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黑龙江省茄子品种资源黄萎病抗性鉴定
《北方园艺 》 2000 北大核心
摘要:应用苗期人工接种抗病性鉴定方法 ,对 51份茄子品种及资源材料进行茄子黄萎病抗性鉴定 ,鉴定结果 :有 6份品种及资源材料表现抗病 ,9份表现中抗 ,3 8份表现感病和高感 ,这些抗病的品种及资源材料有的可以直接应用于生产 ;有的可以作抗源材料用于抗病育种。


优质、长粒粳稻新品种龙粳长粒香
《中国种业 》 2000 北大核心
摘要:黑龙江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 1 989年引进粘稻 ,1 991年从其天然杂交变异株中选长粒型谷粒 ,1 993~ 1 994年产量和异地鉴定培育成功龙粳长粒香。 1 995~ 1 996年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晚熟组区域试验并在阿城、五常等地区试种。 1 995年送日本国际粳米鉴评会 ,被评为优质米。 1 999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优质 它具有糯稻血缘 ,米质好。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 (哈尔滨 )1 996~ 1 998年连续 4次检验平均糙米率82 .5 % ,精米率 74.30 % ,整精米率 6 7.6 %。垩白 1 5 .0 % ,垩白米率 2 7.8% ,垩白度4.2 %。粒长 5 .5 mm,粒宽 2 .7mm,长宽比2 .1。碱消值 6 .8级 ,胶稠度 5 5 .2 mm,直链淀粉 1 7.2 9% ,粗蛋白质 7.6 9%。主要指标达到部颁 1级优质米标准。食味优良 ,米饭清香浓郁 ,软而不粘 ,凉后不硬。被广大消费者认可 ,并赢得国外同仁好评。产量 1 993~ 1 994年产量鉴定平均72 1 1 .9kg/hm2 ,比对照东农 41 5增产 8.6 %。1 994年异地鉴定平均 72 91 .6 kg/hm2 ,比对照合江 2 3增产 2 3.5 %。1 995~ 1 996年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晚熟组区试平均 71 95 .9kg/hm2 ,比对照东农 41 5增产 6 .0 %。 1 998年生产试验平均 885 0 .9kg/hm2 ,比对照东农 41 5增产9.5 %。自 1 996年起在阿城、五常、尚志、方正、延寿、庆安、宁安、双城、宾县等市 (县 )试种普遍认为抗病、丰产 ,一般 75 0 0~ 85 0 0 kg/hm2。抗病性 1 996~ 1 998年黑龙江省农科院水稻所人工接种鉴定平均叶瘟 5 .0级 ,穗颈瘟 7.0级 ;田间自然鉴定平均叶瘟 3.7级 ,穗颈瘟 5 .0级。属中抗类型。在重发区的尚志市表现抗稻瘟性较好。生物学特性 株高 85~ 90 cm。主茎 1 2~ 1 3片叶。叶色浓绿 ,剑叶开张角度小。颖及颖尖秆黄色。谷粒无芒细长 ,长宽比 2 .1。穗长 1 8~ 2 1 cm。穗粒数 1 0 0~ 1 2 0粒 ,着粒较稀 ,结实率 85 %以上。千粒重 2 4~ 2 6 g。插秧条件下出苗至成熟 1 35~ 1 40天 ,所需活动积温 2 5 0 0~ 2 6 0 0℃。秆强、耐肥、富有弹性。适应性强 ,对温光反应不敏感 ,年际间抽穗相对稳定 ,但结实期较长。抗霜冻能力强。分蘖力中等 ,株型理想。活秆成熟。栽培技术 属中晚熟品种 ,适合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上限和第一积温带旱育稀植栽培。早育早插以增加积温 ,前促中控后保 ,以促进籽粒饱满 ,保证米质。播种前用恶苗灵或90 1浸种剂浸种。一般 4月 1 0~ 1 5日播种 ,播种量芽种 2 0 0~ 2 5 0 g/m2 ,若用机插可适当密些。秧龄 30天。 5月 1 5~ 2 0日 ,气温稳定在 1 0℃以上插秧。 30× 1 0 cm,3~ 4苗 /穴。它熟期晚 ,营养生长期长 ,一定要抢早 ,早插早长 ,促进早分蘖。 7月上旬控制无效分蘖。由于它穗大粒多 ,库容大 ,故应防止后期根系早衰 ,并增加绿叶数 ,保证有足够的光合产物向籽粒输送。插后至 7月初保持 3~ 5 cm浅水 ,促进早缓苗早分蘖 ,当有效分蘖结束时必须晒田 2~ 3天 ,控制无效分蘖 ,同时增强根活力。然后水层 6~ 8cm,保证抽穗灌浆需要。 8月 2 5日停水。一般公顷总用肥量尿素 2 0 0~ 2 5 0 kg、磷酸二铵 1 0 0 kg、硫酸钾 5 0 kg。氮肥 2 /3做基肥 ,1 /3做追肥。追肥分两次 ,返青后一次 ,6月中旬一次。抽穗后叶色发黄酌情再追一次。磷肥做基肥一次施入。钾肥大部分做基肥 ,留一小部分做追肥 ,7月初施入。出穗后的粒肥必须看苗情而定。后期氮肥过多易降低米质。防治病虫害。一般抽穗后 45~ 5 0天收获 ,单行交叉码晾干脱粒 ,以保证米质优质、长粒粳稻新品种龙粳长粒香@张兰民$黑龙江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佳木斯154026


