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二点委夜蛾对夏播作物的危害调查
《中国植保导刊 》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二点委夜蛾以2代幼虫为害夏玉米为主。为了澄清二点委夜蛾对夏播作物的危害,2013年5月份开始利用虫情测报灯对二点委夜蛾成虫进行系统监测,6月小麦收获后,选择田间麦秸遗留数量大的地块,同时播种玉米、高粱和大豆,7月初系统调查田间二点委夜蛾幼虫数量和为害情况。结果表明,尽管6月份1代成虫总诱蛾量只有155头,在当地麦茬夏玉米最高受害率达30%。田间调查表明,二点委夜蛾幼虫在不同作物田间的数量和消长情况基本一致,但只为害夏播玉米幼苗,基本不为害夏播高粱、夏播大豆幼苗。调查中发现,幼虫在田间麦秸下取食残留的麦粒和腐烂的麦秸等能正常存活。说明二点委夜蛾是一种兼腐食性害虫,具有集聚性发生为害的特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意大利短枝型苹果新品种金丽介绍
《河北果树 》 2014
摘要:金丽,原名GoldPink,是1981年由意大利的博洛尼亚大学以新红星与金冠为亲本育成的黄色、短枝型苹果新品种,1996年因故中断,1997年后继续开展区域试验。该品种既有元帅系苹果的高桩、五棱的果形特点,又有金冠的香气、果实颜色,且耐贮。另外,由于它为短枝型苹果,并且更适宜于密植栽培,近年来已在意大利、法国、美国等国家推广应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对草坪华北大黑鳃金龟幼虫的防治效果
《河北农业科学 》 2014
摘要:为了明确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对草坪华北大黑鳃金龟幼虫(蛴螬)的防治效果,试验设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用量3 240 g/hm2、480 g/L毒死蜱乳油用量6 750 m L/hm2(药剂对照,用于药效对照)和清水1 350 L/hm2(用于安全性测试)3个处理,利用全株喷雾法,2013年6月12日进行田间第1次施药,间隔30 d进行第2次施药,每次施药后目测草坪草的药害症状并于施药后第30 d调查虫口密度,根据虫口减退率和防治效果分析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对草坪蛴螬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施用吡虫啉后未观察到草坪草出现药害症状,且草坪盖度明显较好,颜色较深,根系发达;2次施药后蛴螬的虫口减退率和防治效果均>药剂对照,其中第2次施药后指标差异均达到了显著水平,且2次防效均>85%(分别为85.88%和85.16%)。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对草坪草生长安全,对华北大黑鳃金龟幼虫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且持效性优于毒死蜱乳油。
关键词: 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 华北大黑鳃金龟 草坪 防治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天牛在杏树上的发生与防治
《河北果树 》 2014
摘要:1杏树天牛种类及特征1.1杏树天牛种类天牛属鞘翅目叶甲总科天牛科,危害杏树的天牛主要有桃红颈天牛(Aromia bungs Faldermann)和星天牛(Anoplophora chinensis)等。1.2桃红颈天牛的形态特征与发生规律1.2.1形态特征1)成虫。体长2837 mm,主体黑色,颈部棕红色,头黑色,头顶部两眼间有深凹。触角蓝紫色,基部两侧各有一叶状突起。鞘翅表面光滑,基部较前胸为宽,后端较狭。雄虫身体比雌虫小,前胸腹面密布刻点,触角超过虫体5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滨海盐碱地免耕条件下覆盖方式对棉苗光合特性及生长的影响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索滨海重度盐碱地覆盖方式对免耕条件下棉田耕层土壤的水盐运移特征及其对棉花苗期光合特性及生长影响效应,本试验设置地膜覆盖(M)、秸秆覆盖(JG)以及地膜和秸秆复合覆盖(M+JG)3个处理,以裸地(LD)为对照,测定了棉花苗期叶面积指数(LAI)、叶片叶绿素含量(SPAD)、光合特性以及干物质积累和分配,并对苗期0~40cm土壤含盐量和含水率以及0~20cm土壤温度进行分层测定。结果表明:不同地表覆盖方式下均表现为,0~40cm土层含盐量下降,含水量增加;LAI和SPAD明显增加;气体交换参数和叶绿素荧光参数得到明显改善;根、茎、叶和植株总干物质明显增加。其中地膜与秸秆复合覆盖方式最为显著,该处理下土壤各层次含盐量降低47.7%~53.1%,含水率增大29.6%~49.6%,叶面积指数和叶绿素含量分别增加105.7%和23.6%;叶片气体交换参数增加35.9%~233.1%,Fv/Fm、Fv/Fo、ΦPSII、ETR、qP等参数提高22.6%~55.9%;叶片NPQ降低14.8%。根、茎、叶等器官及总干物质重提高65.7~130.2%。由此可见,免耕条件下地膜与秸秆复合覆盖方式显著影响滨海盐碱地下0~40cm土层土壤水盐运移,从而提高棉苗光合特性,促进棉花的生长发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河北省夏玉米田杂草群落数量分析
《植物保护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改良的倒"W"9点取样法对河北省夏玉米田的杂草群落进行调查,比较了杂草的相对优势度和杂草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通过系统聚类分析对杂草群落进行相似性测度,采用主成分分析对杂草间相关性和分化方向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夏玉米田的优势杂草主要是马唐等禾本科杂草,杂草群落可分为马唐+狗尾草+牛筋草+反枝苋+铁苋菜+打碗花和马唐+狗尾草+牛筋草+铁苋菜+马齿苋两类,分别属于冀中南山前平原和黑龙港地区两个地理区域。对杂草群落的生物多样性进行分析,黑龙港地区杂草群落中优势杂草的相对优势度高于冀中南山前平原,杂草群落结构的复杂程度和物种分布的均匀度低于冀中南山前平原。主成分分析表明,冀中南山前平原的各杂草种在群落中的分布比较均匀,黑龙港地区的各草种在群落中的分布则比较集中,且优势杂草间的相关性较高。
关键词: 夏玉米 杂草群落 物种多样性 系统聚类 主成分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