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5348条记录
三种ALS抑制剂对四类植物ALS的抑制差异

植物保护学报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用乙酰乳酸合成酶(ALS)活性测定方法研究了双草醚、KIH-6127、苄嘧磺隆3种ALS抑制剂对水稻、稗草和油菜ALS活性的抑制差异性。体外测定结果表明,不同植物ALS对双草醚和KIH-6127的敏感性差异较大,粳稻、稗草和油菜ALS的敏感性强于籼稻,而这些植物ALS对苄嘧磺隆的敏感性差异很小。体内结果显示,双草醚和KIH-6127对稗草和油菜ALS的抑制作用较强,对粳稻ALS的抑制作用可以恢复;苄嘧磺隆对油菜ALS的抑制作用也较强,但对稗草、水稻AIS基本无抑制作用;3种ALS抑制剂对籼稻ALS抑制作用均较弱。结果表明,不同植物对ALS抑制剂的敏感性存在差异。

关键词: 乙酰乳酸合成酶(ALS) 抑制剂 选择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芦荟凝胶浓缩汁制备工艺及防褐技术研究

浙江农业学报 2003 CSCD

摘要:研究了全叶芦荟和去皮芦荟凝胶浓缩液的制备工艺及加工过程中时间、温度、pH值等因素对凝胶浓缩液褐变的影响。结果表明,能有效防止芦荟凝胶褐变的最佳工艺参数为:破碎时间10min,杀菌温度85℃,杀菌时间25min,pH值3.5。

关键词: 芦荟 凝胶浓缩液 制备工艺 褐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液体地膜防治丘陵红壤地区水土流失的研究

水土保持学报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红壤丘陵区液体地膜对防治水土流失的效果和持续时间及对作物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地表径流量荒地喷液体地膜比对照(喷清水)增加1/5;园地比对照增加1/3。土壤侵蚀量荒地喷液体地膜比对照可减少1/2;园地比对照减少近1/3。旱稻喷液体地膜分别提高了出苗14%,有效穗11%,成穗率8%,由此增产753kg/hm2。液体地膜防治水土流失的持续时期约45d,可有效防治红壤地区夏收夏种农时季节的关键性水土流失。

关键词: 液体地膜 地表径流 土壤侵蚀 丘陵红壤地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杀虫混剂对小菜蛾及菜蛾啮小蜂的选择毒性和持续毒性

浙江农业学报 2003 CSCD

摘要:通过室内和田间试验,评价了5种混配制剂和4种单剂对小菜蛾及其天敌菜蛾啮小蜂的选择毒性和持续毒性。结果表明,9种药剂的选择毒性以苏·阿维为最高,以下依次为菜喜、锐劲特、除尽、油酸烟碱·氯氰、辛·齐和阿维·吡,这些农药是防治小菜蛾的理想药剂;阿维·毒的选择毒性极差,因此在天敌较盛发的季节应少用或不用;乐斯本对小菜蛾无效且对菜蛾啮小蜂的毒性极高,不宜用于防治小菜蛾,在天敌较盛发的季节也尽量不用于防治其它害虫。供试药剂对小菜蛾的持效期均较短,对菜蛾啮小蜂雌成虫的田间毒性,以乐斯本为高且持续期长,阿维·毒的初始毒性虽较高但持续期短,其余药剂不仅初始毒性低而且持续期均较短。

关键词: 小菜蛾 菜蛾啮小蜂 混剂 杀虫剂 选择毒性 持续毒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番茄杂交种子优质高产生产技术

种子 2003 北大核心 CSCD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药新剂型在茭白无害化生产中的应用

浙江农业学报 2003 CSCD

摘要:针对茭白产区使用传统农药和传统施药方法防治茭白病虫害,造成茭白上农药残留量严重超标的实际问题,探讨了农药新剂型,如微胶囊剂、撒滴剂、泡腾片剂和悬浮剂等在茭白无害化生产中的意义及应用前景。

关键词: 茭白 农药剂型 无害化生产 病虫害防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遗传工程无籽果实原理及其研究进展

浙江农业学报 2003 CSCD

摘要:无籽是一个优良的果实性状。用杂交、芽变、化学或物理因子诱变、三倍体育种等传统途径选育无籽果实品种,具有选育周期长,且极少与优良性状连锁的缺点。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也可诱导无籽果实,但使用技术难以掌握并受气候制约,还会带来食物安全问题。采用遗传工程技术将调控无籽形成的激素代谢与信号转导基因、花器官发育基因及细胞毒素基因转入有籽的优良品种中,可创造出优质无籽新品种。

关键词: 无籽果实 单性结实 遗传工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原子荧光法测定田七中砷的含量

广东微量元素科学 2003 CSCD

摘要:采用了硝酸+高氨酸消化样品,AFS-2202原子荧光光谱仪测定中药田七中砷的含量,该方法的检出限可达0.09μg·L~(-1),回收率在91.0%~109.2%之间。

关键词: 原子荧光法 中药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硒对小白菜生长和养分吸收的影响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小白菜为材料 ,研究了硒对植株生长和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 ,当营养液中加入低浓度硒 (Se≤ 1.0mg L)时促进了小白菜的生长 ,增加了产量 ;加高浓度硒 (Se≥ 2 .5mg L)时则抑制了小白菜的生长。加硒后增加了小白菜地上部可溶性总糖、还原糖含量 ;降低了蔗糖和淀粉的含量 ;低浓度硒增加了粗纤维含量 ,而高浓度硒则降低了其含量 ;Se≤ 1.0mg L的硒处理降低了植株地上部总蛋白质的含量 ,但随着硒浓度的进一步增加 (Se >1.0mg L)植株体内的总蛋白质含量逐渐升高 ,并大于对照。加硒后增加了小白菜地上部游离氨基酸总量和N、Ca、Mg、Mn、Zn含量 ,降低了P、K、S元素的含量 ;与对照相比 ,加硒后增加了小白菜地下部N、S元素的含量 ,降低了P、Ca、Mg、Fe、Mn、Zn元素的含量 ,但对K元素的影响不大。无论是小白菜地上部还是地下部 ,体内硒的含量均与营养液中硒的浓度呈显著的正相关。植物地上部硒的含量以有机态硒为主 ,有机硒转化率均在 80 %以上。

关键词: 亚硒酸盐 小白菜 生长 养分吸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柑橘果实韧皮部后糖的运输生理机制研究

中国农业科学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膨大期和完熟期的温州蜜柑宫川 (CitrusunshiuMarc .cv .Miyagawawase)果实为试材 ,研究了14C光合产物在果实内的运输分配动态 ,测定了果实各组织的蔗糖浓度 ,分析了载体和ATP酶抑制剂对汁囊吸收14C 蔗糖的影响。结果表明 ,光合产物运入汁囊积累的速率随着果实成熟和糖积累呈下降趋势。沿维管束到囊瓣皮再到汁囊的光合产物运输路径存在由高到低的糖梯度。其中 ,组织间运输态的14C放射性比活度的梯度随果实成熟和糖积累而加大 ,而静态的蔗糖梯度则趋缓 ,表明14C放射性比活度梯度的形成有利于后期糖积累。载体抑制剂PCMBS和ATP酶抑制剂DNP、EB、NO3- 处理明显抑制了汁囊对14C 蔗糖的吸收。由此可见 ,糖在温州蜜柑果实汁囊中的运输存在一个需要载体并与ATP酶相偶联的主动运输过程

关键词: 温州蜜柑 糖运输 糖积累 梯度 载体 主动运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