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6181条记录
信阳地区弱筋小麦生态区划研究

河南农业科学 2006 北大核心

摘要:结合当地自然条件和品质化验结果,将信阳地区分为3个弱筋小麦生态区:北部平原弱筋小麦种植区,适宜发展弱筋小麦生产,包括淮滨、息县的24个乡镇;沿淮洼地弱筋小麦种植区,包括息县、淮滨、固始三县沿淮的12个乡镇。中部缓丘垄岗普通小麦种植区弱筋小麦次适宜区,包括平桥、河、罗山县等7个县区116个乡镇。

关键词: 信阳地区 小麦 弱筋 品质 生态区划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SRAP标记分析甘蓝型油菜多态性

华北农学报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SRAP标记对甘蓝型油菜品种1141B、垦C1、32B和32C的多态性进行了分析。每对引物组合产生13~36对比较清晰的扩增带,20对引物组合共产生419条扩增带,平均每对引物组合产生20.95条。20对引物组合共产生多态性带116条,每对引物组合产生3~10条,平均5.8条。每对引物组合产生的多态性带的比例为18.75%~38.89%,平均为28.23%。用24对引物组合对组合1141B×垦C1构建的F2群体各单株多态性进行了分析,F2群体多态性标记75条,平均为3.12条。用卡平方测验检测F2群体各单株标记基因型频率是否偏离了期望比例1∶2∶1(共显性标记)和3∶1(显性标记)的分离规律,结果表明,仅有1个SRAP标记偏离了1∶2∶1分离规律,仅占1.33%。试验结果表明,SRAP标记适于进行油菜品种的多态性分析和图谱构建,是一种经济、有效的分子标记。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多态性 SRAP标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山楂品种总黄酮含量的检测

河南农业科学 2006 北大核心

摘要:连续2年对我国主要山楂产区的山楂总黄酮含量进行了测定,2002年测定的7份山楂样品中,以河南辉县生产的豫北红总黄酮含量最高,达7.62%;其次是山东的大金星和敞口,分别为7.27%和7.12%。2003年测定的7份样品中,以栾川采集的山楂总黄酮含量最高,达9.42%;其次是采自辽宁的豫8001和百泉7901,分别为8.40%和8.06%;辉县的豫北红居第4位(7.99%)。豫北红总黄酮含量较高,丰产性好,应作为今后河南山楂规范化种植基地建设的优先选用品种。

关键词: 山楂 品种 总黄酮含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产优质旱稻新品种郑旱6号

中国种业 2006 北大核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盛铃期施钾对棉花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大田条件下,采用中熟杂交棉标杂A1、经杂2号和早熟常规棉豫早06、中棉30品种,研究了盛铃期施钾对其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盛铃期土壤施入氯化钾150 kg.hm-2,可提高棉花盛铃期至初絮期叶片SPAD值和Fv/Fm,Fv/Fo;加大叶片的E和C,提高叶片的Pn;棉花单株结铃数、铃重和衣分均有不同程度提高.施钾与不施钾相比,标杂A1、经杂2号、豫早06和中棉30皮棉产量分别提高2.0%,8.6%,13.0%和11.5%.

关键词: 棉花 盛铃期 施钾 光合特性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产双低油菜杂交种丰油9号的选育

河南农业科学 2006 北大核心

摘要:丰油9号是河南省农科院棉花油料作物研究所育成的高产优质油菜“三系”杂交种,突出特点是优质、高产、抗寒、抗病。其不育系不育率稳定在98%以上,恢复系恢复力强,配合力高。丰油9号在全国黄淮区域试验中,平均单产2655.0kg/hm2,比对照种非优质高产杂交种秦油2号增产4.82%。在河南省优质杂交油菜区试中,平均单产2788.5kg/hm2,比第1对照种豫油2号增产20.8%,比第2对照种非优质高产杂交种秦油2号增产8.4%。该杂交种高抗病毒病、抗(耐)菌核病,抗寒性强。芥酸含量0.51%,硫甙含量20.14μmol/g,含油量42.55%。

关键词: 优质油菜 杂交种 丰油9号 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牛至油改善动物生产性能初探

河南农业科学 2006 北大核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种质资源的创新与利用

河南农业科学 2006 北大核心

摘要:以我国玉米育种实践为例,阐述了当今玉米种质创新与利用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探讨了实现种质创新和利用的可能途径与方法。提出玉米育种应注重中长期育种目标的制定,充分利用地方种质、外来资源、野生近缘种等,选用合理的群体改良方法以及物理、化学、生物工程等手段进行玉米种质的创新与利用。

关键词: 玉米 种质 创新 利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植物诱导抗病性及其研究现状

河南农业科学 2006 北大核心

摘要:综述了植物诱导抗病性的发展历史及一般理论,诱导抗病性的种类、特征,同时也对植物诱导抗病性的机制进行了详细论述。最后指出了植物诱导抗病性研究的现状和问题,并对诱导抗病性的应用和发展方向作了概括。

关键词: 植物 诱导抗病性 机制 方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河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体系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河南农业科学 2006 北大核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