灰色系统理论对马铃薯早熟品种综合评估
《北方园艺 》 2000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的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早熟马铃薯参试品种进行了多个性状综合评估,为早熟马铃薯品种选择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对该方法在马铃薯早熟品种综合评估中的应用作了初步探讨性研究。


农民为什么喜欢种“龙协白三号”、“龙协白五号”大白菜
《北方园艺 》 2000 北大核心
摘要:近几年来 ,黑龙江省秋白菜种子市场上 ,出现了两个新星———“龙协白三号”、“龙协白五号”大白菜。凡是种过这两个白菜品种的农民 ,没有不翘大拇指的 ,每年种子一上市 ,即被抢购一空。农民为什么喜欢种这两个品种 ,其因①抗病性强 龙协白三号大白菜的病情指数与牡丹江一号相比病毒病轻 4 .80 ,霜霉病轻 7.59,软腐轻 3.4 6。在 1 998年的洪涝灾年 ,很多白菜品种绝产的情况下 ,它仍然保持较好的收成。牡丹江新利村是白菜主产区 ,连年的白菜种植使当地的白菜病害非常严重 ,试用过很多品种 ,效果都不理想 ,常有绝产情况。 1 999年 ,新利村引进小部分龙协白三号大白菜 ,结果给当地农民带来了丰收的喜悦。②品质好 球叶数 55片左右 ,水分适中 ,味甜 ,口感好 ,菜形好 ,市民愿意买。净菜率高 ,农民损失少 ,收益高 ,农民愿意种。③产量高 每 667m2 70 0 0~80 0 0kg,大小适中 ,矮桩牛心形 ,整齐度好。“连心壮”抱合方式 ,即使年份不好 ,菜也能抱心 ,也就象农民所说的 :“一水水 ,都是牛心菜 ;大小都有心 ,都能卖上钱。”种过这两个品种的农民都知道怎么种 :哈尔滨地区正常播期 7月 1 6~ 2 0日 ,齐齐哈尔地区正常播期 7月 1 1~ 1 5日 ,生育期 75~ 80d ,行株距 4 0× 70cm ,喜大肥大水 ,不宜重迎茬 ,适时收获农民为什么喜欢种“龙协白三号”、“龙协白五号”大白菜$黑龙江省农科院园艺分院蔬菜所@史庆馨


辐射外源DNA导入小麦诱变效果的研究——后代品系籽粒贮藏蛋白分析和大麦黄矮病抗性鉴定
《核农学报 》 200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花粉管通道法将受照射的中 5DNA(小偃麦异源 8倍体 ,抗大麦黄矮病 )导入到受体小麦新克旱 9,在D3~D5 代获得了稳定的 5 4个品系。对其籽粒醇溶蛋白和麦谷蛋白进行电泳出现 3种变异类型 :第 1种类型为新谱带的出现或原有谱带的丢失 ;第 2种类型为供体谱带的出现 ;第 3种类型为谱带强度 (深或浅 )发生变化。根据农艺性状和籽粒贮藏蛋白电泳结果 ,精选 2 0份进行毒蚜接种 ,鉴定大麦黄矮病抗性 ,其中有 7个品系中抗黄矮病 ;1个品系 (97K1 0 77)高抗黄矮病。可初步认为供体中 5的抗大麦黄矮病基因已转化成功
关键词: 辐射外源DNA 花粉管通道法 籽粒贮藏蛋白 大麦黄矮病


