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利用卡那霉素“浸种法”准确筛选转基因小麦种子的方法研究
《麦类作物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确定利用卡那霉素"浸种法"筛选转基因小麦后代种子的准确方法,以冬小麦种子为试材,探讨了卡那霉素溶液体积、浓度及种子粒数对筛选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卡那霉素溶液体积、小麦种子的粒数对筛选结果的影响与卡那霉素浓度同等重要。在卡那霉素浓度为60~180mg·L-1的范围内,以"单粒分享量"(单粒分享量=卡那霉素浓度×溶液体积/种子粒数)为筛选标准,能有效地对小麦种子进行筛选。利用此方法,我们对小麦金禾9123转基因后代7个株系的412个籽粒进行卡那霉素溶液筛选,获得84株抗性苗,经PCR检测,76株为阳性,卡那霉素筛选正确率达90.5%;同时以7个不同遗传背景的普通小麦品种也验证了此选择方法的可靠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杂交种衡单6272灌浆特性研究
《江西农业学报 》 2013
摘要:以郑单958为对照,对衡单6272的灌浆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衡单6272具有籽粒体积大、灌浆速率快、灌浆持续时期长等特性,相比郑单958增产潜力更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提升农业科研单位科技服务能力的思考——以河北省农林科学院为例
《河北农业科学 》 2013
摘要:通过分析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科技服务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探索了农业科研单位创新科技服务工作、提升科技服务水平的方法以及把握的原则。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生物统计课程之标准差的授课分析
《黑龙江畜牧兽医 》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生物统计学是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原理在生命科学中的应用[1],是一门工具课,由于课程以数学为基础,存在大量的数字、计算公式、数学符号等,学生数学基础较差,普遍存在教学困难,学生掌握不好。课程组成员不断进行教学研讨和教学改革,教学效果不断提高,学生学习成绩逐年提升。下面对数据离散特征统计量——标准差的授课进行分析。1标准差在统计课程中的地位1.1课程体系生物统计课程是以概率理论为基础,研究生命科学中随机现象规律性的应用数学科学。统计不仅仅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桃果实大小遗传规律研究进展
《江西农业学报 》 2013
摘要:在参考大量文献的基础上,综述了桃果实大小遗传规律的研究进展,包括:研究历史与方法、杂交后代的遗传分析和超亲遗传、选出的优良亲本和优良组合,以及果实大小与果实发育期的关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黄萎病发生级别对棉花产量和纤维品质的影响
《河北农业科学 》 2013
摘要:利用田间病圃对3个转基因抗虫棉品种冀丰522、冀丰106和石抗39进行了抗黄萎病鉴定,并从每个品种中选择45个单株分株计产,按株取样检验纤维品质,分析了棉株黄萎病不同级别对棉花产量和纤维品质的影响;以棉株不同发病级别为自变量、以参试品种重要经济性状的平均值为依变量,对黄萎病发病级别与重要经济性状之间的关系进行相关性分析,并建立了回归方程。结果表明:3个品种均表现耐黄萎病;黄萎病发生后,棉花产量和纤维品质均显著降低,且降低幅度随着发病级别的增加而增大,其中,1级、2级、3级、4级病株的皮棉产量较健康植株分别降低23.57%、46.78%、66.39%和81.31%,幅度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黄萎病级别与皮棉减产率、子棉减产率、衣分、单铃重、单株铃数以及纤维长度、比强度和马克隆值的相关性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棉株黄萎病发病程度每提高1个级别,单株皮棉减产20.328%、单株子棉减产19.945%、衣分下降0.793%、单铃重下降0.618 g、单株结铃数减少2.263个、纤维长度相对减少0.513 mm、比强度下降0.773 cN/tex、马克隆值下降0.223。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灌溉方式对华北冬小麦生长的影响
《华北农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不同灌溉方式对冬小麦生长的影响并找到最适合的用水量,进行了充分滴灌、适量滴灌、漫灌3个处理的大田试验。结果表明,3个处理中,0~20 cm土壤含水量在冬小麦生育期内变化幅度最大,随着深度的增加,变化幅度逐渐减小,40~60 cm土壤含水量变化幅度最小;同层土壤含水量变化幅度比较,滴灌处理要小于漫灌;冬小麦根系主要聚集在0~40 cm土壤层;滴灌处理的表层冬小麦根量要显著多于漫灌处理;随着深度的增加,根量呈减少的趋势,其中滴灌处理的减少趋势更快;3个处理对冬小麦扬花期生物量、SPAD值、产量、穗粒数、千粒质量都无显著性差异;充分滴灌下的小麦穗数要显著高于适量滴灌处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