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杭州地区发生的玉米花叶病由甘蔗花叶病毒引起
《中国病毒学 》 2001 CSCD
摘要:从杭州地区呈现玉米矮花叶典型症状的玉米病组织中提纯得到大量线状病毒粒子 ,大多数长度为 75 0nm。病组织中含有大量风轮状内含体和板状集结体。病毒外壳蛋白为 33.6kD。病毒RNA13’端序列 (1.8kb)与甘蔗花叶病毒 (SCMV)同源性最高 ,达 71.5 %~ 99.1% ,与高梁花叶病毒 (SrMV)同源性次之 ,为 6 7.8%~ 6 8.5 % ,与玉米矮花叶病毒 (MDMV)同源性最低 ,仅为 38.4%~ 48.4% ,从而初步认为此病害由SCMV引起。根据已发表的SCMV外壳蛋白氨基酸序列作亲缘性分析 ,表明SCMV可分为美国、南非、澳大利亚 ;德国和中国三大类。


水稻温敏型紫叶突变体PLM12及其遗传研究
《核农学报 》 200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PLM1 2系通过平阳霉素与γ射线复合处理从早籼品种陆青早 1号中诱变获得的温敏型紫叶突变体 ,其突变性状的表现需要较高的温度环境。与原亲本相比 ,PLM1 2的多个主要农艺性状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改变。研究认为 ,叶片转紫后光合能力大大下降、光合产物严重不足是导致每穗实粒数大幅度减少、结实率与千粒重显著降低的主要原因。分析认为PLM1 2紫叶突变属于核遗传 ,由 1对隐性主效基因控制 ,同时受若干微效基因修饰


环保型可重复利用的海棉无土栽培基质的应用研究(英文)
《浙江农业学报 》 2001 CSCD
摘要:用后处理和高成本是基质栽培的两大主要问题。岩棉已被公认为适用基质 ,但其主要问题是使用寿命短 (最多 2~ 3年 )和每年产生大量的不可降解的废物。环境学家和政府部门调查研究显示 ,急需应用环保型可重复利用的无土栽培基质。本试验对新岩棉 ,椰子壳和已使用 5年的海棉基质作了比较研究。旨在了解不同基质对温室番茄根际环境、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为海棉是否可作为番茄无土栽培适用基质和提出有效的栽培管理措施提供理论依据。研究表明 ,海棉基质根际环境中EC和pH值比岩棉基质更稳定。每株采果数 ,平均单果重 ,果实总重和果实质量 ,海棉基质和岩棉基质无明显差异 ,但低于椰子壳基质。相对于传统的岩棉基质 ,已使用多年的海棉基质对番茄产量和质量无不良影响。海棉可作为温室番茄经济环保型基质


控释氮肥对水稻的增产效应及提高肥料利用率的研究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 200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田间试验在日本山形县鹤冈市进行 ,探讨了树脂包膜类控释氮肥基施与尿素、硫铵分次施肥对单季稻的增产效应 ;应用15N示踪法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水稻的吸氮模式及肥料利用率。结果表明 ,移栽稻以尿素与控释氮肥 (LPS 10 0 )按 1∶1混合基施产量最高 ,分别比尿素和硫铵分次施肥增产 2 3 6 %和 9 2 % ;直播稻以LP 10 0基施产量最高 ,分别增产 9 2 %和 4 0 % ;控释肥基施 ,水稻自移栽 (或直播 )至幼穗分化期吸氮量明显高于尿素或硫铵分次施肥。15N示踪研究表明 ,最高分蘖前水稻从尿素和硫铵基肥中吸收的氮素只占基肥氮总吸收量的 33%~ 4 5% ,水稻从基肥中吸收氮素可延续至抽穗期 ,而从LP 10 0中吸氮可持续至收获期。15N示踪法测得的氮素总回收率 ,以尿素处理最高 ,硫铵和LP 10 0接近 ;差减法测得的氮素总回收率以LP 10 0为最高 ,尿素 /LPS 10 0、尿素、硫铵三者接近 ;基肥的氮素回收率以LP 10 0 >硫铵 >尿素。尿素 /LPS 10 0和LP 10 0一次基施 ,氮素生理效率和农学效率明显高于尿素和硫铵 ,是高产的主要原因


台系杜洛克猪生产性能及其开发利用
《浙江农业学报 》 2001 CSCD
摘要:对 95头台系杜洛克母猪和 32头肥育猪测定 ,产仔数 ,初产 7.76头 ,经产 9.4 8头 ;产活仔数 ,初产 7.2 1头 ,经产 8.85头 ;肥育猪 30~ 10 0kg阶段 ,平均日增重 754g ,饲料利用率 2 .65;活体测定 ,背膘厚 1.39cm ,瘦肉率 62 .56% ;屠宰测定 ,胴体背膘厚 1.4 1cm ,眼肌面积 4 1.18cm2 ,胴体瘦肉率 67.52 %。导入美系杜洛克猪血液 2 5% ,50 % ,75%的肥育猪性能 :日增重分别为 755,769和 815g ;饲料利用率分别为 2 .95,3.0 8和 2 .59;10 0kg体重时活体背膘厚分别为 1.4 4 ,1.4 4和 1.4 6cm ;估测瘦肉率为 62 .69% ,61.65%和 61.66%。台美系杜洛克母猪与台系和美系进行回交 ,与长白猪或大约克猪进行杂交及横交 ,产仔数分别为 7.88,9.17,9.2 1和 8.69头 ,产活仔数分别为 6.67,8.4 2 ,8 4 6和 8.38头。


浙北砂性海涂土壤盐分运动定位观测研究
《浙江农业学报 》 2001 CSCD
摘要:在上虞市海涂实验农场中心示范园区内选择有代表性的 6个点 ,用一周年时间 ,定位观测土壤盐分的动态变化状况。结果表明 ,一年中有三个时期海涂土壤 1m土体的含盐量较高 ;表层土壤盐分的波动较大 ,且这种波动与该地区一年中的降雨量和蒸发量的波动有关 ;海涂地的微地形对土壤 1m土体含盐量有明显影响 ,几厘米的高差就可导致土壤含盐量的明显差异 ,这说明土地平整是海涂土壤改良的一项重要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