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家蚕雌蚕单性生殖无性繁殖系的配合力研究
《蚕业科学 》 2001 CSCD
摘要:运用不完全双列杂交法 ,以经 7~ 8代孤雌生殖选育初步育成的雌蚕单性生殖无性繁殖系及其原两性繁殖系 ,分别与平衡致死雄蚕、常规品种雄蚕配制一代杂种 ,在相同条件下比较各组合的生产性能 ,结果表明许多雌蚕单性生殖无性繁殖系的配合力超过其原系统 ,具有较强的杂种优势。因此 ,若利用雌蚕单性生殖无性繁殖系与平衡致死雄蚕组配杂交种 ,将为降低雄蚕品种的制种成本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关键词: 家蚕 雌蚕单性生殖无性繁殖系 配合力


水稻土施用不同氮、硫水平对油菜产量的影响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 200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浙东平原水稻土油菜田间试验施用不同氮、硫水平的结果显示 :(1)油菜籽产量随氮肥用量的增大而增加 ,施N(5 0~ 2 0 0kg/hm2 )不施硫肥条件下 ,增产幅度为 2 .0 %~ 11.8% ,施N和施S(30kg/hm2 )条件下 ,增产幅度为 2 .4 %~ 12 .7%。 (2 )不同施氮水平下 ,施硫增产油菜籽 5 .4 %~ 6 .9%。 (3)油菜氮吸收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呈增加趋势 ,低氮水平下施用硫肥促进油菜氮吸收量加大。 (4)不同施氮水平的产投比为 1.5~ 4 .3,施用硫肥的产投比达 5 .2~ 6 .7,氮硫配施可提高施用氮肥的产投比


加入WTO后浙江省农产品进出口战略研究
《浙江农业学报 》 2001 CSCD
摘要:概述了浙江省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格局 ,详细分析了加入WTO对浙江省九大类主要农产品进出口贸易的影响 ,提出了浙江省农产品贸易的发展战略及对策。


稻田福寿螺的发生和治理
《浙江农业学报 》 2001 CSCD
摘要:综述了近年来稻田福寿螺在中国及亚洲其他水稻国家的发生和为害现状 ,提出了中国与日本对付和控制稻田福寿螺的有效方法和措施。同时 ,简要介绍了福寿螺研究及其治理的最新进展和发展方向。


日本粳型优质米品种“越光”的评价和利用研究
《浙江农业学报 》 2001 CSCD
摘要:对引进的日本粳型优质米品种越光进行农艺性状评价 ,并与浙江省高产粳稻品种 (系 )杂交配组 ,经筛选获得 3个综合性状优良的品系。其中EB990 3和EB990 1等 2个品系与越光相比 ,表现外观品质更优 (整精米率提高约 10 % ) ,蒸煮品质相仿 ,抗倒抗病能力明显增强 ,产量显著提高(增产约 50 % )而与秀水 11相仿 ,可在生产上应用 ;EB9910表现米质优、抗性好 ,但产量偏低 ,可作育种中间材料利用。试验结果表明 ,越光的优质特性可引入浙江省的水稻品质育种程序中 ,以改良晚粳稻米的品质。


胚胎至产蛋后期绍兴蛋鸭血液部分激素含量变化的研究
《畜牧兽医学报 》 200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作者研究了绍兴蛋鸭 14胚龄至 4 70日龄体重及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 1(IGF 1)、甲状腺激素 (T3、T4 )、雌激素等变化规律。结果显示 ,14胚龄至 60日龄 ,雄性体重显著高于雌性 ,10 5日龄两性间体重相差不大 ,2 0 0日龄时雌性体重反而高于雄性。IGF 1含量 :胚胎时 (E14、19、2 4 )低于出壳后 (D1、30、60、10 5、2 0 0、4 70 ) ,差异极显著 (P <0 0 1) ;并以 2 4胚龄时IGF 1含量最低 ,显著低于 19胚龄 (P <0 0 5 ) ;出壳后IGF 1含量逐渐上升 ,60日龄显著高于 30日龄 (P <0 0 5 ) ,然后保持相对稳定 ,2 0 0日龄时达到较高值 ,4 70日龄时下降 ,显著低于 2 0 0日龄时的值。血清T3水平胚胎时逐渐升高 (P <0 0 5 ) ,出壳后 ,急剧增加 ,1,30日龄维持高水平 ,以后就显著下降 ,保持相对稳定 (D60、D10 5和D2 0 0 ) ,4 70日龄再次升高。血清T4浓度表现出同T3类似的变化规律。雌激素含量 ,胚胎及 1日龄未能检测到 ,30日龄至 10 5日龄逐渐上升 ,2 0 0日龄有所下降 ,4 70日龄上升到本次检测的最高点。


红壤坡地不同生态模式水土流失规律的研究
《水土保持学报 》 200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 8~ 15°的红壤坡地上 ,对水土流失作了 14年的定位观察。结果表明 :水土流失与土壤坡度和植被覆盖度密切相关。红壤坡地一经开发利用 ,径流量就成倍地减少 ;而侵蚀量在开始的头 2年成倍增加 ,第 3年后趋于稳定。土壤侵蚀量与坡度呈极显著的对数正相关 ,坡度每增加 1°,土壤侵蚀量递增约 12 0 t/ (km2·a) ;土壤侵蚀量与植被覆盖度呈显著的负指数相关 ,当植被覆盖度 >6 0 %时 ,土壤侵蚀量在 2 0 0 t/ (km2 · a)以下 ;土壤侵蚀量与耕种方式密切相关 ,等高耕种的侵蚀量仅为顺坡耕种的 1/ 6。应用土壤肥力平衡观点 ,提出了 Q2 红色粘土母质发育的红壤侵蚀允许指标为 <30 0 t/ (km2· a) ,为红壤坡地水土流失的防治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水土流失 径流系数 植被覆盖度 土壤允许侵蚀量 红壤坡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