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黑龙江省东部大豆疫霉群体遗传多样性时空动态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大豆疫霉群体遗传多样性时空变化规律,采用简单重复序列(Simple sequence repeat,SSR)标记技术,分析2014~2017年黑龙江省东部生产田和试验田大豆疫霉群体遗传多样性。选用8对SSR引物扩增547株供试大豆疫霉,获得123个条带,其中110个为多态性条带,占89.43%,基因多态性位点主要集中在700、450和350 bp,在450 bp处基因多样性复杂;遗传变异分析表明,随时间推移,黑龙江省东部大豆疫霉群体内基因变化极显著,遗传多样性复杂,基因变异频率升高,群体明显进化。试验田大豆疫霉群体遗传多样性丰富,基因变异频率略高于生产田。


黑龙江省农民宅基地流转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以哈尔滨市帽儿山镇为例
《中国农学通报 》 2018
摘要:农村宅基地作为农民最重要的资产,为农民提供了最基本的住房保障和生活保障,农户宅基地流转意愿直接影响其流转行为,该问题的研究对于维护农民权益、保障农民利益具有重要意义。以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帽儿山镇为研究区,以农民宅基地流转意愿为研究对象,从农户的家庭特征、职业特征、文化特征、其他因素等方面对其237农户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对结果通过使用Logistic二元回归分析模型,找出影响农民宅基地流转的主要因素,最后,从加强农民政策认识、促进农民增收等方面提出推进研究区宅基地流转的对策建议。研究结果为规范农村宅基地流转提供参考。


鹅精液冷冻技术研究进展
《中国家禽 》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鹅精液冷冻技术将使人工授精技术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对促进鹅精液采集和人工授精技术发展至关重要。精液冷冻技术中的关键技术如果能成熟应用,可加快解决制约我国养鹅业发展育种落后和繁殖率低等瓶颈问题,提高鹅产业的经济效益。文章针对精液采集、精液品质、冷冻保护稀释液和冷冻方法等关键技术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加强和改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方法探讨
《科技经济导刊 》 2018
摘要:我国事业单位与政府部门关系密切,事业单位管理功能和社会服务功能较强,与企业相比,事业单位不具备盈利属性,但是,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依然占据重要的地位。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是基础管理工作之一,我国高度重视事业单位的制度改革,财务管理工作作为基石,必须要进行优化,进而保障事业单位的正常运转。下面指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并提出有效的改善建议和措施。


黑龙江省西部地区安达市大豆生育期归属
《黑龙江农业科学 》 2018
摘要:自然条件下,为了提高黑龙江省西部安达市大豆的应用效率,利用2年时间,以16个北美大豆生育期组(maturity group,MG)标准品种为参照,对本区域推广的主栽大豆品种和区域对照品种共11份进行生育期组划分。结果表明:安达地区只能对Ⅰ组的生育期组进行有效判别,参试的所有品种均在生育期组Ⅰ组的范围内,适宜安达地区的种植和推广。此外,部分生育期标准品种的生育期组发生改变,这可能是与其不同光敏性有关。


黑米花色苷酰化修饰红外光谱分析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 2018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黑米花色苷易受外部环境影响发生降解致使局部分子结构破坏而使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有所下降。利用有机酸提供酰基对黑米花色苷进行修饰来提高花色苷结构的稳定性。利用红外光谱分析经咖啡酸酰化修饰黑米花色苷的结构变化。结果表明:黑米花色苷酰化修饰前后于官能团区3 650~3 200和1 680~1 620cm~(-1)处均有吸收峰,且其于指纹区1 282.68和1 277.51cm~(-1)处出现酚羟基吸收峰,于1 056.07和1 054.03cm~(-1)处出现醇羟基吸收峰,719.90和719.71cm~(-1)处出现苯环上C—H面外弯曲振动吸收峰。由此可见,黑米花色苷酰化修饰后主要结构框架仍为花色苷的芳环结构。此外,黑米花色苷酰化修饰前后于1 900~1 650cm~(-1)间1 714.28和1 728.13cm~(-1)处均出现共轭羰基的特征吸收峰,对应于可直接连接在苯环上的α-羰基结构,由此说明黑米花色苷结构中存在着酰基基团。黑米花色苷经酰化修饰后红外图谱于1 517.20cm~(-1)处出现新吸收峰,其正好处于1 800~900cm~(-1)双键(不含氢)伸缩振动区,指纹区876.65cm~(-1)处亦出现了苯环上的C—H面外弯曲振动吸收峰。与之相呼应在经二阶导数处理后红外光谱图中在2 500~2 000cm~(-1)间出现了新的波动,此波段为累积双键伸缩振动区,而官能团区3 650~3 200cm~(-1)间3 370.20cm~(-1)处的吸收峰正好处于多分子缔合区。由此可见,在咖啡酸作为酰基供体,酰化修饰黑米花色苷时由于分子间的重新缔合于结构中引入了新的酰基基团而呈现出一种双酰化的空间结构。黑米花色苷酰化结构中有机酸与糖链相连,将有机酸置于2-苯基苯并吡喃骨架的表面,这种堆积作用模式可以较好地抵抗水的亲核攻击和其他降解反应进而提高黑米花色苷结构的稳定性。


中国东北粳稻与日本粳稻产量差异及原因分析
《中国水稻科学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随着籼粳稻杂交理想株型创造与超高产育种理论的应用,我国东北地区培育出大量高产粳稻品种,逐渐取代曾经占据主导地位的日本典型粳稻。本研究旨在通过分析中国东北粳稻与日本粳稻形态、遗传和产量的差异及原因,研究籼粳杂交对东北粳稻改良的影响。【方法】利用In Del和SSILP亚种特异性分子标记、程氏指数、维管束数目比分析比较中国东北与日本粳稻的籼粳成分和属性及与产量结构的关系。【结果】东北粳稻育成品种产量比日本典型粳稻高15.79%,每穗粒数多15.22%,粳型基因频率极显著低于日本粳稻。按程氏指数分类标准,东北粳稻籼粳类型是偏粳型。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籼型基因频率与穗数极显著负相关,与每穗粒数极显著正相关,且与一、二次枝梗数及其粒数正相关。【结论】东北粳稻籼型基因频率增加导致穗数减少,每穗粒数增加,同时将结实率和千粒重维持在较稳定水平是东北粳稻品种获得高产的关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