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贵州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2927条记录
‘黔辣7号’辣椒高产栽培技术

中国瓜菜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黔辣7号’是贵州省农科院辣椒研究所以贵州优质纯合地方辣椒资源配制的辣椒新品种,综合性状好、中早熟、干鲜两用辣椒杂交1代品种,通过了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从适时播种培育壮苗、覆膜栽培、田间管理、主要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方面介绍了‘黔辣7号’的高产栽培技术,供参考。

关键词: ‘黔辣7号’ 新品种 高产栽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对科学养蚕技术的探讨与思考

农家科技(下旬刊) 2016

摘要:阐述了养蚕过程中容易忽视的问题,包括养蚕过程中的蚕种催青和补催青、领种、提青分批、补水保湿、喂蚕、簇具消毒,桑园管理中的施肥、防止农药污染等内容,以提高养蚕效益。

关键词: 养蚕业 养蚕技术 桑园管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缬草精油成分研究进展

农家科技(下旬刊) 2016

摘要:缬草为败酱科缬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以根和根茎入药,精油是从植物的花、叶、茎、根或果实中,提炼萃取的挥发性芳香物质.植物精油已广泛用于香精香料工业中,通常用来制备各种香精、香水等,不同提取方式中缬草油中的成分和含量有所不同,本文综述了缬草精油的成分,以期为人们进一步研究缬草精油提供理论和实践经验.

关键词: 缬草 精油 成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薏苡高效种植技术及效益分析

农技服务 2016

摘要:薏苡是贵州的主要特色作物之一。为了解决传统而又落后的薏苡种植方式,通过试验、示范及推广薏苡机械化播种和机械化收割技术,探索出了一种增产幅度和节种节肥效果明显,劳动生产率显著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可观的薏苡高效种植技术。该薏苡高效种植技术对提高薏苡产量和薏苡生产机械化水平,增加农民收入及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薏苡 种植技术 机械化 经济效益 推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播种量与施肥水平对黔油28号免耕栽培产量的影响

贵州农业科学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为探明黔油28号免耕点播种植条件下的适宜播种量及施肥水平,运用最优混合设计方法进行不同播种量、氮肥、磷肥及钾肥施用水平试验,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并利用计算机模拟,分析各试验因子对黔油28号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因素对产量的影响程度为氮肥>播种量>钾肥>磷肥;免耕点播单产140kg/667m~2以上的优化农艺措施为播种量269.12~280.88g/667m~2,N 21.91~23.09kg/667m~2,P_2O_512.17~12.83kg/667m~2,K_2O 15.92~16.88kg/667m~2。油菜成株率随播种量增加而降低,成熟期适宜的田间成株数为1.26万~1.82万株/667m~2。

关键词: 油菜 黔油28号 产量 最优混合设计 播种量 施肥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酱香型白酒糟对金针菇菌丝生长及子实体性状的影响

中国食用菌 2016

摘要:针对近年来金针菇主要栽培原料棉籽壳价格不断上涨且紧缺的问题,用酱香型白酒糟部分替代棉籽壳,设计以酱香型白酒糟添加量在20%~70%,依次递减的6个栽培配方,以棉籽壳为主要栽培料配方为对照(CK),进行金针菇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处理D(40%酱香型白酒糟)虽然菌丝生长速度、产量与对照CK相比差异不明显,但酱香型白酒糟的添加可以显著降低原材料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关键词: 金针菇 酱香型白酒糟 产量 经济效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猪链球菌感染的诊断与控制治疗

兽医导刊 2016

摘要:通过临床症状观察、病猪剖检、触片革兰氏染色镜检和细菌分离鉴定、病原核酸检测,确诊猪群发生急性猪链球菌病,通过利用安乃近、安痛定、肾上腺素、柴胡等肌肉注射,头孢噻呋钠、青霉素、链霉素、维生素B和C等耳静脉注射和(或)肌注,对未发生急性死亡的病猪进行治疗,同时利用阿莫西林粉拌料饲喂预防疫情扩散,加强圈舍卫生和消毒,取得良好的治疗控制效果.

关键词: 猪链球菌 诊断 治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苹果园生草对土壤矿质营养影响的研究

农技服务 2016

摘要:果园生草栽培是在果树行间或全园种植多年生草本植物作为覆盖物的一种果园土壤管理方法和制度,行间生草、株间生草及树冠下施用除草剂的管理方法成为了中国果园改善土壤物理性状、提高土壤含水量的重要措施之一。本文对苹果园生草对对土壤矿质营养影响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果园生草 土壤矿质营养 影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茶黄素及其母体化学合成的相关研究

贵州茶叶 2016

摘要:茶黄素具有多种与人体健康有关的潜在功效,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具有广泛的市场前景。本文主要对化学方法合成茶黄素及其母体苯并卓酚酮进行综述。

关键词: 茶黄素 苯并卓酚酮 红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贵州省高原山区杂交籼稻不同产量水平群体的特征

作物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2011—2012年以超级杂交籼稻金优785为试材,研究贵州高原山区6个试验点的中产(9.0~10.5 t hm~(–2))、高产(10.5~12.0 t hm~(–2))、超高产(12.0~14.5 t hm~(–2))群体特征。结果表明:(1)不同产量水平群体的有效穗数差异最大,其次是穗粒数和结实率,千粒重差异最小,有效穗数与产量的直接通径系数2011年和2012年分别为0.5822和0.7304,相关系数分别为0.7771和0.8858;(2)抽穗期不同产量水平群体干物质积累量差异较小,成熟期超高产群体干物质积累量两年平均为21.9 h hm~(–2),分别比高产和中产群体提高了7.7%和15.9%,差异达显著水平;(3)抽穗期粒叶比以超高产群体最高,与高产和中产群体相比,超高产群体颖花数/叶面积分别提高9.7%和21.5%,实粒数/叶面积分别提高10.9%和17.8%,粒重/叶面积分别提高4.3%和8.4%;(4)超高产和高产群体穗型较大,每穗250粒以上的大穗比例较多,100粒以下的小穗比例较少;(5)顶四叶叶长顺序在不同产量水平群体间也有较大差异,中产群体以顶一叶最长、顶四叶最短,高产和超高产群体以顶二叶或顶三叶最长、顶四叶最短。因此,要实现贵州高原水稻超高产,需增加有效穗数、促大穗形成,确保抽穗期拥有适宜叶面积和较高的抽穗后干物质积累量。

关键词: 杂交籼稻 不同产量 群体质量 干物质 粒叶比 穗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