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水稻田和茭白田二化螟的比较研究
《生态学报 》 200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水稻田越冬代二化螟最早于 4月 2 6日开始羽化 ,其羽化高峰期为 5月 1 3~ 1 4日 ,而茭白田越冬代二化螟的始见蛾日为 5月 5日 ,比水稻田二化螟迟了 9d,羽化始盛期、高峰期、盛末期均比水稻田二化螟迟 2~ 5 d。水稻田二化螟越冬幼虫的存活率和化蛹率明显比茭白田二化螟低 ;而二者的羽化率则差不多。水稻田二化螟羽化成虫的雌雄性比为 1∶ 1 .4 4,而茭白田二化螟则接近 1∶ 1。室内选择性试验表明 ,水稻田和茭白田二化螟均喜在高大的茭白植株上产卵 ,而幼虫则选择嫩绿的水稻。然而田间选择性试验证实 ,二化螟幼虫在钻蛀前无法越过田埂而转移到水稻植株上为害。取食茭白的二化螟个体明显大于取食水稻的二化螟 ,两种寄主上二化螟幼虫的酯酶同工酶也存在着差异。交叉繁殖试验表明 ,茭白和水稻上的二化螟属于同一种 ,但存在着部分生殖隔离


三种工农业废料的理化性状及作为蘑菇覆土材料的研究
《浙江农业学报 》 2002 CSCD
摘要:分析测定了纸厂废渣、蘑菇废料和香菇废料等3种工农业废料的理化性状,并以这3种废料作覆土材料,研究其对蘑菇生长与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纸厂废渣、蘑菇废料和香菇废料的持水率分别为49.3%,43.8%和70.7%,均高于砻糠田土(33%),但低于泥碳(84.5%)。3种废料的电导率及pH值均高于砻糠田土和泥碳。香菇废料和蘑菇废料具有与泥碳相似的水分释放曲线,在1.7×104Pa的牵力下,香菇废料和泥碳的水分释出量相近,分别达87.25ml和92.35ml,而蘑菇废料的水分释出量相对较低,为58.25ml。纸厂废渣的水分释放曲线与砻糠田土相似。以这3种工农业废料作蘑菇覆土材料,蘑菇产量均明显高于以砻糠田土作覆士材料,增幅分别为11.7%,32.0%和21.1%。


放射性锶在鸡体内的行为规律及防治途径研究
《浙江农业学报 》 2002 CSCD
摘要:将8 9+8 5SrCl2 通过饲料引入鸡体 ,研究了89+85Sr在鸡体内的吸收和积累的规律。结果表明 ,引入89+85SrCl2 6小时后 ,鸡体内各器官和组织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较多放射性Sr存在 ,但滞留时间较短 ,引入 3天后 ,除骨、毛之外的其他部位均未能检测到放射性。Sr在骨中积累较多 ,且代谢缓慢。喂饲CaCl2 可以加快Sr的代谢 ,降低骨中放射性Sr的积累。


不同氨基酸螯合铁及补铁方案对仔猪生长发育的调控效应
《浙江农业学报 》 2002 CSCD
摘要:选用临产前一个月的第 2胎纯种杜洛克母猪 17头 ,研究赖氨酸铁和甘氨酸铁作为母、仔猪日粮铁源添加剂对仔猪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 ,母、仔猪分别采食以赖氨酸铁和甘氨酸铁为铁源的日粮 ,仔猪出生后即使不注射铁补针也可获得与常规补铁同样的生长发育效果 ;若同时辅以铁补针 ,则仔猪的生长速度可显著提高 (P <0 .0 5 )。不同补铁方式对仔猪生长发育的效应分析显示 ,铁源和铁补针能显著影响仔猪的日增重 (P <0 .0 5 ) ,且对提高仔猪 0~ 35d日增重有显著的互作效应 (P <0 .0 5 )。就补铁方式而言 ,赖氨酸铁辅以注射铁补针是规模猪场较为理想的仔猪补铁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