高产多抗小麦新品种——克旱16号
《农业科技通讯 》 2000 北大核心
摘要:克旱 16号是黑龙江省农科院小麦研究所利用九三 79F5- 5416/克 80原 229//克 76- 750/克 76F4- 779- 5为母本,以自己培育的适应当地条件的骨干亲本克 76- 413为父本,并按照两高一优的育种目标,采用阶梯式复合杂交方式,经系谱法定向选择育成.其品系代号为克 94- 470.该品种具有高产、多抗、品质优良等特点.经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于 2000年 2月正式命名推广. 特征特性:克旱 16号属春性,幼苗半直立,分蘖力强.植株繁茂,株型紧凑,整体造型好.植株根系发达,茎秆粗壮有弹性,高抗倒伏.苗期抗旱性强,结实期耐湿性好,活秆成熟落黄好.抗穗发芽,抗秆锈 21C3、 34C2、 34、 34C5等生理小种,抗叶锈病,中抗赤霉病和根腐病.株高 90~ 95cm,穗长 8. 5cm.穗纺锤形,无芒、白稃、赤粒,千粒重 40. 0g,容重 806. 0g/L.全生育期 90d左右,适宜在黑龙江省北部、东部及内蒙古的部分中上等肥力条件下种植. 产量表现: 1995~ 1996年克 94- 470在黑龙江省农科院小麦研究所所内进行产量鉴定试验,两年平均产量 6270. 8kg/hm2,较对照品种新克旱 9增产 23. 9%. 1996年进行异地鉴定试验,平均产量 5249. 3kg/hm2,较对照品种新克旱 9增产 13. 2%. 1997~ 1998年参加全省区域试验,平均产量 4576. 17kg/hm2,较对照品种新克旱 9平均增产 9. 6%. 1999年参加全省生产试验,平均产量 3673. 00kg/hm2,较对照品种新克旱 9增产 10. 8%, 8个试验点,点点增产. 1997~ 1998年克 94- 470在黑河地区的逊克农场,东部的佳木斯地区和北部华山农场、克山农场等地进行示范,逊克农场旱地稀植 5hm2,产量达 6225. 0kg/hm2. 1999年佳木斯富锦市长安镇 3hm2地,每公顷播 150kg,亩产达 412. 5kg,华山农场、克山农场 1999年正常播种密度下,几十公顷地大面积种植产量超过其他品种 15%,在内蒙兴安盟、呼盟种植也表现增产显著.克旱 16号 (克 94- 470)由于其茎秆粗壮,秆高中等,适宜密植高肥,具有超高产潜力. 栽培要点: 1.精细整地,施足底肥.一般要求在头年秋天秋翻秋耙地,达到精细符合标准化作业要求.同时根据土壤肥力条件优化施肥结构,以每公顷施化肥 400~ 450kg,氮、磷比以 1. 2∶ 1为好.有条件的地方可以施农家肥,以每公顷 4000~ 4500kg为好. 2.适期播种,确保全苗.播种前,先把种子用 0. 3%的多菌灵和粉锈宁加水拌种,然后堆捂 48小时,以保证种子拌匀后播种.适宜播期以土壤表层化冻大约 5cm左右,日平均气温在 0℃左右,黑龙江省及周边地区的适播期大约在 3月末至 4月初,播深 5cm,播量依基本苗要求而定,一般每亩在 7~ 10kg. 3.及时中耕,控制群体.在小麦三叶期视土壤含水情况镇压 1~ 2次,以促进根系生长,使根系发达,增强抗旱能力,起到控上促下蹲苗作用.在小麦 4~ 5叶期用 72%的 2, 4- D丁酯 0. 75~ 0. 90kg/hm2对水 125~ 150kg喷雾,防除双子叶杂草.在小麦生育后期,叶面喷施氮肥,以延长叶片功能期,促进籽粒灌浆,稳定粒重提高产量,改善品质. 4.防治病虫害,适时早收.严密监视田间病虫发生发展趋势,及时防治.对大面积种植克旱 16号的地块,要做到九黄十收,以确保丰产丰收.对留种地,除在生育期要进行田间除杂草外,收获时还要单割单脱单晾晒,严防混杂. 高产多抗小麦新品种——克旱16号$黑龙江省农科院小麦研究所@马勇!邮编:161606


Ri质粒介导TMV和CMV外壳蛋白基因转化甜椒研究
《北方园艺 》 2000 北大核心
摘要:利用发根农杆菌 (Agobacteriumrhizogenes)的Ri质粒介导的二元载体 ,将PBTC -8质粒上的TMV -cp和CMV -cp基因导入甜椒中 ,用共培养的方法 ,诱导愈伤组只 ,经卡那霉素的抗性筛选 ,进一步的培养获得再生植株 ,经PCR和ELISA的检测呈阳性反应 ,转化植株田间人工接种为抗性 ,证明TMV -cp和CMV -cp基因导入甜椒植株并已表达


