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棉蓟马昼夜时空动态的观察
《植物保护 》 1992 北大核心
摘要:蓟马(Thrips tabaci Lind)是棉花苗期的主要害虫之一。自80年代以来,随着棉花塑膜栽培技术的推广发生尤烈。近年我们发现夜间棉田地面常栖息着大量蓟马,考虑到或许该虫具有白天集中在棉株上,而夜晚栖息于地面的习性,为此,1988、1989两年开展了以棉蓟马为主的复合种群的昼夜时空动态观察。


马铃薯脱毒种薯基地建设实用技术
《山西农业科学 》 1992 北大核心
摘要:使用脱毒马铃薯种薯是解决由病毒性退化引起的植株矮小、瘦弱、叶片皱缩或纵卷成圆桶形、结薯少而小、产量明显降低等问题,是实现高产、稳产的有效途径。马铃薯脱毒种薯基地建设自1987年实施以来,已建成了脱毒苗组织培养快速繁殖试验室、网棚和自然隔离生产原原种、原种,良种、大田用种的留种制度和保种技术措施及规范化栽培等一整套生产体系,1988年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使用后,平均亩产达1554.2kg,亩增产954.2kg,增产效果显著,投入产出比为1:13.7,投入与增收比为1:8.45。1 脱毒种薯繁殖体系脱毒马铃薯是根据病毒在植株体内浓度分布不均匀,茎尖生长点的分生组织细胞


苹果树高密丰产砧穗组合试验
《山西果树 》 1992 北大核心
摘要:苹果密植栽培是果树生产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之一。七十年代以来,我省苹果密植栽培发展很快,其主要途径是利用矮化砧木和短枝型品种,也有用乔砧进行密植栽培的。实践证明,各种矮化密植途径均表现出各自独特的优越性,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如利用国外矮化砧 M 系和 MM 系在我省中部地区适应性差;利用短枝型品种果实风味淡、回交


多效唑对苹果果实品质的影响
《山西农业科学 》 1992 北大核心
摘要:以红星和富士为试材,经连续三年测定了多效唑处理苹果树对果实外观及内在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①多效唑处理的第一年果实着色一级果提高了15.6%~21.4%,其他果实质量指标与对照相近。②1000ppm 和1500ppm 处理的第二年果实硬度和果重有所下降,果皮花青苷含量提高了36%~124%;500ppm 处理的果实品质各项指标略有提高,2000ppm 处理的除着色外其他果实指标明显下降。③500~1500ppm 处理的第三年果实硬度和着色高于对照,果形指数和果重与对照相近,综合果实品质优于对照。


膨大素对块根(茎)类作物的增产效应
《山西农业科学 》 1992 北大核心
摘要:膨大素是一种效益高,成本低,无残毒的新型生长调节剂,应用后不仅增加块根(茎)产量,而且提高切干率(每公斤鲜薯的烘干重)及淀粉和糖分的含量。我们经过1988年和1989年两年试验证明,社会效益十分显著,是生产上值得推广的一项新技术。1 试验材料和方法试验在忻州市董村镇进行,土壤为中壤土,有机质含量为0.9%,全氮为0.059%,五氧化二磷为0.51%,试验地亩施农家肥2500公斤,田间管理与块根(茎)类作物相同。1.1 试材甘薯,胜利百号;甜菜,晋甜3


旱地棉花沟种移膜一播全苗试验
《山西农业科学 》 1992 北大核心
摘要:试验结果表明,沟种移膜能提高5cm 土壤温度3~5℃和0~10cm 土壤含水量2.6%~6.0%,旱地棉花出苗率比平覆地膜、穴播、露地播种、水种包包播种和撵墒播种分别增加10.2%、20.0%、34.1%、39.2%和61.3%。病株率比平覆地膜、平覆沟种减少13.5%~20.3%,死苗率减少15.1%~21.0%.比露地、平覆地膜主根入土深20~30cm,侧根增加5~10条.地膜可连用2~3年,比一般覆膜亩节支17.6元,且减少残膜对土壤环境的污染.


晋单29号玉米丰产性、稳产性及适应性分析
《山西农业科学 》 1992 北大核心
摘要:本文取材于1989~1991年山西省春播玉米中晚熟区区域试验资料,应用回归系数稳定性参数法及主效应值对晋单29号(G649×长3154)玉米杂交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晋单29号是一个高产、稳产、抗旱抗倒性适应性强的大穗大粒型玉米杂交种,适宜在我省广大旱地春播玉米区大面积推广种植。


苹果园桃小食心虫防治技术
《山西农业科学 》 1992 北大核心
摘要:桃小食心虫是影响苹果产量和质量最严重的害虫之一。在一些防治不适时或选用药剂种类不当的果园,虫果率一般达20%~45%,在一些多年不采取防治措施的果园,虫果率高达80%以上。有些果园为控制桃小食心虫为害,降低虫果率,采取树上多次喷洒化学农药的办法,虽挽回了经济损失,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