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3441条记录
快乐品茶与生态茶园文化的思考

茶叶学报 2016

摘要:茶业是发展乡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不仅具有生产性功能,提供城乡居民生活需求品;而且具有多样性功能,提供生态景观与休闲旅游。在推动茶产业发展之时,要着力于弘扬产业精神与优良传统,提高先进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本文阐述了饮茶的快乐之感知,谈及如何进一步弘扬茶文化的学习体会,以供学术交流与参考借鉴。

关键词: 品茶 生态茶园 茶文化 思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夏季高温阶段微生物发酵床表层温度分布研究

福建农业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发酵床养猪是对环境友好的新型养猪技术,其中发酵床垫料表层温度的控制是猪养殖过程中一个关键因素。为了探讨夏季高温期间微生物发酵床表层温度的状态,本研究对微生物发酵床猪舍内部各个区域及其外部环境的表层温度进行测量分析,结果表明:猪舍内发酵床垫料区域(30.13±0.86)℃和非垫料区域如采食槽(30.58±1.09)℃、饮水槽(30.93±0.86)℃和猪舍走道(29.90±0.69)℃的表层温度不存在显著差异、而猪舍内部表层温度与外部温度[阴影区(35.25±2.70)℃、非阴影区(41.44±2.12)℃]则存在显著差异;不同猪养殖密度的发酵床垫料表层温度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在一定养殖密度范围内,猪舍排泄区和非排泄区的垫料表层温度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关键词: 微生物发酵床 发酵床养猪 温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烤(烟)房烘干种子技术及推广应用

福建农业科技 2016

摘要:为提升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在建宁县示范推广密集型烤(烟)房种子烘干技术,效果明显。总结了烤(烟)房烘干种子关键技术,以及建宁县推广该技术采取的措施。

关键词: 烤房 烘干技术 种子 措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创伤弧菌铁调基因fur的原核表达及多克隆抗体制备

福建农业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应用PCR方法克隆了创伤弧菌Vibrio vulnificus FJ03-X2株的铁调基因fur(Ferric uptake regulator),该基因片段大小为450bp,编码149个氨基酸;以pET32a为表达载体,构建了原核表达质粒pET32a-FUR,表达质粒测序结果表明目的基因与GenBank中报道的创伤弧菌fur基因的同源性达98%以上;诱导表达获得可溶性的重组表达蛋白rFUR。镍离子金属螯合亲和层析介质(Ni-NTA)纯化rFUR,SDS-PAGE电泳分析其分子量约33kD。以纯化后的融合蛋白rFUR为抗原,4次免疫SD大鼠,制备抗rFUR蛋白大鼠多克隆抗体。用ELISA方法检测鼠多克隆抗体的效价达到1∶256 000,表明融合蛋白rFUR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

关键词: 创伤弧菌 铁调基因fur 克隆 原核表达 多克隆抗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40个龙眼品种(品系)DNA指纹图谱构建及遗传关系分析

中国农学通报 2016 CSCD

摘要:有效鉴别龙眼新品种(品系),为龙眼种质资源研究和新品种保护提供理论基础。利用ISSR分子标记分析‘冬宝9号’、‘高宝’等4个龙眼新品种(品系)与36个龙眼品种的遗传关系,并建立其DNA指纹图谱。从80个ISSR引物中筛选出11个多态性好、扩增清晰的引物。结果显示,11个引物共获得146个位点,有125个多态性位点,多态性百分率为85.7%。40个龙眼品种(品系)的遗传相似系数在0.58~0.88之间。UPGMA聚类结果表明,40个龙眼品种(品系)在遗传相似系数为0.64的水平处划分为3组。引物UBC810/UBC818组合可将40个龙眼品种(品系)全部区分开,并依此建立了数字化的DNA指纹图谱,为龙眼新品种的鉴别、分类、示范及推广等方面提供依据。

