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9608条记录
调控民猪Tβ4基因转录因子的筛选与分析

中国畜牧兽医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筛选调控民猪胸腺β4(Tβ4)基因转录的增强子,探究该基因的表达调控机制,本研究以民猪基因组DNA为模板,通过PCR扩增Tβ4基因启动子区系列截短片段,与pMD18-T载体连接构建克隆质粒;通过双酶切和连接反应将系列截短片段定向连入pGL3-basic载体构建双荧光素酶重组质粒;将重组质粒转染PK15细胞系,利用双荧光素酶检测系统测定重组质粒的相对荧光素酶活性;根据相对荧光素酶活性的高低进一步筛选Tβ4基因的启动子核心区域;利用3个在线软件预测核心区域内的转录因子结合位点,根据预测结果,使用重叠PCR定点缺失转录因子结合位点构建突变载体,在PK15细胞中以野生型载体为对照检测突变载体的相对荧光素酶活性.结果表明,试验成功构建了6个Tβ4基因系列截短的启动子片段,其中5个片段具有明显的活性.经过两轮的双荧光素酶活性检测发现,-155~-105 bp区域为民猪Tβ4基因的启动子核心区域,经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该区域存在E2F-1、MYBAS1和ELK-1转录因子的结合位点.利用定点缺失构建了3个转录因子缺失的突变载体,经双荧光素酶检测发现仅有ELK-1结合位点的缺失,会造成启动子活性的显著下降(P<0.05).据此推测ELK-1是民猪Tβ4基因转录的正调控元件.

关键词: 民猪 Tβ4基因 启动子 荧光素酶活性 增强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可杀得叁千对西瓜幼苗细菌性果斑病的防治效果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9

摘要:为有效防治西瓜幼苗果斑病,以西瓜幼苗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可杀得叁千叶面喷施对西瓜幼苗细菌性果斑病发病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浓度升高,可杀得叁千对西瓜幼苗细菌性果斑病的防治效果逐渐增强,但浓度过高(9.4 mmol·L-1以上)对西瓜幼苗会产生药害。适宜浓度的可杀得叁千(2.4~4.7mmol·L-1)对西瓜幼苗细菌性果斑病的防效达到75%以上。

关键词: 西瓜 幼苗 可杀得叁千 果斑病 防治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浅谈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中国战略新兴产业 2019

摘要: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是单位预算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记录事业单位资金运营过程,是执行国家预算情况和财务收支情况的监督和反映,是规范事业单位的重要手段.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转型和快速发展,我国事业财务管理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机遇.但是,从目前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现状来看,存在着许多问题,严重影响了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体制的创新.因此,行政机关事业单位的行政管理部门需要对上述问题给予足够的重视.因此,深入探讨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重要性和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事业单位 财务管理 重要性 问题 解决措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丛型整枝技术对寒地茄子产量的影响

北方园艺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为指导黑龙江省早春露地茄子生产获得高产,以"龙杂茄9号"紫长茄为试材,采用丛型整枝方式,以常规整枝方式为对照,研究了丛型整枝技术与植株营养生长、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丛型整枝的植株根系鲜质量比对照增加66.12%、干质量增加56.04%,侧根系明显发达于对照;丛型整枝的门茄结果数比对照增加111.78%、对茄增加148.75%、四面斗增加42.75%。丛型整枝由于结果数多,产量显著地增高,前期产量比对照提高48.96%,总产量提高27.09%。

关键词: 整枝技术 茄子 营养生长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稻谷储藏损失来源及其影响因素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9

摘要:稻谷是粮食中不耐储藏的品种之一.稻谷储藏损失受品种类型、水分含量、环境条件(温度、湿度)、储藏装具、储藏时间等多种因素影响较大.稻谷如果储藏不当,会导致稻谷数量减少和品质的下降,尤其是米饭食味值降低,严重影响大米食用价值.本文重点讨论稻谷储藏损失来源,提出减少稻谷储藏损失的对策,为稻谷科学储藏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稻谷 储藏损失 来源 影响因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聚脲甲醛(MU)缓释氮肥一次性基施在水稻上的应用效果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9

摘要:为减少氮肥施用量,以绥粳27为材料,设置常规施肥、不施氮肥和几种不同聚脲甲醛施用量处理,研究聚脲甲醛对水稻产量、氮肥利用率及土壤氮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施肥量减少种植后土壤碱解氮含量也呈下降趋势,等量施肥情况下,施用全量聚脲甲醛的处理碱解氮含量高于减量施肥,且M U70处理碱解氮含量高于M U50处理;减量施肥下氮肥利用率低于常规施肥,全量施肥氮肥利用率较减量配合尿素处理高;各聚脲甲醛减氮处理的株高、穗长、分蘖数、穗粒数均低于常规施肥,施用全量M U 50、M U 70穗粒数和千粒重高于常规处理;各减施氮肥处理的产量均显著低于常规施肥,全量聚脲甲醛下,M U50处理比常规施肥产量高,M U70处理比常规施肥处理产量低.说明施用全量M U50可以保证水稻产量不低于常规施肥,且氮肥利用率高于常规施肥.

