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1524条记录
河北省小麦产业竞争力提升路径探析

农业科技管理 2024

摘要:小麦产业竞争力的提升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介绍了河北省小麦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了河北省小麦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围绕高标准农田建设和中低产田改造、种业强麦和强省行动、智能装备研发、小麦加工和产业集群建设等方面提出了提升河北省小麦产业竞争力的路径,并从优化利用好各项政策、加强多部门协调联动、扩大产业集群覆盖面、加强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支持等方面提出了促进河北省小麦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河北省 小麦产业 竞争力 发展路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提升科技服务水平 助力乡村振兴发展-以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为例

农业科技管理 2023

摘要:农业科技服务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对实现乡村振兴和农业高质量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结合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科技服务工作的实际,深入分析了农业科研院所科技服务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从强化服务意识、增强农业科技供给能力、创新农业科技服务形式、加强农业科技服务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了进一步做好科技服务工作的建议。

关键词: 植保 科技服务 农业科研单位 乡村振兴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陆地棉资源主要产量和纤维品质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 2023 CSCD

摘要:为了提高棉花种质资源的利用效率、增加骨干亲本的遗传多样性,对114份资源材料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衣分、单铃重和马克隆值的变异系数较大,整齐度的变异系数最小;子指的遗传多样性指数最大,伸长率的遗传多样性指数最小;主成分分析的前3个因子累计贡献率达到83.91%;单铃重与衣分和子指均为极显著正相关,衣分与子指为极显著负相关,纤维品质性状之间均为正相关关系,子指与纤维品质主要表现为负相关,单铃重和衣分与纤维品质表现为显著的正相关;聚类分析将供试材料分为3个大群,第Ⅰ大群主要为彩色棉品种;第Ⅱ大群为纤维品质优异、产量性状一般的材料;第Ⅲ大群的产量和纤维品质综合表现较好.本研究明确了各类材料的典型特征,为材料的高效利用和亲本选择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 陆地棉 种质资源 遗传多样性 相关性分析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施氮量对设施茄子产量、品质及养分积累的影响

新疆农业科学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氮肥用量对日光温室茄子产量、品质以及养分积累的影响,为设施茄子精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茄子品种茄杂2 号作为材料,采用田间小区试验,设置 4 个施氮处理,以不施肥处理作为对照,测定不同施氮处理下茄子的产量、营养品质、干物质积累量以及养分积累量.[结果]茄子产量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适量的施氮量有助于提高茄子产量;试验F3 处理产量最高,为62 839 kg/hm2,比不施肥处理高36.05%.各施氮处理中,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以及可溶性蛋白的含量均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并且均以F3 处理最高,分别为 1.83%、52.59 mg/g、1.8 mg/g.VC含量是F4 处理最高,为7.44 mg/100g.各施氮处理的硝酸盐含量随施氮量的减少而降低,F5 处理最低,为654.56 mg/kg.茄子植株氮素、磷素、钾素的积累量均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均以F3 处理最高,分别为232.67、34.32 和304.99 kg/hm2.[结论]合理氮肥用量不仅可以显著提高茄子产量,改善果实的营养品质,还可以增加植株的养分积累量.F3 处理(茄子苗期氮108 kg/hm2、磷49.2 kg/hm2、钾169.9 kg/hm2,结果期氮421.5 kg/hm2、磷174.9 kg/hm2、钾519.4 kg/hm2)是日光温室茄子适宜的施肥量,产量高且品质好,植株养分积累多.

关键词: 茄子 施氮量 产量 品质 养分积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配方吡唑醚菌酯包衣对玉米茎腐病的防治试验

农药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明确不同配方的吡唑醚菌酯种衣剂对玉米茎基腐病的防治效果,筛选出最佳种衣剂.[方法]采用菌丝生长法测定吡唑醚菌酯对茎基腐病主要病原菌效果,测定不同吡唑醚菌酯种衣剂对玉米茎基腐病的田间防效.[结果]吡唑醚菌酯+咯菌腈+精甲霜灵和吡唑醚菌酯+精甲霜灵包衣能有效的防治玉米茎基腐病,防效均达到80%以上.

关键词: 吡唑醚菌酯 玉米茎基腐病 种衣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高产栽培及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现代农村科技 2023

摘要:小麦作为日常生活中的主要的粮食作物,在农业发展中占据重要的地位.本文总结了小麦优质高产栽培及病虫害防治技术.

关键词: 小麦 栽培技术 病虫害防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花生耐盐碱品种的筛选及评价

