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5053条记录
中国向日葵带及其开发之探讨

山西农业科学 1992 北大核心

摘要:根据向日葵(Helianthus annuus)的起源,分布及其在中国的发展情况,认为位于北纬35~50°之间约300万平方公里的区域具有适宜向日葵生长的地理气候条件,可以称为中国向日葵带。该带又可分为以西部气候较寒冷的高原丘陵旱坡为主的油用向日葵亚带和以东部气候较温暖的平坦地区为主的非油用向日葵亚带,以及北纬38~39°为分界线的北部春播区和南部夏播区。中国向日葵带现有耕地约6亿多亩,向日葵的面积仅1000多万亩,发展前景很大,可以发展到5000万亩以上。应重点开发油用向日葵,使之成为中国北方主要油科作物。

关键词: 中国 向日葵 生态区 开发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茎秆抗倒特性的研究

山西农业科学 1992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YI—1型玉米茎秆硬度计对125份玉米自交系和119份杂交种茎秆硬皮组织的硬度测定结果表明,玉米茎秆的抗倒性主要决定于玉米茎秆的硬度.玉米茎粗与茎秆抗倒性也有一定的关系.茎秆硬度低的品种不适宜密植.玉米杂交种的茎秆硬度与亲本自交系有密切关系.培育坚秆品种就可解决茎秆倒伏问题.

关键词: 玉米 抗倒特性 硬度值 相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黄胸鼠在山西临汾地区形成种群

植物保护 1992 北大核心

摘要:黄胸鼠(Rattus flavipectus)又名黄腹鼠、长尾鼠。据资料记载,此鼠多分布于我国南部诸省,黄胸鼠在山西的分布尚未见正式报道。 1989年3月,我们在山西省临汾地区曲沃县城内获得6只鼠类标本,外形比褐家鼠细长、尾发达,尾长超过体长;耳大而薄,向前拉可遮住眼;胸部毛棕黄,腹部毛灰黄,该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山西省生物固氮研究进展

土壤肥料 1992 北大核心

摘要:自从1888年Beijeninck首次分离出固氮微生物——根瘤细菌以来,生物固氮的研究和应用在世界范围内已经历了一个世纪,我国也有50年的历史,我省虽然起步较晚,50年代后期才开始,但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伊维菌素治疗兔螨试验

中国兽医杂志 1992 北大核心

摘要:螨病致使病兔生长缓慢,产品质量下降,甚至死亡。目前国内主要应用菊酯类杀虫药物涂擦患部进行治疗,但难以彻底杀灭皮内虫体。据国外一些作者报道,应用伊维菌索对畜禽的寄生线虫和某些节肢动物作了驱虫试验,认为该药是一种广谱抗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向日葵主要性状与单株产量的相关系数和通径系数分析

山西农业科学 1992 北大核心

摘要:对几个油用向日葵品种主要性状的相关系数和通径系数进行分析,估算出主要性状与单株产量的遗传、表型、环境相关系数。从计算结果可以看出:株高、茎径、花盘直径、单盘粒数、百粒重与单株产量呈极显著或显著相关,叶片数、生育期与单株产量相关系数不显著。对单株产量影响最大的因素首先是单盘粒数,其次是花盘直径、百粒重、茎径和株高。

关键词: 向曰葵 单株产量 相关系数 通径系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50%硫悬浮剂药效试验简报

山西果树 1992 北大核心

摘要:以往,我国农业用硫有相当一部分用于熬制石硫合剂,石硫合剂用途广泛,对一些病虫害效果不错,在农业生产上起着一定的作用。但熬制石硫合剂费时、费工、费燃料。为节省开支,方便于生产,近年来国内一些厂家将硫黄加工成悬浮剂应用于生产。为给果树生产提供有效农药品种,1989年我们应用太原磷肥厂研究所研制的50%硫悬浮剂,对山楂红蜘蛛、苹果白粉病、桃桑白介壳虫分别进行了药效测定。现将测定结果整理如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腐殖酸脲饲喂泌乳牛试验

山西农业科学 1992 北大核心

摘要:试验采用在泌乳牛日粮中添加3.49%的腐殖酸脲,取代日粮豆饼给量的37.5%。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饲养和泌乳试验。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头日进食饲草料总量分别为23.29公斤和23.20公斤,头日产奶量分别为15.35公斤和15.54公斤(P>0.05),牛奶密度分别为1.0260克/毫升和1.0252克/毫升(P>0.05).腐殖酸脲日粮与豆饼日粮获得了基本一致的饲喂效果.而试验组头日节省豆饼574克.头日节省饲草料开支0.33元.

关键词: 腐殖酸脲 饲喂效果 泌乳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鸡新城疫流行原因浅析

山西农业科学 1992 北大核心

摘要:鸡新城疫(简称 ND)是由新城疫病毒引起的一种具有高度接触性和死亡率的传染病,对养鸡业为害极大。近年来由于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使本病的发生在某些程度上得到了控制,但自1991年冬季以来,该病在我市近郊及一些县区专业户的鸡群中普遍发生,发生率占总病例的35%左右,死亡率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旱地小麦生产第一因素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1992 北大核心

摘要:旱地小麦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是“旱”和“薄”,根据多年调查和试验,年降水低于300mm时,“旱”是主要矛盾,是小麦生产的第一制约因素;降水高于300mm,低于800mm时,“薄”是主要矛盾。“肥力”是小麦生产的第一制约因素。但在一般情况下,我国北方95%以上的旱地年降水都高于300mm,“薄”是小麦生产的主要矛盾。在临汾地区,山区旱地的年降水高于平川旱地,但山区旱地的小麦产量却低于平川旱地,这一事实证明了以上观点。

关键词: 冬小麦 土壤肥力 降水年型 产量对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