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仔猪感染圆环病毒2型的检测与分析
《湖北农业科学 》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通过PCR方法对湖北某试验猪场3份疑似患断奶仔猪衰竭综合征(PMWS)的仔猪和一份死胎样本进行检测,结果 4份组织病料中均扩增到494 bp大小的PCV2-DNA片段,而伪狂犬病毒(PRV)、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检测为阴性。对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和Blast同源性分析发现,所检测的PCV2病毒为PCV2b亚型,其ORF2基因全长为702 bp,与PCV2-WH株、PCV2-HB WH24毒株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4%和99%。通过试验研究,明确了该试验猪场猪群中保育仔猪的主要感染病原为PCV2,为更好地应用疫苗防控该病和研究综合控制技术提供了依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酱板全鸭和酱卤鸭脖的加工方法
《农家顾问 》 2014
摘要:1.酱板全鸭选用新鲜无异味,表皮无血块,形态无破损的冷冻全鸭。清水解冻,解冻后沥水待用。将生姜去皮,连同料酒一起投入家用榨汁机中打碎,混合食盐后得腌料。将腌料依次涂抹于每只全鸭全身,0~4℃下腌制过夜。用清水将鸭子表皮腌料清洗干净。在每只全鸭鸭胸处横向支1根竹签,将全鸭的内膛撑开。将麦芽糖水从头到腿均匀涂抹于每只鸭子全身,每只的用量维持在10~13克。用锡纸包住全鸭嘴巴和鸭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湖北恩施黄连基地环境评价研究
《现代农业科技 》 2014
摘要:对恩施市太山庙黄连基地的环境质量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大气中氮氧化物、二氧化硫、氟化物、TSP(粉尘)4项重要指标均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一级标准,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土壤重金属及农残各项指标,全部符合《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二级质量标准的规定;水源结果均符合《农田灌溉水质量标准(GB5084—2005)》二级标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正交试验优化夏暑乌龙茶“三青”工艺
《食品科学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做青工艺对夏暑乌龙茶品质的影响,分析晒青质量减少率、摇青时间和摇青次数对夏暑乌龙茶内含成分和感官品质得分的影响,通过L9(33)正交试验设计,优化做青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夏暑乌龙茶最佳做青工艺参数为晒青质量减少率15%、摇青3次、摇青时间14 min,此时感官得分为90.150,茶多酚含量为19.907%,游离氨基酸含量为2.095%,Green值为0.260。对感官得分影响最大的是晒青质量减少率、其次是摇青时间,最后是摇青次数,该研究结果可为夏暑乌龙茶做青工艺提供参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梨品种资源果实萼片及萼洼性状评价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掌握不同梨品种资源果实萼片性状特征,以316份梨品种资源为试材,在果实萼片脱落期结束后,调查其萼片状态、萼片姿态、萼洼广度、萼洼深度及萼洼状态5项性状指标,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以10%为单位将脱萼率分为10组,调查的316份梨品种资源在各组的频度分布呈"U"字形,第1组(脱萼率<10%)和第10组(脱萼率≥90%)的频度均明显高于其余8组,其余各组频度低且相对一致。以5%和20%为单位将脱萼率不等分为7组,脱萼率差值标准差的分布趋势与脱萼率相反,呈倒"U"字形,表明脱萼率极低(脱萼率<5%)和极高(脱萼率≥95%)的品种的脱萼率最稳定。供调查品种资源的果实萼片姿态和3项萼洼性状主要表现为2种表现型,比例均占30%以上,其Simpson遗传多样性指数为0.585~0.722,表现相对一致。结论:通过有针对地选用种质,可以进行脱萼与宿萼机制的研究以及种质的创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媒体时代纸质媒体的发展思考
《科技创业月刊 》 2014
摘要:通过分析新媒体和纸质媒体的特点,提出新媒体的竞争优势在于先进传播技术的应用,纸质媒体的优势在于信息的生产;纸质媒体的发展,要利用其优势,扬长避短,注重信息内容的原创性、加强内容的报道深度,提高公信力,为受众提供优质的服务,在出版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八大模式之六 南方露地中晚熟西瓜高效优质简约化栽培模式
《中国瓜菜 》 2014
摘要:南方露地中晚熟西瓜主要分布在湖北、湖南、安徽、四川和江西等省市,总体规模约20万hm2,主要产区包括湖北省江汉平原、鄂西北部分地区;湖南省洞庭湖平原地区、湘中丘陵地区;安徽省长江以南地区;江西省东北部和西南部;四川省四川盆地和周边丘陵区等。本区域以平原和低山丘陵为主,包括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淮北平原、四川盆地等,年降雨量一般在800~1 600 mm,年日照时数1 200~2 000 h。本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湖北“惠农大篷车”公益活动启动
《农家顾问 》 2014
摘要: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及2014年中央和湖北省委"一号文件"精神,满足广大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科技、文化、卫生等多种需求,推动湖北城乡一体化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由湖北广播电视台资讯广播、《农家顾问》、《农村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品种及高代育种材料的田间抗条锈病性评价
《湖北农业科学 》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鄂西北麦区是中国小麦条锈病较重要的冬繁区之一,在该地区种植与小麦条锈菌越夏区具有不同抗条锈病基因或遗传背景的品种(系)进行条锈菌阻隔,是减少条锈菌从越冬越夏区向华北、黄淮主产麦区传播的重要策略。为明确和筛选适合鄂北麦区种植的抗条锈病品种,对411份品种或高代材料进行了田间抗条锈病鉴定,获得3份对条中31、条中32和条中33免疫、13份近免疫的品种(系);采用最终病情指数和病程曲线下的面积2个指标对品种(系)的抗条锈病性进一步进行了分类和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