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湖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1000条记录
基于SSR标记的梨栽培品种分子身份证的构建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20个梨栽培品种为例,利用SSR标记构建梨分子身份证体系。从分布在梨17个连锁群的60对SSR引物中筛选出分别位于17条染色体的17对多态性引物对20个梨栽培品种进行扩增,共检测到等位基因136个,每对引物检测到的等位基因数在5~11之间,平均8个;共检测到基因型203个,每个引物检测到的基因型在7~17之间,平均为12个,表明所选引物具有较高的鉴别力。多态信息含量指数(PIC)变幅为0.614~0.848,平均为0.733。38个双引物组合可区分全部供试品种。根据引物对不同品种扩增条带大小进行编码,然后将每个品种17个SSR位点的赋值依次组合,建立了20个梨栽培品种的分子身份证。

关键词: SSR 分子身份证 品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遗传评定提高公猪生产性能的方法

湖北畜牧兽医 2014

摘要:生产性能测定是对种猪进行客观评定的基础,是选种的依据。公猪生产性能的高低决定整个猪场的生产效益,为了提高公猪的生产性能需要对公猪本身的繁殖、生长、胴体等性状进行测定,并进行外貌评定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关键词: 公猪 繁殖性能 ESR FSH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纳米材料对纽荷尔脐橙保鲜效果的试验研究

广东农业科学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不同的纳米材料(纳米保鲜网套、纳米单果包装袋、纳米保鲜果蜡、纳米保鲜液)在纽荷尔脐橙常温贮藏过程中的保鲜效果,分别对其外观指标、理化指标和抑菌机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纳米果蜡(NLT)和纳米保鲜液(NYT)较对照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前者好果率较对照高17.15个百分点,后者好果率达到90%,虽然两者对柑橘果实贮藏期颜色没有产生显著影响,但在贮藏中可使可滴定酸稳定在0.75%~0.90%之间,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在12.0%以上,固酸比值稳定在13∶1和18∶1之间,Vc保持在40~60 mg/kg之间,并显著抑制了失水率的上升,降低了果实的呼吸强度,较好地保存了果实品质。通过对纳米材料的抑菌效力测定,纳米铜、纳米银及纳米铜银混剂等处理对青霉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有效成分20μg/m L的纳米铜、20μg/m L的纳米铜和纳米银的混剂抑菌效果最好,76 d抑制率高达99.8%,减缓了柑橘人工接种青霉菌的发生和发展,降低采后损失。但在纳米保鲜网套和纳米单果包装袋等复合材料中须进一步提高纳米离子的有效浓度,提高保鲜效果,并进行产品的开发利用。

关键词: 纳米材料 脐橙 贮藏保鲜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早熟抗病砂梨新品种--金晶

农家顾问 2014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液相色谱-质谱法对柑橘中吡唑醚菌酯残留的检测

湖北农业科学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检测柑橘中吡唑醚菌酯残留量的方法。柑橘经乙腈提取,Carbon/NH2柱净化,实现样品的制备。在岛津VP-ODS色谱柱上,以乙腈和0.1%甲酸溶液(70+30,V/V)为流动相,采用电喷雾正离子(ESI+)SIM扫描模式,以m/z 388为定量检测离子,吡唑醚菌酯保留时间为6.3 min,在0.01~0.50 mg/L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为0.999 8。在柑橘样品(全果、果肉)中添加0.05、0.20、2.00mg/kg的吡唑醚菌酯标准样品,其回收率为101%~115%,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小于5%。最低检出量(S/N=10)为3.4×10-13 g。准确度和精密度均能满足检测要求。

关键词: 吡唑醚菌酯 残留 液相色谱-质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淀粉型甘薯鄂薯9号

农家顾问 2014

摘要:鄂薯9号由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选育,2011年通过国家审定。为淀粉型甘薯品种,萌芽性较好;叶形尖心带齿,顶叶绿色,叶色绿,叶脉紫色,茎绿色;薯块长纺锤形,紫红皮淡黄肉,结薯集中整齐,大中薯率较高,食味优。一般667平方米产鲜薯2500千克,高产田块3000千克。烘干率32.65%,淀粉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申丰葡萄在武汉地区的引种表现及栽培技术要点

现代园艺 2014

摘要:对引种种植在武汉地区的"申丰"葡萄的果实经济性状、物候期、抗病性等进行了连续7年观察,并总结出了申丰葡萄的建园定植、架式与整形修剪、花果管理、土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方面的栽培技术要点。

关键词: 申丰葡萄 武汉 引种 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菜子膨化对斑点叉尾鮰的离体消化影响

湖北农业科学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以斑点叉尾鮰(Ictalurus punetaus)肠道的粗酶液为消化酶酶源,采用离体消化法,分别测定了其对菜子膨化前后的离体消化能和干物质、粗蛋白质、粗脂肪的离体消化率。结果表明,斑点叉尾鮰对饲料干物质的离体消化率为膨化菜子(33.43%)>未膨化菜子(32.68%);对粗蛋白质的离体消化率为未膨化菜子(63.65%)>膨化菜子(43.21%);对粗脂肪的离体消化率为膨化菜子(25.19%)>未膨化菜子(24.79%);对离体消化能的影响为膨化菜子(12.91 MJ/kg)>未膨化菜子(11.81 MJ/kg)。膨化工艺可提高斑点叉尾鮰对菜子的干物质、粗脂肪的离体消化率和消化能,说明菜子作为一种非常规植物能量原料应用到水产饲料中是可行的。

关键词: 斑点叉尾鮰(Ictalurus punetaus) 菜子 膨化 离体消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转基因猪试验场标准化饲养管理技术体系探讨

湖北农业科学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转基因猪试验场科学的生产管理和合理有效的疾病防控措施是转基因猪试验研究、商业化生产应用及保障人们身体健康的前提条件。对转基因猪群的饲养管理、疫病防控、繁殖、育种等技术环节进行了简要综述,为制定规范化、标准化的转基因猪试验场饲养管理技术体系提供参考。

关键词: 转基因猪 饲养管理 技术体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十个甘薯品种对蔓割病的抗性鉴定

湖北农业科学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以湖北省甘薯主产区的十堰市、武汉市、宜昌市分离纯化的蔓割病病原菌为材料,对10个甘薯品种进行抗病性鉴定。结果表明,所有品种接种后均有发病植株,10个品种中蔓割病抗病性最好的是"3018",其次是鄂薯11号、"3046"最感病。接种7 d,3个地方的菌株致病力由强到弱依次是十堰市菌株、武汉市菌株、宜昌市菌株。

关键词: 甘薯品种 甘薯蔓割病 抗性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