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5348条记录
不同水稻品种对褐飞虱为害的耐性和补偿作用评价

中国水稻科学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耐虫性测定结果表明 ,培矮 6 4S/ 32E(超级稻 )对褐飞虱为害具有较强的耐虫性 ,嘉育 948(籼稻 )兼有耐虫性和抗生性 ,秀水 11(粳稻 )和汕优 6 3(籼型杂交稻 )与TN1(感虫对照 )一样无耐虫性 ,ASD7、IR6 4为抗生性品种。稻株生长补偿作用结果表明 ,无论接虫或者剪分蘖处理 ,秀水 11和汕优 6 3品种的稻株株高、茎蘖数、倒 2叶叶面积、植株地上部干重和根系活力 (以伤流量表示 )的变化率与TN1相似 ,说明秀水 11和汕优 6 3品种均无明显的补偿作用。培矮 6 4S/ 32E品种的株高、叶面积无明显变化 ,茎蘖数大大增加 ,叶绿素含量下降率小 ,表明它有较强的补偿能力。嘉育 948的株高减小 ,但茎蘖数和叶面积增加 ,表现出较强的补偿作用。

关键词: 水稻 品种 褐飞虱 耐性 补偿作用 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预处理对米饭质地测定的影响

浙江农业学报 2003 CSCD

摘要:对籼稻、粳稻和爪哇稻3个亚种的8个水稻品种开展米饭质地研究。结果表明米饭质地的动性弹性率和动性损失指标受实验预处理的影响较大:(1)随着煮饭时加水量的增加,测定值明显降低;(2)采用电饭煲、医用高压锅和微波炉不同煮饭方法预处理,动性弹性率和动性损失测定值的差异较大,受测样品的变异系数(CV)较大,达12.1%~44.7%;(3)浸水时间和煮饭加热时间长短对测定结果影响不大;(4)不同出米率与冷饭的测定结果类似,因品种而异其结果变化不同。米饭质地的损失正切值几乎不受加水量、浸水时间和煮饭方法的影响。从不同出米率、煮饭加热时间和冷饭的测定结果分析,虽然损失正切值略有增加或减少,但其变异系数均在5.6%以下,有较好的稳定性。

关键词: 水稻 米饭质地 预处理 动性弹性率 动性损失 损失正切值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家蚕茧质性状基因型—环境互作效应的研究

蚕业科学 2003 CSCD

摘要:对 3个非减数分裂孤雌生殖蚕品种的 3个茧质性状数据进行了方差分析 ,并建立起一个包括微环境效应在内的基因型—环境互作生物统计模型 ,对该模型的参数作最大似然估计认为 :在家蚕的全茧量、茧层量和茧层率3个茧质性状中 ,除独立的基因型和环境效应外 ,基因型与环境的互作效应也是影响家蚕茧质性状的表现型的重要因素 ,而且这种互作效应有时要大于独立的基因型效应 ,即在茧质性状的表现型中基因型与微环境的交互作用非常重要。

关键词: 家蚕 茧质性状 基因型—环境互作 非减数分裂孤雌生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纳豆芽孢杆菌剂对AA鸡生产性能和十二指肠消化酶的影响

浙江农业学报 2003 CSCD

摘要:研究报道了纳豆芽孢杆菌对AA鸡生长性能和十二指肠消化酶的影响。结果表明,纳豆芽孢杆菌剂能提高AA鸡生长性能,当添加量为200mg/kg时,平均日增重(ADG)和平均日采食量(ADFI)达到最大,分别比对照提高2.47g和5.11g。纳豆芽孢杆菌剂能提高十二指肠消化酶(总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的活力52.2%~89.2%。纳豆芽孢杆菌剂添加量对存活率影响不大。纳豆芽孢杆菌剂的最佳添加量为200mg/kg。

