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日光温室黄瓜高产配套技术
《山西农业科学 》 1992 北大核心
摘要:近年来,为适应人们对新鲜蔬菜周年消费的需求,日光温室在我省发展迅速。利用太阳光能进行冬季蔬菜生产,投资省,效益高,如以黄瓜生产为主,亩收入达万元左右。1 建造采光性能好的日光温室冬季由于光照差,温度低,不利于黄瓜


鸡产蛋下降综合症研究进展
《山西农业科学 》 1992 北大核心
摘要:鸡产蛋下降综合症又叫鸡减蛋综合症(Egg Drop Syndrome—1976),简称FDS—76,1976年菏兰的 Van.Eck 最早发现,同年 Mcferran 在爱尔兰首次分离到病原。随后本病在美国、印度、日本、澳大利亚、埃及、荷兰、朝鲜、伊拉克和以色列等国相继发生与流行。我国台湾也发生过此病,并分离出病毒。近年来,由于从国外引进良种鸡及其他一些原因,减蛋综合症在我国北


小麦核质互作抗条锈类型的发现及其遗传机制分析
《华北农学报 》 1992 北大核心
摘要:在西宁小麦“天然锈病圃”,辅以人工接种天然锈菌的条件下,杂交组合冬独1号/运83—2正反交F_2对条锈抗性显著不同。正交抗性分离,反交全部感病4级。3个冬独1号作母本的组合,F_2抗条锈分离;3个冬独1号作父本的组合,F_2全部感病4级。表明冬独1号的抗条锈性具有显著的细胞质遗传特点。对冬独1号/津丰1号F_2抗条锈分离研究结果是,其抗感比经X~2测验符合孟德尔一对显性基因3:1的分离规律(P>0.8)。其互作遗传方式遵循孟德尔规律。


环境条件与麦岩螨发生的关系初步观察
《植物保护学报 》 199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麦岩螨[Petrobia latens(Müller)]为早地小麦的重要害虫。作者于1979—1989年在山西临汾等地作了环境条件与此螨发生关系的初步观察。一、发生与气温的关系 1985年12月31日,日均气温在—7.8℃时,成螨仍可产卵。春季日均气温在1.4—10.3℃时,螨口密度逐渐增高,4月以后,日均气温在10.3—


旱地小麦高产关键配套技术研究
《作物杂志 》 1992 北大核心
摘要:山西省种植小麦1500万亩,旱地麦田占小麦总面积70%,产量占总产48%,旱地小麦产量的高低左右着山西省小麦的总产量。1987~1991年,我所以小麦商品粮基地襄汾县汾阳岭村为基点,开展了旱地小麦高产关键配套技术研究。经多项研究和生产考察,提出了“依地用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