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9608条记录
苗期低温胁迫下烯效唑对红小豆根系抗寒生理及产量的影响

草业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讨烯效唑(S_(3307))在寒地红小豆生长中缓解低温伤害、保护根系的作用,建立红小豆抗冷生产技术体系,达到保产增产的目的,在盆栽条件下,以两个红小豆品种宝清红(耐冷型品种)和天津红(冷敏型品种)为材料,于苗期在人工气候室进行低温(15℃,分别持续1,2,3,4,5 d)和叶面喷施20 mg·L~(-1)S_(3307)处理,对红小豆根系抗寒生理指标、产量及不同温度敏感性红小豆品种的S_(3307)响应差异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幼苗期低温导致红小豆根系逆境生理指标发生变化,低温诱导SOD、POD和CAT活性的增强,引起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的提高,同时也促使MDA含量上升,最终导致红小豆产量下降。与常温条件相比,喷施清水的宝清红和天津红,低温处理3 d时,可溶性糖含量分别提高了59.21%和52.57%;脯氨酸含量分别提高了10.12%和25.39%;SOD、POD和CAT活性分别提高了14.92%和11.01%、5.93%和0.75%、53.33%和13.33%。低温处理5 d时,可溶性蛋白含量分别提高了6.27%和3.15%;MDA含量分别显著提高了45.41%和51.08%、产量分别显著下降了19.39%和41.69%。低温条件下,喷施S_(3307)与喷施清水的宝清红和天津红相比较,处理3 d时,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分别提高了22.01%和0.46%、8.55%和1.40%;SOD活性分别提高了13.45%和24.06%、POD活性分别显著提高了23.60%和15.95%,CAT活性分别提高了4.35%和5.88%。处理5 d时,MDA含量分别降低了9.05%和4.37%;产量分别显著提高23.06%和43.88%。综上,S_(3307)通过增加可溶性物质和脯氨酸的含量,提高保护酶活性,降低MDA含量,从而缓解低温伤害,进而降低低温对红小豆造成的产量影响。

关键词: 低温 烯效唑 红小豆 根系 抗寒生理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优质水稻新品种绥粳25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农业科技通讯 2019

摘要:绥粳25是由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绥化分院于2003年以延粳22为母本、松98-131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育成的水稻新品种.该品种株型紧凑,叶色深绿,抗逆性强,米质优.于2018年通过黑龙江省审定.文章介绍了该品种的选育经过、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并对其栽培技术也作了简要介绍.

关键词: 优质 绥粳25 选育 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绥粳系列水稻品种系谱及衍生品种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9

摘要:1992-2018年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绥化分院共引种、选育绥粳系列水稻品种29个。为更好地利用水稻重要种质资源,本文采用系谱图法对绥粳系列水稻品种系谱来源及衍生的一系列水稻品种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 水稻 绥粳系列 系谱 衍生品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生物炭对水稻镉吸收的影响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9

摘要:为明确施用生物炭对水稻镉吸收的影响,研究了不同生物炭施用量(1.5%、3.0%、6.0%)对土壤pH、土壤有效态镉含量、水稻产量、水稻籽粒中镉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生物炭能够显著提高土壤pH,比对照组分别增加0.05,0.11,0.16。施用生物炭能够降低土壤中有效态镉的含量,比对照组分别降低2.4%、3.8%、7.1%。施用生物炭能够增加水稻产量,施用生物炭的3个处理水稻产量均高于对照处理,但差异不显著。施用生物炭能够抑制镉向水稻植株中迁移,显著降低水稻籽粒中镉的含量,比对照组分别降低20.2%、21.5%、25.8%。在镉污染土壤中施用生物炭可显著降低镉的有效性,降低了水稻镉污染的风险,对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生物炭 水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鹅育种工作需要做好哪些基础工作

现代畜牧科技 2019

摘要:目前就黑龙江省鹅产业的发展状况来看绝大多数地区通常采用地方品种直接利用或者进行简单的杂交利用为主,没有进行系统的研究,致使造成当前良种化水平较低,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制约了黑龙江省养鹅业的发展,现通过对鹅育种过程中需要做好的前期工作进行探讨,来指导今后育种工作有效顺利开展。