关键词: 纳豆芽孢杆菌剂 AA鸡 生长性能 十二指肠消化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死亡肽基因的合成及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昆虫学报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将人工合成的寡核苷酸片段 ,通过PCR扩增得到死亡肽 (thanatin)基因 ,并将其克隆到表达载体pGEX 3X中 ,序列分析结果正确。经IPTG诱导 ,在大肠杆菌BL2 1中进行高效可溶性表达 ,表达量可达 2 0 %以上。融合蛋白通过GST亲和层析纯化 ,用肠激酶酶解表达产物 ,用SephadexG 2 5初步纯化得到具有抗菌活性的死亡肽。

关键词: 死亡肽 融合表达 大肠杆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保鲜茭白生理品质的影响

浙江农业学报 2003 CSCD

摘要:研究了茭白MAP贮藏中,外源赤霉素、2,4-二氯苯氧基乙酸及青鲜素的应用对贮藏生理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赤霉素、2,4-二氯苯氧基乙酸处理可延缓叶绿素分解、抑制呼吸速率上升和POD酶活性提高,而青鲜素的处理可减慢纤维化速度。其中赤霉素的效果最为显著。

关键词: 茭白 赤霉素 2,4-二氯苯氧基乙酸 青鲜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微容气调环境对杨梅的保鲜效果研究

浙江农业学报 2003 CSCD

摘要:杨梅微容气调贮藏处理可明显抑制乙烯释放,降低果实的霉变率,延缓杨梅果实软化。贮藏温度5±1℃,对照在采收后2,3,6d乙烯释放量分别为处理的8.87,5.32,6.22倍;气调处理22d果实软化率比对照降低67个百分点,3.8%氧气浓度下,处理7d霉变率比对照下降36.9个百分点,14d下降57.7个百分点。在2±1℃条件下,效果更好。在氧气浓度为3.8%~7 9%的试验范围内,浓度越低,对致病微生物的抑制效果和对杨梅的保鲜效果越好。

关键词: 杨梅 微容 气调保鲜 霉变率 果实软化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差示扫描量热法(DSC)评定豆粕产品质量初探

中国粮油学报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试验研究了差示扫描量热法 (DSC)在评价饲用豆粕产品质量中的应用。通过对豆粕变性热焓(ΔH)的测定 ,反映了蛋白质的变化程度 ,可作为衡量豆粕中抗营养因子灭活程度的指标 ,检测结果与脲酶法相吻合。

关键词: 差示扫描量热法 DSC 豆粕 变性 抗营养因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水稻品种受褐飞虱危害后体内生理指标的变化

植物保护学报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不同耐虫性的水稻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水稻品种受褐飞虱危害后体内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稻株受害后感虫品种,IN1、秀水11、汕优63的叶片叶绿素含量下降率达20%以上,而抗虫品种ASD7、IR64和具有较强耐虫性品种培矮64S/32E的叶绿素含量下降率在10%以下;受害稻株的三种保护酶活性变化不同,SOD酶活性均增加,其中以汕优63和IR64增加最显著。POD酶和CAT酶活性有增有减,除TN1、ASD7、培矮64S/32E品种的POD酶活性和秀水11的CAT酶活性下降外,其他品种的POD和CAT酶活性均增加。受害稻株叶片可溶性蛋白质、非可溶性蛋白质和蛋白质总量均下降;受害稻株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变化也不同,培矮64S/32E和IR64两个品种的脯氨酸含量减少,其他品种的游离脯氨酸含量都明显增加,且与稻株受害程度呈正相关。

关键词: 水稻品种 褐飞虱 耐虫性 生理指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美国主要水稻品种的米质研究

浙江农业学报 2003 CSCD

摘要:在对美国稻进行米质分析和粒型分类的基础上,利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对27个美国长粒型水稻品种进行品质评价,并对品质指标间进行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阐述了各指标间的相互关系,筛选出影响品质得分最大的垩白因子和透明度因子,求出了米质总分与品质指标间的回归方程。

关键词: 美国稻 稻米品质 相关分析 主成分分析 回归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