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日粮中添加青贮香蕉茎秆饲喂海南黑山羊的试验研究
《家畜生态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试验旨在研究日粮中添加不同比例青贮香蕉茎秆对海南黑山羊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及血液指标的影响。试验选择16只体重接近的海南黑山羊,随机分为4个处理,每个处理4只(公母各半),单栏饲养,正试期30d。所有试验羊饲喂相同精料,粗料中分别用青贮香蕉茎秆替代0、25%、50%、75%新鲜王草。结果表明:各组黑山羊平均日增重、精料干物质采食量、料重比差异不显著(P>0.05)。替代50%王草组黑山羊血清有较高的TP、GLB和TC,以及较低的ALT浓度,其余的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随着日粮中青贮香蕉茎秆比例的增加,黑山羊日均养分采食量随之减少(P<0.05),并且养分表观消化率随之增加(P<0.05)。考虑到青贮香蕉茎秆的干物质含量较低,在本试验条件下,青贮香蕉茎秆替代25%新鲜王草为较合适的替代比例。
关键词: 海南黑山羊 青贮香蕉茎秆 生长性能 表观消化率 血液指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琼枝麒麟菜对富营养化海水氮磷的去除及对水体中Chl a含量的影响
《海洋环境科学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了琼枝麒麟菜对富营养化海水氮磷的吸收及其对Chl a的影响。结果表明,养殖琼枝麒麟菜能有效去除富营养化海水中的可溶性无机氮(DIN)和PO4-P。对DIN的清除,72 h就达到很好的效果,直至几乎耗尽;琼枝麒麟菜优先利用NH4-N,而后是NO3-N和NO2-N。琼枝麒麟菜对水体中PO4-P的清除效果24 h就十分明显,养殖密度在6 kg/m3以上时PO4-P浓度不会出现回升。养殖琼枝麒麟菜能控制海水中Chl a含量,144 h水体中的Chl a含量达到最低值,养殖密度在4 kg/m3以上时Chl a水平不会出现回升。因此,琼枝麒麟菜是热带海域最理想的净化水质、控制赤潮的经济大型海藻之一。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贮藏温度对神秘果果实采后品质、生理代谢及病害的影响
《热带作物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神秘果是一种具有发展前景的热带优稀水果。为研究贮藏温度对神秘果果实采后品质、生理代谢及采后病害的影响,试验采用低温(4℃)和常温(25℃)贮藏,测定了神秘果果实在贮藏过程中的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及可滴定酸等品质指标的变化,同时进行了呼吸强度、乙烯释放速率测定以及采后病害鉴定。结果表明:神秘果采后贮藏期间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升高,维生素C含量和可滴定酸含量下降,且低温贮藏条件较常温条件变化缓慢;常温贮藏条件下神秘果呼吸强度和乙烯释放速率极高,而低温能明显抑制果实的呼吸强度和乙烯释放;低温贮藏还可以显著延缓神秘果的果色转变,保持92.33%的好果率;神秘果采后主要病害为炭疽病(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Penz.)Sacc.)和蒂腐病(Botryodiplodia theobromae Pat.)。总之,低温贮藏能显著延长神秘果的贮藏期,并显著降低其采后病害的发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SCI-E的世界甘蔗研究文献计量学分析
《世界农业 》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本研究利用文献计量学方法,统计分析1994—2012年SCI-E收录甘蔗的相关研究文献,探讨国内外甘蔗文献的文献量、国家或地区分布、被引频次、学科分类、语种、研究机构、期刊、资助来源、作者和文献种类等。同时,对甘蔗的研究概况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Fusarium mangiferae侵染对凯特杧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
《热带作物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讨杧果感染畸形病过程中顶芽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规律,以凯特杧为试验材料,测定了接种病菌(Fusarium mangiferae)后顶芽内生长素(IAA)、赤霉素(GA3)和脱落酸(ABA)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接种病菌后,杧果顶芽内赤霉素和生长素含量急速上升,且在整个试验阶段明显高于健康处理,脱落酸含量在试验后期不断升高;分析发现,F.mangiferae侵染能够显著影响杧果顶芽内源激素的含量,改变IAA/ABA和GA3/ABA的平衡,致使杧果的生长发育受到影响,进而引发畸形病的产生。
关键词: 杧果 畸形病 Fusarium mangiferae 内源激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万寿菊叶斑病病原菌的鉴定与ITS序列分析
《西北农业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云南万寿菊叶斑病病原菌种属分类地位,对采自云南蒙自的万寿菊叶斑病病叶,依据科赫法则进行分离、纯化、回接和再分离,证明获得的分离物是叶斑病的致病菌。对其形态特征和培养性状进行观察,并对核糖体DNA-ITS序列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致病菌株在PDA培养基上呈灰褐色;分生孢子梗直立或弯曲,有隔膜;分生孢子倒棒形或卵形,有纵、横隔膜,无喙或具短喙。核糖体DNA-ITS序列与GenBank数据库芸苔生链格孢同源性高达100%。将云南万寿菊叶斑病的病原菌鉴定为芸苔生链格孢Alternaria brassicicola。
关键词: 万寿菊 叶斑病 芸苔生链格孢 rDNA-ITS序列 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酵母同源重组系统快速构建Potyvirus病毒侵染性克隆方法
《生命科学研究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前一个时期,虽然分子生物学技术有了相当大的进步,但在构建基因全长较大的RNA病毒时,例如马铃薯Y病毒属全长侵染性cDNA克隆或者是RNA体外转录物时,会遇到很大的困难,其cDNA转入大肠杆菌(E.coli)感受态细胞时,可能会产生对宿主菌有毒性的物质,从而导致非特异性重组。这些问题可以利用插入内含子等方法来解决,但这些方法大多耗时费力且成功率低。以番木瓜环斑病毒(Papaya ringspot virus,PRSV)为例,介绍了在不插入内含子的情况下利用酵母同源重组系统在两周之内构建完成其侵染性克隆的方法。
关键词: 马铃薯Y病毒属 番木瓜环斑病毒 酵母同源重组 穿梭质粒 侵染性克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螺旋粉虱耐寒性测定
《环境昆虫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螺旋粉虱Aleurodicus dispersus是广泛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重要入侵害虫。为了揭示其在海南对低温的耐性,通过测定低温致死中温度、致死中时间分析各个虫态的耐寒性。低温致死中温度由低到高的顺序为3龄若虫、1龄若虫、卵、2龄若虫、成虫和4龄若虫,分别为5.33℃、5.43℃、7.38℃、7.96℃、10.69℃和13.75℃;在3℃低温下卵至4龄若虫的致死中时间从长到短的顺序为3.74 d(卵)、2.11 d(3龄)、1.74 d(2龄)、1.21 d(1龄)和1.16 d(4龄)。在3℃时螺旋粉虱成虫大量快速死亡,其在12℃时的致死中时间为1.02 d。螺旋粉虱卵对低温的忍受能力较强,成虫对低温的忍耐力最弱。低温暴露下的死亡率用于评价螺旋粉虱的耐寒性更有现实意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