关键词: 龙眼 ISSR 指纹图谱 遗传关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养猪发酵床垫料微生物及其猪细菌性病原群落动态的研究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2016

摘要:微生物发酵床养猪是一种新型环保养殖技术。开展了微生物发酵床垫料微生物及其猪细菌性病原群落动态的研究,通过分离不同使用时间和层次基质垫层中的细菌、真菌和放线菌,分析微生物发酵床垫料微生物群落动态;分离基质垫料中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研究其在发酵床垫料中的时间、空间分布动态,分析微生物发酵床对这两种病原细菌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微生物发酵床中细菌分布数量最大,在各使用时间和层次的分布量均达到10~7 cfu·g~(-1)数量级以上,放线菌分布数量次之,真菌分布数量最小;细菌的分布数量呈现随着垫料使用时间的增加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而真菌和放线菌分布量随着垫料使用时间的增加而减少。基质垫料有一定量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的分布,分布数量与细菌呈显著的负相关,与真菌和放线菌呈显著正相关,在垫料使用的后期(使用5个月)比使用前期(使用1个月)分布数量明显减少,减少幅度分别为95.34%和44.41%,说明微生物发酵床对猪舍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病原能起到显著的抑制作用,控制由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病原引起的猪病害。

关键词: 微生物 发酵床养猪 生物防治 大肠杆菌 沙门氏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稻瘟病抗性变化及抗性基因克隆的研究进展

福建农业学报 2016

摘要:种植抗性品种是预防水稻稻瘟病最有效、最经济和环保的方式之一。目前农业生产上推广种植的抗病品种在数年内抗性减弱,甚至丢失,这可能与寄主体内的抗性基因丧失或相对应的无毒基因发生变异有关。本文综述了稻瘟病菌的致病机理、稻瘟病菌发生变异的原因、稻瘟病菌无毒基因发现与克隆以及稻瘟病的相关防治策略,以期为稻瘟病防治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 水稻 稻瘟病 抗性基因 无毒基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无患子良种嫁接繁殖技术与管理方法

东南园艺 2016

摘要:本文概述了无患子苗木嫁接繁殖技术及大树高接换种,主要包括砧木苗培育、嫁接、接后管理以及大树嫁接的方法及管理,为无患子的苗木繁殖提供技术指导。

关键词: 无患子 苗木 嫁接 管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土流失区高效生态农业与精准扶贫技术协同创新思路及对策

台湾农业探索 2016

摘要: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的理念与发展战略,其重要内涵是创新引领、统筹协调、绿色创业、改革开放、共享成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明确了方向与目标。在科技创新与绿色发展的浪潮中,农业发展要立足新的起点,创立新的模式、拓展新的内涵、实现新的跨越。该文阐述了高效生态农业的重要内涵及其实践意义,研究了科技精准扶贫的主要模式及其关键技术,并结合福建省水土流失区域的实际,提出了山区乡村加快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的若干对策。

关键词: 水土流失 生态农业 精准扶贫 协同创新 对策研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莲雾催花过程中叶片内源激素的变化

中国农学通报 2016

摘要:为探明莲雾产期调节的内在生理生化机理,以‘粉红种’莲雾为材料,研究莲雾反季节遮阳催花过程中叶片内源激素IAA、GA3、ABA、ZT含量的动态变化和激素平衡(比值)的变化。结果表明:在遮阳处理后,叶片的IAA、ZT、GA3、ABA含量均降低;喷施催花药剂后,IAA、ZT、ABA含量上升,GA3含量下降。遮阳抑制了莲雾的营养生长。在花芽分化期,高水平的ABA、ZT,低水平的GA3,IAA/ABA、GA3/ABA、(IAA+GA3)/ABA低,ZT/GA3高有利于莲雾成花。其中,高水平的ABA、GA3/ABA低、ZT/GA3高可能在莲雾的花芽分化中起主导作用。

关键词: 莲雾 产期调节 内源激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