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9134条记录
基于物理图谱的大豆倒伏性状QTL整合及元分析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8

摘要:倒伏性状是影响大豆品种产量、品质及能否大面积推广的一个重要数量性状。为促进大豆抗倒伏基因的精细定位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本研究共搜集整理30年来SoyBase网站上已经报道的大豆倒伏性状QTL,以2010年发布的大豆基因组物理图谱为参考图谱,通过BioMercator2.1软件将大豆倒伏性QTL映射到物理图谱上,并进行元分析得到有效的QTL位点,共得到17个通用QTL分布于8个连锁群上,通用QTL的最小图距为0.08 Mb,最大图距为13.47 Mb。

关键词: 大豆 倒伏 物理图谱 元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野黍对烟嘧磺隆的抗性研究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黑龙江省野黍种子为研究对象,测定生理生化指标,探讨野黍对烟嘧磺隆抗药性水平及抗性机制。结果表明,黑龙江省不同地区野黍种群对烟嘧磺隆产生不同程度抗药性。不同抗性水平野黍种群抗药机理主要表现在施用烟嘧磺隆后,高抗性野黍种群叶片中保护酶(SOD、POD)、代谢解毒酶(GSH、GST)含量和活性高于中抗性和敏感性野黍种群,对烟嘧磺隆代谢解毒能力强,靶标酶(ALS)活性、叶绿素含量恢复快,正常新陈代谢恢复速度快,因此种群抗性水平较高。研究为野黍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野黍 烟嘧磺隆 抗性机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浅析事业单位科研项目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8

摘要:随着我国加大对科学技术创新的投入,科研事业单位开始面临新的挑战。特别是国家对科研项目设立的增加,使得科研经费投入逐年增加。如何正确使用和管理越来越多的项目资金,已成为社会备受关注的焦点。根据事业单位现状分析,项目经费管理方式较单一,存在很多问题亟待解决。如科研项目资金管理无法与时俱进,仍实行旧资金管理方式,项目预算与实际执行脱节等。本文主要针对现行事业单位科研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建议。

关键词: 事业单位 科研项目 资金管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穗醋栗品种枝条抗寒性研究

中国果树 2018

摘要:通过测定6个穗醋栗品种离体枝条在-10℃至-40℃处理下的相对电导率,拟合Logistic方程,计算半致死温度,同时结合自然越冬下萌芽率和抽枝率调查,鉴定6个品种枝条抗寒性。结果表明,随着处理温度的降低,枝条组织相对电导率逐渐增加,不同品种枝条相对电导率间有差异,结合半致死温度结果,6个品种抗寒性的强弱顺序为:‘寒丰’>‘奥依宾’>‘绥研1号’>YR-1>YS-5>‘丹江黑’,与田间调查结果一致。

关键词: 穗醋栗 抗寒性 电导率 半致死温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诱变处理对苜蓿叶片细胞显微和超微结构的影响

草业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60)Co-γ射线、紫外线、零磁空间和EMS诱变处理下苜蓿SP1代叶片细胞显微、超微结构的变化,筛选最优诱变处理,选育适合高寒地区种植的苜蓿新品系或品种。以公农1号、Wega7F、WL319HQ、敖汉4个苜蓿品种试验材料,设置~(60)Co-γ射线150、300、450 Gy射线强度,紫外线30、60、90 min照射时间,甲基磺酸乙酯(EMS)0.1%、0.2%、0.4%(v/v)溶液浓度,零磁空间处理180d;测定苜蓿叶片细胞显微和超微结构。不同诱变处理后4个苜蓿品种叶片厚度均不同程度增加,其中公农1号EMS 0.4%(v/v)浓度下,叶片厚度最大,为446.16μm,增厚幅度达到25.86%,同时诱变降低了叶脉突起程度;公农1号~(60)CO-γ辐射和紫外线处理细胞结构疏松度均高于对照,诱变后Wega7F细胞结构紧密度升高;EMS处理下海绵组织厚度均降低;低剂量诱变处理下[150Gy ~(60)Co-γ,30min紫外线,0.1%(v/v)EMS],细胞叶绿体出现变形、基粒片层松散、类囊体解体、脂质球增多等现象,高剂量处理[450Gy ~(60)Co-γ,90min紫外线,0.4%(v/v)EMS]和零磁空间处理下,叶绿体膜会有部分模糊或解体,基粒片层膨胀或模糊、基粒垛叠程度变化随诱变处理种类增加或降低。4种苜蓿品种的叶片厚度诱变后叶片厚度均增加。在一定梯度范围内,~(60)CO-γ射线和EMS诱变效率较高,突变体材料丰富,操作简单,适宜诱变育种的实际操作;150Gy,~(60)Co-γ射线、60min紫外线、0.4%浓度EMS处理为苜蓿正向变异处理,有利于筛选有益诱变突变体。