关键词: 水稻 聚脲甲醛 一次性基施 产量 氮肥利用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特用大豆绥无腥豆3号的选育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9

摘要:绥无腥豆3号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绥化分院2018年选育审定的高产、低豆腥味特用大豆品种,聚合了丰富的国内外优良遗传基因.该品种适宜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种植,蛋白质含量37.54%,脂肪含量21.52%,生育日数115 d,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 755.3 kg·hm-2,较对照品种绥无腥豆2号增产10.8%.

关键词: 大豆 绥无腥豆3号 特用 基因聚合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俄罗斯小麦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HMW-GS)分析及评价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9

摘要:为了解俄罗斯小麦种质资源的品质遗传基础,本研究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对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HMW-GS)组成进行研究.结果 表明:俄罗斯小麦在Glu-A1位点具有1、2*和Null三种等位变异,Glu-B1位点具有6+8,7+8,7+9,13+16,14+15和17+18六种等位变异,Glu-D1位点具有2+12和5+10两种等位变异.俄罗斯小麦麦谷蛋白亚基组成共有20种,其中,以2*、7+9、2+12,2*、7+9、5+10和1、7+9、5+10为主,占比分别为28.65%、27.49%和14.63%,其他HWM-GS组成占比低于3.51%.根据Payne评分标准对俄罗斯小麦品质进行评价,评分范围5~10,评分为10的HWM-GS组成有6个,分别为1、7+8、5+10,2*、7+8、5+10,1、17+18、5+10,2*、17+18、5+10,1、13+16、5+10和1、14+15、5+10,分别占比3.51、2.34%、2.34%、1.75%、0.58%和0.58%.这些数据可以看出俄罗斯春小麦优质亚基变异较为丰富,而且,优质麦谷蛋白亚基13+16、14+15、17+18在东北春小麦中罕见,为改良当地小麦品质提供了重要的种质资源.

关键词: 俄罗斯小麦 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 品质 等位变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马铃薯主要病毒侵染不同品种症状及对产量的影响

中国马铃薯 2019

摘要:马铃薯病毒病严重影响马铃薯产量和质量,因此,在马铃薯生产中防控马铃薯病毒病尤为重要。用马铃薯A病毒(Potato virus A,PVA)、马铃薯Y病毒(Potato virus Y,PVY)、马铃薯X病毒(Potato virus X,PVX)、马铃薯M病毒(Potato virus M,PVM)、马铃薯S病毒(Potato virus S,PVS)、PVY+PVA、PVY+PVX、PVY+PVS以及PVY+类病毒(Potato spindle tuber viroid,PSTVd)共9种病毒或病毒(类病毒)组合于苗期接种黑龙江省10个马铃薯主栽品种,调查这些品种的株高、产量、大薯率和植株症状的变化。结果表明,复合侵染中PVY和PSTVd和单一侵染中PVY对马铃薯品种高度影响最大。10个供试马铃薯品种对含有PVY侵染的5个处理(PVY、PVY+PVX、PVY+PVA、PVY+PVS、PVY+PSTVd)均表现出了明显的症状。PVY+PVX和PVY+PSTVd复合侵染对10个马铃薯品种的产量和大薯率影响较大。调查了生产中常见病毒病和类病毒在黑龙江省主栽品种上造成的症状和危害,有助于在生产中对病害的识别和防控,降低病害的危害,提高马铃薯的质量和产量。

关键词: 马铃薯 品种 病毒 互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乡村振兴发展视角的渔业发展建议与思考——以黑龙江省饶河县为例

商业经济 2019

摘要:饶河县作为黑龙江省重要的渔业发展地,其特殊的自然环境跟地理位置起到了关键的作用。调整优化渔业生产力布局,积极推动渔业从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乡村振兴首先是乡村产业振兴,而饶河县在渔业产业发展上大有可为。科学把握饶河县渔业产业发展的特点,做好顶层设计才是饶河县大力发展乡村产业振兴的首要条件。

关键词: 饶河县 渔业 产业发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