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甘蓝型油菜Δ~(12)-油酸去饱和酶基因RNAi载体的构建
《河南农业科学 》 2006 北大核心
摘要:通过基因工程手段抑制甘蓝型油菜Δ12-油酸去饱和酶(delta-12 oleate desaturase FAD2)基因的表达,从而使油酸脱饱和产生亚油酸的步骤受阻,达到富集油酸,减少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的最终目的。依据植物RNA干扰的原理和研究中用于构建RNAi载体的基本经验,选择油菜fad2基因片段(510bp)分别以反向和正向的形式插入到油菜napin启动子下游,并在反向和正向插入的基因片段之间即间隔区导入1个来源于豌豆的rbcS-3C基因内含子(83bp)及其剪切位点之前5bp、之后4bp片段。组装完成的fad2RNAi载体转入到植物双元表达载体pCAMBIA3301,植物筛选标记基因采用抗灭生性除草剂PPT的选择基因bar及报告基因gus,从而构建成以甘蓝型油菜fad2基因为靶标的RNAi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3301-fad2i。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氮磷钾、灌水、喷洒杀菌剂对强筋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华北农学报 》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2001~2004年连续4年在大田和池栽2种条件下研究主要栽培措施(氮磷钾、灌水和喷洒杀菌剂)对强筋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氮肥运筹以“前轻中重后补充”模式的产量品质俱佳;施用氮肥对强筋小麦的面团稳定时间有明显的正效应,对蛋白质、湿面筋有一定的正效应,尤其在肥力偏低的地块,施氮效果十分明显,而磷、钾肥对几项指标都有一定负效应;强筋小麦的品质指标有随灌水次数的增加而降低的趋势,产量和品质俱佳又节水的处理为小麦生育中期供水即浇拔节期水;喷洒杀菌剂可以显著提高子粒千粒重,喷洒1次杀菌剂对子粒品质无明显影响,喷洒3次子粒的品质有下降的趋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烟草与药用植物罗勒远缘杂交后代的细胞学研究
《烟草科技 》 2006 北大核心
摘要:利用普通烟草Hicks与药用植物罗勒杂交后代Hicks×罗勒的F1代花粉母细胞进行减数分裂观察和F2代根尖细胞进行核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科间杂种后代的染色体数目为不固定的数值,具有非整倍性,且整倍体与非整倍体共处于同一植株体内。从花粉母细胞的形态结构来看,出现一些异常,有“8”字形、“O”形多价体及一些单价体。对2n=38的一组根尖细胞的核型分析发现,第6对染色体为一个三价体,还发现一个单价体,且带有随体,其核型为2B,核型公式2n=38=26m+8sm+1Ш+1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河南省小麦品种白粉病抗性基因的分子鉴定及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华北农学报 》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河南省50年来大面积推广的30个小麦品种进行白粉病抗性鉴定,同时利用与Pm2,Pm4,Pm8,Pm13,Pm21及Pm24紧密连锁的PCR标记对这些主推品种进行抗白粉病基因鉴定。其中仅有3个品种抗白粉病,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品种几乎没有上述抗白粉病基因,80年代以后利用Pm8较多,Pm2,Pm4和Pm24也得到了一定的应用,而Pm13和Pm21没有在这些品种中得到使用。同时利用这些标记对2005年在河南省收获面积大于6.67万hm2的14个品种进行鉴定。采用回交育种及分子标记技术相结合将Pm13,Pm21,Pm30和Pm33等抗性基因导入了大面积生产应用的小麦品种郑麦9023之中,获得了抗白粉病的郑麦9023近等基因系,育成郑麦9023抗白粉病的多系品种。采用杂交育种与分子标记技术相结合,育成郑麦835、郑麦863等白粉病抗性基因聚合的新品种和含有Pm21的抗病品种郑麦883。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