关键词: 诱变 苜蓿 显微结构 超微结构 突变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低温对猪肌肉和肝脏组织线粒体数量的影响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研究低温环境对线粒体能量代谢的影响,以及民猪和大白猪对低温环境耐受能力的差异,试验选择6头民猪和6头大白猪进行试验,常温对照组置于(18±2)℃的供热舍内饲养,冷处理组置于(8±2)℃的无供热舍内饲养,试验期为15 d;试验结束时屠宰试验猪只,取背最长肌、股四头肌和肝脏组织,采用实时定量PCR法对线粒体数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无论民猪还是大白猪,在颤栗性产热中,背最长肌占优势,而肝脏内线粒体数量无显著变化。推测在8℃左右的低温环境下,民猪和大白猪无论是颤栗性产热还是非颤栗性产热均无明显差异,两者之间的差异可能发生在更低的环境温度下。

关键词: 民猪 大白猪 低温 颤栗性产热 线粒体数量 实时定量PCR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河地区及进口大豆种子寄藏真菌初步研究

黑河学院学报 2018

摘要:采用平皿测定法对黑河地区收集的16份大豆籽粒进行种内带菌检测。研究结果表明黑河地区大豆种子带菌率显著低于进口大豆种子带菌率,而黑河地区大豆种子发芽率高于进口大豆种子,大豆种子带菌率和发芽率呈现负相关。两地大豆种子寄藏真菌种类差异较小,但各真菌所占比率存在较大差异。种子寄藏真菌严重危害农业生产,种子寄藏真菌的研究能为农业安全生产及作物病害预防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大豆 寄藏真菌 黑河地区 进口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施氮量对不同秧苗素质垦粳5号产量的影响

北方水稻 2018

摘要:为明确氮肥施用量对弱苗、壮苗移栽后产量的影响,以黑龙江垦区常规稻品种垦粳5号为供试材料,采用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在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进行,结果如下:不施氮肥时,壮苗的单位面积穗数、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产量均高于弱苗。弱苗除结实率外,其余各指标均随施氮量增加逐渐上升;壮苗除穗数在高氮肥条件下有所下降外,其余指标均呈上升趋势。在施氮量225~300 kg/hm~2条件下,壮苗与弱苗产量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

关键词: 氮肥 秧苗素质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节水灌溉与常规灌溉对水稻生育动态及产量的影响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8

摘要:为推广水稻节水灌溉方式,以29个水稻品种为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共计2个处理,常规灌溉(和普通水管理相同)、节水灌溉栽培,每品种6行,行长10m,3次重复,研究不同灌溉方式对水稻生育动态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整个生育期常规灌溉下水稻株高、分蘖一直大于节水灌溉,两者变化的趋势相同。常规灌溉下水稻最高茎数、最高分蘖数、分蘖穗数均大于节水灌溉,且最高茎数、最高分蘖数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分蘖穗比例、有效分蘖率、成穗率均表现为节水灌溉高于常规灌溉,且有效分蘖率、成穗率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节水灌溉下水稻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产量均高于常规灌溉。相关分析可知,两种灌溉方式下水稻产量与穗数、穗粒数、结实率关系密切。说明节水灌溉方式下对水稻株高的增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灌溉方式的不同不会改变水稻分蘖基本的规律,只会影响水稻分蘖增加或减少的幅度,进而影响到有效分蘖率,最终影响产量。

关键词: 常规灌溉 节水灌溉 水稻 生育动态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龙江省西部地区玉米主栽品种的抗旱性评价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8

摘要:为推广种植优良的玉米抗旱品种,继续保持黑龙江省玉米增产、高产和稳产的目的,对黑龙江省西部地区玉米主栽品种的抗旱性进行了深入研究,在抗旱棚内采用膜下滴灌技术控制水分,通过多项抗旱性指标的测定,采用模糊隶属函数法对其抗旱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确定相对抗旱性较强的品种为嫩单15、吉单27、嫩单18;中等抗旱品种为先玉696、先玉335、鑫鑫1号和誉成1号;相对抗旱性较弱的品种为益农玉10号、郑单958和丰禾7号。

关键词: 玉米 水分胁迫 抗旱性 指标 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