需要在研究不同作物品种时具有针对性,探索各品种最适宜施肥用量和氮磷钾配比,从而使肥料充分发挥其功效以达到节能减肥、增产增质的目的,为作物超高产品种栽培方向研究及作物产量的提高和土壤的可持续耕作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和理论帮助。


重铬酸钾滴定法测定植物有机碳含量的不确定度评估
《山东化工 》 2023
摘要:通过分析植物中有机碳测定过程中不确定度来源,评定各不确定度分量,建立重铬酸钾滴定法检测植物中有机碳不确定度评估方法。结果表明:采用重铬酸钾滴定法测定植物中有机碳,各不确定度因素影响顺序为,滴定>重复性检测>硫酸亚铁溶液标定>试样称量,合成不确定度为8.581 375 g/kg,扩展不确定度为17.162 7 g/kg,植物中有机碳检测结果:(481.05±17.16)g/kg(k=2,P=95%)。植物有机碳检测中,试样滴定是不确定度产生的主要来源,其次是重复性检测。


不同密度下去留分蘖处理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东北农业科学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玉米的分蘖和种植密度受玉米类型、生长环境、田间管理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在实际生产中,玉米分蘖的去留和适宜的密度是困扰农民的主要问题.本试验采用2021年吉林省农业主导品种推荐的15个玉米品种作为试验材料,设6万株/hm2、7万株/hm2、8万株/hm2三个种植密度,对比了不同密度条件下去留分蘖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密度和品种是影响玉米产量的主要因素,去留分蘖对适宜密度条件下的玉米产量没有显著影响,而且三者之间没有互作效应.在种植密度选择方面要根据品种特性合理种植,不要盲目增大种植密度,以免造成减产.


农户有机肥施用行为与意愿悖离的实证研究
《玉米科学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黑龙江省249户玉米种植户为研究对象,采用Logistic模型和Bootstrap中介效应模型,从农户个体特征、经营特征、认知特征、农地资源特征方面探究农户有机肥施用行为与意愿悖离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现,年龄、健康状况、地块分散程度、土壤肥力对悖离的发生有显著促进作用;拥有绿色食品标识、种养兼营、参与施肥培训对悖离发生有显著抑制作用。为减少农户有机肥施用行为与意愿的悖离,提出广泛开展有机肥制备撒施培训、提高有机肥施用机械化程度、积极发展种养结合、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加快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等政策建议。


玉米大斑病胁迫下球孢白僵菌对玉米植株的影响及定殖规律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球孢白僵菌在玉米植株中的定殖能力及其对玉米植株生长和抗病性的影响,本研究采用灌根方式构建球孢白僵菌-玉米共生体,对玉米植株叶绿素、氮含量以及株高进行测定,评价球孢白僵菌对玉米的促生作用;通过人工接种玉米大斑病,探究球孢白僵菌定殖对玉米大斑病菌的抗性作用;采用球孢白僵菌菌落计数和荧光定量PCR等方法研究玉米植株受到玉米大斑病菌胁迫时,球孢白僵菌在玉米植株内的定殖扩散规律.结果表明,球孢白僵菌在玉米植株内的定殖率为 68.18%,定殖后能够对植株生长产生积极影响,同时能显著降低玉米大斑病的发病率,接种玉米大斑病第 21 d发病率降低 46.67%.在玉米叶片受到大斑病菌侵染时,能够从根际土壤"招募"球孢白僵菌,使球孢白僵菌在叶片聚集,进而提高对病原微生物的抗性.本研究进一步明确了虫生真菌对植物病害的生防潜力,为虫生真菌在植物组织中定殖研究以及诱导抗性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血凝素糖基化模式对G57基因型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抗原性的影响
《中国兽医学报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G57基因型H9N2亚型流感病毒是当前威胁我国养禽业健康发展的重要病原。该病毒的免疫逃逸机制是值得探究的科学问题。本研究利用反向遗传技术拯救了5株具有不同血凝素(hemagglutinin, HA)糖基化模式的病毒。基于交叉血凝抑制结果绘制的抗原图谱显示,这5株病毒存在明显的抗原差异。这种差异与HA上的第21,210,289,304位糖基化位点直接相关,其对病毒抗原性的影响由大到小依次为304,210,289,21位糖基化位点。结果表明,HA糖链可能影响其周围的抗原表位的暴露程度,进而影响抗体与HA的结合,致使具有不同HA糖基化模式的病毒表现出抗原差异。因此,加强对流感病毒位点特异性糖基化的认识,从而更加准确地辨析HA糖基化与抗原距离的关系,对预测特定毒株的免疫逃逸能力以及疫苗的设计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禽流感 H9N2亚型 G57基因型 血凝素 糖基化 抗原性


抗寒早熟杏新品种吉露的选育
《果树学报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吉露杏是以龙垦2号杏为母本,骆驼黄杏为父本人工杂交育成.平均单果质量47.2 g,果实为卵圆形,果皮红,果肉黄,肉质硬溶,果汁含量多,香气浓,纤维中,离核,甜仁,缝合线浅,果顶平.总糖含量8.28%,总酸含量0.83%,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3.0%.树姿半开张,树势中庸,生长势中.4月上旬至中旬花芽萌动,4月下旬开花(公主岭),花期持续5~7 d.露地栽培7月上旬果实成熟,果实发育期约65 d.吉林省无霜期≥125 d,≥10℃有效积温2700℃以上地区可引种或试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