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6181条记录
大豆粒形性状的遗传效应分析

遗传学报 2005 SC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双子叶植物种子数量性状的遗传模型,分析了大豆品种双列杂交F1和F2种子的粒重、粒宽、粒厚和粒长/粒宽、粒长/粒厚、粒宽/粒厚粒形性状的遗传效应。结果表明:7种粒形性状同时受制于种子直接遗传效应,而且还不同程度的受制于母体和细胞质效应。其中,百粒重、粒长、粒长/粒宽、粒长/粒厚和粒宽/粒厚的遗传以细胞质效应为主;粒宽和粒厚以母体遗传效应为主。粒重、粒长和粒长/粒宽、粒宽/粒厚的种子直接遗传率和细胞质遗传率均属中等,对其4个性状选择可以在较高世代单株和单粒选择均有效果。粒宽和粒厚母体遗传率数值较大,对其性状应以母体单株为单位早代选择,以增加粒宽和粒厚。P2和P7可作为增加百粒重、粒长/粒宽、粒长/粒厚和粒宽/粒厚的理想亲本;P1、P4和P6分别是提高粒长、粒厚和粒宽的理想亲本。

关键词: 大豆 粒形性状 遗传效应 遗传方差和协方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饲料添加剂茶多酚提取工艺研究

河南农业科学 2005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相同的茶叶原料,对提取茶多酚的溶剂萃取法、离子沉淀法、树脂吸附法3种方法进行了对比试验。还研究出一套将离子沉淀法和吸附法相结合的新工艺,既避免了有毒溶剂的毒害和对环境的污染,又能获得质量较好、成本较低的茶多酚产品,适合于实验室或小批量生产茶多酚使用。

关键词: 饲料添加剂 茶多酚 提取工艺 溶剂萃取法 离子沉淀法 树脂吸附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复合肉质改进剂对猪生产性能及肉质的影响

河南农业科学 2005 北大核心

摘要:选择健康、体重在6 0kg左右的杜长大肥育阉公猪16头,随机分为2组,每组8头,饲喂在同一栋猪舍。对照组为常规日粮,试验组添加复合肉质改进剂(0 .2 % ) ,研究其对生长猪生产性能及肉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肉质改进剂后,能提高猪的日增重,改善饲料利用率。同时,对猪的胴体品质和肉质指标有较大改善作用,显著增加或提高猪的眼肌面积和瘦肉率(P <0 .0 5 ) ,降低背膘厚度(P <0 .0 5 ) ,降低背长肌的L 值(P <0 .0 1)和滴水损失(P <0 .0 5 ) ,改善肉品质量。

关键词: 复合肉质改进剂 生产性能 肉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体细胞克隆与动物乳腺生物反应器

河南农业科学 2005 北大核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河南省食品安全现状分析

河南农业科学 2005 北大核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国审玉米新品种郑单518

中国种业 2005 北大核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豆籽粒贮藏蛋白11S/7S比值与生态因子相关关系的研究

中国农业科学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2001~2002年在河南省夏大豆主产区的5个试点,以豫豆25号为材料分13期播种,将109个大豆样本的11S/7S比值与气象、土壤养分和海拔、纬度等29个生态因子进行了逐步回归统计分析。结果表明,6个生态因子与大豆11S/7S比值密切相关。并明确了在夏大豆鼓粒成熟期较低的昼夜温差有利于提高11S/7S比值,鼓粒成熟期日照时数与11S/7S比值呈二次曲线关系,当日照时数在110.8h时,11S/7S比值最小,当日照时数在459.2h时,11S/7S比值最大;在幼苗期较高的均温和较小的昼夜温差有利于提高11S/7S比值;分枝期较大的昼夜温差利于提高11S/7S比值;土壤中钾含量与11S/7S比值呈二次曲线关系,较低的土壤钾含量有利于11S/7S比值的提高,当土壤钾含量在1.32%时,11S/7S比值最小,当土壤钾含量在0.83%时,11S/7S比值最大。在本试验研究范围内,其它生态因子对大豆11S/7S比值无显著影响。

关键词: 大豆 11S/7S比值 生态因子 分期播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Bt水稻杂交后代抗螟虫性鉴定及转基因的遗传分析

河南农业科学 2005 北大核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河南省养兔业生产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思路

河南农业科学 2005 北大核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河南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现状、问题与对策

河南农业科学 2005 北大核心

摘要:实现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是河南省在农业发展新阶段加速农业科技进步的战略选择。文中分析了当前河南省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推进河南省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河南省 农业高新技术 产业化 对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