关键词: 育种 前期准备 分群 编号 种蛋收集 出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影响牛肉肉质性状综合因素分析

中国畜禽种业 2019

摘要:本文探讨了影响牛肉品质的主要因素,主要包括动物品种、性别、年龄、营养、饲养方式、屠宰方法、牛肉的贮存和加工、肉质性状基因等,以期在育种或生产中用以参考。

关键词: 牛肉肉质 宏观因素 微观因素 主效基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种植密度对大庆地区早熟玉米杂交种主要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的影响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9

摘要:为促进大庆地区玉米高效栽培,本试验采用二因素裂区试验,选用克单14、克玉15、庆1337和庆1448四个玉米早熟杂交种,设置5.0万、7.5万、10.0万、12.5万和15.0万株·hm~(-2)五个种植密度,分析其对主要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密度的增大,不同品种的植株株高、穗位高逐渐增加,变化幅度较小;而茎粗随之下降明显。所有品种的淀粉含量受种植密度的变化影响最小,多数品种脂肪和赖氨酸含量的变化受种植密度的影响不大。种植密度对田间空秆率影响很大,随着密度增加,空秆率也逐渐增加。种植密度对边际效应的影响明显,除克单14外,克玉15、庆1337与庆1448随着密度增加,边际效应指数逐渐增大。参试品种最适种植密度在10万~12.5万株·hm~(-2),其中克单14耐密性最好,随着密度的升高,主要农艺性状、品质性状和边际效应指数的变化最小。

关键词: 种植密度 大庆地区 早熟玉米 农艺性状 品质性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草甸土水田土壤物理性质的变化规律

安徽农业科学 2019

摘要:[目的]阐明水田土壤物理性质的演变规律.[方法]以草甸土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分析方法,研究水田随开垦年限的增加土壤物理性质的变化规律.[结果]草甸土水田随开垦年限增加,土壤物理性质变化规律不尽相同;在耕层,草甸土随开垦年限增加土壤容重均升高;在犁底层,土壤容重逐年上升;在心土层,草甸土土壤容重开垦为水田后显著降低.在耕层,草甸土固相比和液相比开垦为水田后均呈增加趋势,气相比在各层随开垦年限增加均呈下降趋势;在犁底层和心土层,草甸土开垦为水田后液相比均呈上升趋势,固相比在犁底层呈上升趋势,在心土层均呈下降趋势.随开垦年限增加,在耕层,草甸土粉粒开垦为水田后均呈上升趋势,黏粒表现为降低趋势;在犁底层,草甸土开垦为水田后黏粒下降;在心土层,草甸土黏粒和粉粒与旱田相比均表现为上升趋势,砂粒则下降;草甸土砂粒在耕层上升.[结论]随开垦年限增加,草甸土的物理性质已逐渐向水田演变.

关键词: 草甸土 水田 开垦年限 土壤物理性质 变化规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形势下农业科研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探讨

财会学习 2019

摘要:新形势下加强农业科研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是促进"三农"事业顺利发展的重要手段。随着农业科研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全面改革,很多农业科研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工作出现了明显的"不适应"的情况。本文简要列举新政府会计制度下农业科研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工作的部分变化内容,结合农业科研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工作的现状,探讨新形势下进一步优化农业科研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工作的策略。

关键词: 农业科研事业单位 新政府会计制度 预算管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新品种龙辐麦23及栽培技术

中国种业 2019

摘要:龙辐麦23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研究所利用辐射诱变龙00-0657SP4/九三3U108杂交组合F0种子,后代通过系谱法选育而成的小麦新品种。2018年5月通过了农业部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推广。该品种具有稳产、优质、抗病和适应性广等优异特性,适应黑龙江省和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地区大面积推广种植。详细介绍了龙辐麦23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和栽培措施,为该品种的推广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撑。

关键词: 小麦 高产 龙辐麦23 诱变育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