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不同浓度吡虫啉对枸杞果实主要次生物质与枸杞多糖的影响
《安徽农业科学 》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探索吡虫啉农药在枸杞生产中的适宜使用方法,为合理使用吡虫啉农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田间条件下研究了10%WP吡虫啉不同浓度及喷药时间对枸杞果实主要次生物质类胡萝卜素、黄酮及多糖、总糖的影响。[结果]不同浓度吡虫啉对枸杞果实次生物质和枸杞多糖含量有显著影响,药后1、7、14 d的黄酮、多糖、总糖含量有依次增加的趋势,类胡萝卜素有降低的趋势。随稀释倍数的增加,黄酮、多糖、总糖含量有增加的趋势,而类胡萝卜素含量有降低的趋势,但都以1 800倍液最高。[结论]吡虫啉10%WP的喷药剂量应以1 800倍液为宜。


大六盘生态经济圈对固原市农业综合生产力要素作用分析
《宁夏农林科技 》 2010
摘要:针对固原市农业生产现状,对固原市实施大六盘生态经济圈建设工程前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实施大六盘生态经济圈建设工程后总投入要素增长对于农业总产值的贡献度由5.521增长到6.536,说明实施大六盘生态经济圈建设项目对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发挥了促进作用,固原市未来要继续大力实施大六盘生态经济圈建设,实施生态修复与重建,巩固退耕还林(草)成果,稳定农作物种植面积,优化结构调整,突出区位特色产业,发展节水型农牧业,拓宽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途径,促进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升。


不同水分处理对水稻和旱稻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
《安徽农业科学 》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水分处理对水稻和旱稻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方法]以宁粳16号和旱稻297为试验材料,进行淹水、干湿交替和旱作灌溉处理,观察水稻和旱稻的生长动态变化,研究不同水分处理对其理论产量、实际产量、穗长、穗数、穗粒数、千粒重、结实率、经济系数等的影响。[结果]与淹水灌溉相比,旱作灌溉使水稻和旱稻分蘖期后移,生育期推迟,生长发育缓慢,株高降低,产量降低,穗长变短,穗数不足,穗粒数下降,千粒重降低,结实率下降,经济系数提高;旱稻与水稻相比,旱作灌溉处理对旱稻的影响较小。[结论]该研究结果为水稻抗旱节水栽培提供了参考。


金凤区奶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建议
《黑龙江畜牧兽医 》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近几年来,金凤区奶产业发展速度很快。2007年和2008年金凤区畜牧业产值分别占到农业总产值的29.8%和32.2%,在大农业中已是"三分天下有其一",成为金凤区国民经济中的主要组成部分。笔者结合目前的实际情况,分析奶产业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与对策。


脱硫渣、改良剂及不同有机物改良盐碱地效果
《新疆农业科学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施与不施脱硫渣的基础上,研究施糠醛渣、生物有机肥、腐殖酸、秸秆、农家肥的改土效果。研究表明:施脱硫渣0.9 t/667 m2,可将强碱性土(pH8.87)改良为微碱性土(pH 7.96),同时提高养分有效性,使速效氮、磷从31.5和3.0 mg/kg提高到38.6和5.4 mg/kg。较不施脱硫渣枸杞平均增产20.8%,其中以糠醛渣效果最优;不施脱硫渣,各有机物改碱效果较差。盐土上在施脱硫渣0.4 t/667 m2的基础上再施"羊粪、秸秆及羊粪+秸秆"结果表明:土壤含盐量10 g/kg左右,施脱硫渣可使土壤脱盐至中盐渍化,脱盐率达66.6%,施羊粪、秸秆及羊粪+秸秆虽不能继续提高脱盐率,但可明显的提高枸杞产量,羊粪+秸秆产量增产50.4%。强碱性土(pH 8.88)在施脱硫渣的基础上,施"改良剂、改良剂+化肥、改良剂+有机肥"等试验表明:施脱硫渣可使土壤降至轻碱性土,pH下降0.7,脱盐率34.1%,同时可提高土壤氮磷养分有效性,不施脱硫渣改良剂等处理改良效果微弱,pH仅降0.3个单位,积盐率53.8%,施脱硫渣增产率21.66%,单施改良剂等措施增产作用微弱。


平罗县设施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新疆农业科学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平罗县是宁夏的农业大县,土地面积大,农业人口多。抓好设施蔬菜产业,对于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加快平罗县设施蔬菜产业的


滴灌条件下日光温室番茄平衡施肥研究
《新疆农业科学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氮磷钾三因素四水平回归设计(3414),通过田间试验和回归分析,研究了滴灌条件下日光温室番茄的平衡施肥技术。结果表明:日光温室番茄平衡施肥最佳施肥方案为:N 30.3 kg/667 m2、P2O527.6 kg/667m2、K2O 35.5 kg/667 m2。在此施肥方案下,N∶P2O5∶K2O=1.10∶1∶1.29,预测产量为13 507.8 kg/667 m2,利润为1 490.00元/667 m2,产投比为3.5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