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减水和减施化肥对设施黑土菜田茄子产量及水分利用率的影响
《土壤与作物 》 2018
摘要:为了探究减水和减施化肥对设施黑土菜田茄子产量和水分利用率的影响,本研究以茄子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了常规施肥量和灌溉量、80%常规化肥量+正常灌溉量以及80%常规灌溉量+常规施肥量处理的茄子产量和水分利用率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与常规水肥处理相比,减施化肥处理显著降低了茄子果实、茎叶和根系干物质量(P <0. 05),降幅分别为5. 42%、15. 3%和8. 54%,但对茄子产量、耗水量和水分利用率均无显著影响(P> 0. 05)。减水处理的茄子果实和茎叶干物质量较常规水肥处理分别显著降低了6. 86%和18. 3%,茄子产量和耗水量分别显著降低了5. 17%和21. 8%,水分利用率显著增加了21. 6%(P <0. 05)。适当减少化肥的施用量对茄子产量和水分利用率均无显著影响(P> 0. 05);减少灌水量显著降低了茄子的产量,但提高了水分利用率(P <0. 05)。
关键词: 设施黑土菜田 减水 减施化肥 茄子产量 水分利用率


外源海藻糖对低温胁迫下玉米幼苗根系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中国农业气象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玉米品种"先玉335"为实验材料,采用盆栽培养方法,待幼苗长至三叶一心时进行根系浇注海藻糖处理,海藻糖浓度分别为3、6、9、12、15、18mmol?L~(-1),以清水为对照,在人工智能培养箱昼/夜温度14℃/5℃的低温条件下培养4d,分析低温胁迫下海藻糖对玉米幼苗根系生长、抗氧化酶活性、细胞膜稳定性及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根系浇注海藻糖能促进低温胁迫下玉米幼苗根系生长,诱导细胞抗氧化酶活性增加,维持根系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稳定。与对照相比,12mmol?L~(-1)海藻糖处理的幼苗根长、根表面积和根鲜干重分别增加32.16%、15.87%、41.14%、58.33%;SOD和POD活性分别增加44.16%和62.17%;MDA含量和相对电导率分别降低50.23%和42.53%;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分别增加81.32%和87.21%。表明根系浇注适宜浓度海藻糖可有效提高玉米幼苗的抗低温能力,通过增强根系抗氧化酶活性,减轻膜损伤,进而缓解低温胁迫对幼苗生长的抑制,且12mmol?L~(-1)的海藻糖溶液根系处理效果最佳。


不同深松年限对半干旱区土壤物理性质和玉米籽粒产量的影响
《黑龙江农业科学 》 2018
摘要:为构建合理耕层,促进半干旱区农业节本增效,在半干旱区开展了隔年深松、隔两年深松、连年深松与不深松做大区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播种前,土壤孔隙度在0~10cm土层,隔两年深松、连年深松可以增加土壤孔隙度。在10~40cm时,隔年深松、隔两年深松、连年深松处理的土壤孔隙度与不深松处理比增加9.35%~16.97%、13.54%~30.82%、6.46%~8.18%。收获后,在0~40cm土层,隔年深松、隔两年深松、连年深松处理土壤孔隙度与不深松处理相比增加9.01%~13.61%、5.29%~20.92%、6.15%~16.42%。播种前,隔年深松、隔两年深松、连年深松处理土壤容重平均比不深松处理低0.012、0.066、0.097g·cm~(-3)。收获后,隔年深松、隔两年深松、连年深松处理土壤容重平均比不深松处理低0.14、0.17、0.15g·cm~(-3)。气相率对比隔两年深松处理>隔年深松处理>连年深松处理的趋势,说明随着深松年限和频率的增加,深松处理对降低固相率、提高气相比效果明显。深松可以提高玉米产量。隔年深松处理、连年深松处理、隔两年深松处理分别比不深松处理提高12.08%、10.50%和6.34%,其中隔年深松增产幅度最大。说明不同年限的深松处理均有增产效果,以隔年深松处理增产效果最好。


利用小麦胚芽制备GABA
《食品工业科技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探讨以小麦胚芽为原料,通过添加谷氨酸和吡哆素来实现γ-氨基丁酸(GABA)的生物转化,为研发食品来源的高安全性的GABA提供理论基础。以单因素实验(谷氨酸添加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反应液p H)为基础,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对制备GABA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最优反应条件为,谷氨酸添加量为80 g/L,反应液p H为5.6时,小麦胚芽中的谷氨酸脱羧酶酶活最高,并在反应温度为40℃反应4 h,最终可以生成GABA(35.42±2.19)mg/L(RSD=1.94%)。本研究建立的小麦胚芽制备GABA二次线性回归模型准确有效,优化制备工艺参数是可行的。
关键词: 小麦胚芽 γ-氨基丁酸(GABA) 谷氨酸 吡哆素


引入风险投资三方耦合成果转化研究
《黑龙江农业科学 》 2018
摘要:风险投资产生于美国,旨在推动实验室成果向市场落地转化。本文以农业成果转化工作为研究对象,在厘清风险投资概念、运行机制与特征的基础上,针对我国大多中小涉农企业吸引风险资本能力不足的问题,提出风险资本、技术、企业三方耦合的研究设想,旨在深化成果转化与推广应用的改革过渡时期,增加有潜力的中小企业扩融资能力,进一步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效率。风险资本家、成果持有者、中小涉农企业三方互补短板,使资本、技术、生产通力合作,对降低投资风险、推动科研单位成果转化、突破中小企业发展困境具有重要意义。


黑龙江小浆果资源的综合利用与开发
《中国林副特产 》 2018
摘要:黑龙江省拥有丰富的浆果资源,全省有野生与栽培浆果品种9科13属46个品种,有很好的种质资源和产业基础,其中极具开发利用价值的有山葡萄、笃斯越桔、狗枣猕猴桃、沙棘、蓝靛果忍冬、黑穗醋栗等10余种。经过近30年的开发研究,小浆果的药用、营养保健作用和经济价值得到了专家的深度肯定和消费者的认可。据调查,黑龙江省现有各类小浆果加工企业近160余家,年产值30亿元,产品包括食品、保健品、药品、化妆品等在内的几十种,加工能力也由每年2万t提高到20万t。小浆果加工的高附加值与广阔的市场前景,也吸引了很多大公司、大企业到黑龙江省投资办厂,投入资金、技术和人才,促进了黑龙江省的经济转变与发展。


财政科研项目绩效评价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 2018
摘要:绩效评价是财政科研项目中重要的工作内容,是对科研项目所进行的综合性评价,确定科研项目具有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等。阐述了绩效评价的发展历程、我国实施财政科研项目绩效评价的目的,财政科研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提出了财政科研项目绩效评价工作中存在的困难,给出相应的科学有效的解决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