大棚油豆高产栽培技术
《北方园艺 》 2000 北大核心
摘要:1998年哈尔滨万宝镇后城村新建塑料大棚 2hm2 ,为了改变传统黄瓜、番茄主栽品种 ,选栽了 1 .1hm2 油豆角春茬平均产量 2 4 80kg/667m2 ,产值 52 0 0元 ,最高的董树林农户达 2 850kg/667m2 ,产值 6560元 ,比黄瓜增值85% ,其主要经验是 :1 架油豆、地油豆高矮间作 哈尔滨郊区大棚豆角单作较少 ,大部分套栽 ,在番茄、辣椒、黄瓜棚的柱子上 ,单作时因后期秧蔓茂密 ,荫蔽通风透光差落花落荚多 ,为此采用了 2高 1矮 ,即两行架豆角 ,一行矮油豆的间作方法 ,矮油豆定植后 35~ 4 0d收完拔秧 ,正是架豆结荚盛期 ,有利通风透光 ,减少落花落荚。2 选用优良品种 哈尔滨市场喜绿色 ,荚宽扁 ,无筋 (荚果背腹维管束退化 )豆角。高架选紫花油豆 ,是早熟品种 ,株高 2~ 2 .5m ,分枝中等 ,花紫色 ,荚长 1 5~ 1 8cm ,宽2 .5cm ,荚面有少量紫纹 ,有豆 5~ 6粒 ,种子棕色扁平肾形 ,播种至收果 55~ 60d。矮油豆选绿伊 1号 ,株高 4 0~4 5cm ,花白 ,种子白略有浅暗条纹 ,嫩荚淡绿扁条 ,荚长1 6cm ,宽 1 .5~ 1 .8cm播种至采收 4 5~ 50d。3 培育壮苗 为使豆角提前栽培 ,需育苗移栽 ,种子先挑选一遍 ,除掉瘤、破、小粒和形、色不同的种子 ,用温水浸 2h ,控水待其自然膨胀 ,用豆角种衣剂处理 ,3月 4日播于温室育苗盘 ,2d即拱土出苗 ,日过 2d( 3月 6日胚轴高 5~ 6cm有 1 0余条须根 )移植于 8× 8cm塑料钵中 ,每钵 2株 ,育苗土以腐熟猪粪 1 /4园田土 3/4过筛后配置 ,并加适量草木灰。移栽的豆角苗比直播的侧根多不徒长 ,避免营养钵在地面土温低 ,底水大而烂种缺苗 ,播三粒籽全苗时又需间苗 ,费工费籽。第三片叶展开时 ,喷 0 .1ml/L多效唑一次 ,苗期浇水 2次 ,室温白天保持 1 8℃~ 2 5℃。夜间1 0℃~ 1 5℃。矮油豆耐低温 ,营养钵置于南侧 ,有 3~ 4叶秧苗出现大小不齐现象时 ,移钵一次 ,将小苗放在温室中部温度高 ,光照好的地方。苗龄 32d。4 适时定植 大棚有内层膜保温 ,棚外四周围草苫防寒 ,4月 8日定植 ,每 667m2 施腐熟鸡粪 2t,深翻作垄 ,架豆 2行宽 70cm ,矮油豆 1行垄宽 55cm。株距 :架豆33cm ,棚栽 1 80 0埯 ;地油豆 2 6cm ,棚栽 1 1 50埯。定植时刨坑浇埯水 ,坐水栽苗。定植后 4~ 5h覆埯以子叶露出地面 4~ 5cm为宜。5 棚内管理 定植后勤中耕疏松土壤提高土温 ,4月中下旬 ,棚内温度较大 ,尤其早晨雾露光满棚 ,在温度达1 8℃~ 2 0℃时 ,可先放风降温约 2 0~ 30min后 ,温度降至1 2℃~ 1 5℃时 ,再闭棚增温 ,一般以 2 2℃~ 2 5℃为宜 ,超过 2 8℃放风 ,架豆伸蔓时用尼龙线吊线吊蔓 ,在始花结荚前应控制浇水 ,结荚后可浇水 ,结荚盛期多浇水以灌满垄沟为好。6 防病虫害和生理障碍 根腐病 :苗期和定植后均有发生 ,在秧苗或植株的基部产生稍有凹陷、褐色 ,椭圆形的斑点。用 70 %甲基托布津 50 0倍液灌根 1~ 2次 ,控制发展。豆斑螟 :6月中下旬结荚后期发生 ,幼虫危害 ,在生长的豆荚上有虫粪和蛀孔 ,幼虫黄褐色 ,透明长 2 0~2 4mm ,用灭杀毙 60 0 0倍液防治。高温烤苗 :4月下旬 ,棚温有时达到 32℃~ 35℃ ,由于放风不及时或是棚膜滴下的热水珠使叶片出现枯黄大斑症状。注意放风排湿。则上部叶片会正常完好。7 及时采收 地油豆定植后 2 5d ,架油豆定植 4 0d,豆荚已成长 ,豆粒尚未鼓起即采收 ,避免豆粒膨大时多吸收养份影响初荚成长和增加落花落荚大棚油豆高产栽培技术@齐秀兰$黑龙江省农科院园艺分院蔬菜所!哈尔滨15006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