华北农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培育和筛选耐盐碱花生品种,扩大盐碱地利用面积,以 50 个花生品种为材料,利用盆栽方式设置 0,0.4%,0.8%,1.2%等4 个盐碱梯度,进行耐盐碱品种筛选.结果表明,在萌发期0.8%盐碱胁迫下,50 个品种种子在耐盐碱特性上分化明显,有8 个品种的发芽率和发苗势仍保持在90%,85%以上.对苗期各生理指标评价结果显示,根部指标和地上部性状在低浓度(0.4%)盐碱胁迫下变化不大,但在中(0.8%)、高(1.2%)浓度胁迫下呈现不同程度下降趋势,降低幅度分别为22%~54%,30%~56%.此外,叶绿素指标随着盐碱浓度升高呈上升趋势,上升幅度为12%~13%.采用优异指数对花生综合评价结果显示,在 0.4%,0.8%,1.2%浓度的盐碱胁迫下,分别有 23,5,0个品种表现为优异.从相关性上分析,萌发期和苗期的耐盐碱胁迫之间无显著相关性,表明萌发期和苗期抗性分属不同的耐盐碱机制.以上研究结果得出结论:在盆栽条件下,中等浓度(0.8%)盐碱适合用于花生耐盐碱能力的筛选;根据综合优异指数,筛选获得5 份耐盐碱花生品种,分别是:冀花572、唐3432、冀农花31、易花16 和豫花191,为耐盐碱花生品种推广和培育提供了依据和种质资源.

关键词: 花生 耐盐碱 发芽率 发苗势 优异指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秋播冬麦区矮秆基因RhtB1b、RhtD1b和Rht8的分布频率及其与产量性状的关系

麦类作物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给小麦株高和产量的遗传改良提供参考依据,利用 Rht-B1b、 Rht-D1b基因的STS分子标记BF/MR1和BF/WR1、DF1/MR2和DF2/WR2,以及 Rht8基因的微卫星标记Xgwm261,对237份不同生态区秋播小麦材料进行分子标记检测,并分析 Rht-B1b、 Rht-D1b和 Rht8对株高及产量相关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分布频率方面, Rht-B1b、 Rht-D1b和 Rht8在秋播冬小麦中的频率较高,其中携带 Rht-B1b、 Rht-D1b和 Rht8的小麦材料分别占比16.5%、47.9%和44.1%;聚合两个矮秆基因( Rht-D1b+Rht8、 Rht-B1b+Rht8和 Rht-B1b+ Rht-D1b)的小麦材料占比25.4%;聚合三个矮秆基因(Rht-B1b+Rht-D1b+Rht8)的小麦材料占比2.1%;(2)在分布特点方面,不同冬麦区存在一定偏好性:北部冬麦区、黄淮冬麦区、长江中下游冬麦区均以 Rht-D1b、 Rht8和 Rht-D1b+Rht8为主;西南冬麦区以 Rht-B1b、 Rht-D1b和 Rht8为主,西南冬麦区以 Rht-B1b、Rht-D1b和Rht8为主;(3)在降秆效应方面,降秆效果从强到弱依次为( Rht-B1b+Rht-D1b+Rht8)>( Rht-D1b+Rht8)>( Rht-B1b+Rht8)> Rht-D1b> Rht-B1b> Rht8;(4)在产量结构特点方面,携带 Rht-D1b和 Rht8的材料总体上具有较高的千粒重和单位面积穗数,携带 Rht-B1b的材料具有较高的穗粒数,但矮秆基因本身与产量因子间无显著的遗传相关性。

关键词: 冬小麦 矮秆基因 STS标记 株高 地区分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优化施肥对小麦-玉米轮作体系产量、养分平衡与生态环境效益的影响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小麦-玉米轮作是华北平原主要的种植模式,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起着关键作用。本文系统研究了不施肥(CK)、优化施肥(OPT)和农户习惯施肥(FP)方式连续8年对小麦-玉米轮作体系产量、养分平衡、温室气体排放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季、玉米季和周年轮作中, OPT较FP产量分别提高4.3%、5.3%和4.8%;氮肥偏生产力分别提高39.1%、31.7%和35.9%;磷肥偏生产力分别提高39.1%、40.4%和39.8%;钾肥偏生产力分别降低47.8%、47.3%和47.6%;温室气体排放量分别降低21.7%、21.1%和21.4%;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分别降低27.0%、27.5%和27.3%;净收益分别提高11.2%、11.4%和11.3%,农业生产成本分别降低3.7%、2.1%和3.1%,环境修复成本分别降低28.4%、17.3%和22.1%。周年轮作中, OPT较FP氮素盈余量降低105 kg·hm-2 (46.3%);磷素盈余量降低48 kg·hm-2 (53.3%);钾素从亏缺1 kg·hm-2变为盈余59 kg·hm-2,满足了作物生长需求。连续8年,OPT较FP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5.3%,速效钾提高12.3%,有效磷降低27.8%。综上所述,与农户习惯施肥(FP)相比,优化施肥(OPT)具有高产、高收益以及环境友好的优势,为华北平原小麦-玉米轮作体系高效绿色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 小麦-玉米轮作 优化施肥 养分平衡 温室气体排放 经济效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板栗盛果期大树轮替更新修剪要点

河北果树 2023

摘要:现在的板栗良种一般生长7~8年后就进入盛果期,为调节树体生长与结果的关系,防止大小年现象,延长结果年龄,需要对树体进行合理的修剪。盛果期栗树的修剪主要是调整树体结构和均衡枝果叶的比例,维持1年生结果母枝粗壮和调节出较强的树势,避免出现果枝多、枝质差、坐果少、空苞多、通风透光条件恶化和结果部位严重外移现象。板栗轮替更新整形修剪技术是目前生产上栗农应用最多的盛果期大树修剪技术之一,其要点如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