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一份水稻叶片反卷突变体的遗传分析及电镜显微观察
《植物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叶片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器官。叶片适度卷曲能够提高水稻(Oryza sativa)生长中后期群体基部的光能利用率,因而有利于水稻产量的提高。该研究首先在水稻T-DNA插入突变体库中发现一份叶片反卷的突变体。遗传分析表明,该性状受到1对隐性核基因控制。扫描电镜观察结果显示,突变体成熟叶片上下表皮的气孔发生了畸变;且叶片上表皮气孔数目增多,而下表皮气孔数目与野生型基本相同。叶片横切面电镜观察结果表明,与野生型相比,突变体叶片的泡状细胞数目和面积在早期(二叶期)就开始增加,在成熟期更加明显,这可能是导致叶片反卷的主要原因。
黎草妇康洗液抑菌活性与安全性评价
《现代预防医学 》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对黎草妇康洗液进行抑菌效果试验和毒理学评价。方法取黎草妇康洗液进行抑菌性能试验、多次阴道黏膜刺激试验和皮肤变态反应试验。结果黎草妇康洗液对白色念珠菌作用2 min的抑菌率为92.31%,作用5 min后的抑菌率达到100%,对大肠埃希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作用2 min的抑菌率均达到100%;对新西兰兔多次阴道黏膜刺激指数为0,属无刺激性;对白色豚鼠的皮肤致敏率为0,未见皮肤变态反应。结论黎草妇康洗液具有显著的抑菌效果,且无毒、无刺激,使用具有安全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顶空固相微萃取菠萝蜜风味物质的GC/MS分析
《西南农业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技术萃取2品系菠萝蜜果实不同部位的风味物质,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进行鉴定。结果表明:Hb与M-1菠萝蜜果肉、果腱、果皮中分别检测到49、51;54、36;34、49种风味物质,其中,Hb果肉、果腱、果皮主要以乙酸丁酯、乙酸异戊酯、乙酸乙酯为主,而M-1果肉、果腱、果皮均以乙酸丁酯含量最高、乙酸异戊酯次之;Hb及M-1具有相似的风味物质,但品系浓度差异造成各自风味特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抗FOC4香蕉内生放线菌的筛选及菌株NJQG-3A1鉴定
《江苏农业科学 》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以海南临高和皇桐2地采集的3个品种(系)健康和已感染枯萎病的香蕉植株为样品,采用组织匀浆法进行内生放线菌的分离,共获得内生放线菌142株,并以尖孢镰刀菌4号生理小种为靶标菌株,通过平板对峙试验,筛选出6株抗性菌株,其中分离得到的NJQG-3A1菌株对尖孢镰刀菌菌丝生长抑制作用最强,抑制率可达83.21%。对菌株NJQG-3A1进行形态与生理生化特征、16S rRNA基因序列测定及系统发育树比对分析,结果表明,菌株NJQG-3A1为Streptomyces phaeoluteichromatogennes,其发酵液对温室盆栽香蕉枯萎病的相对防效可达82.46%,具有良好的开发应用前景。
关键词: 香蕉枯萎病 内生放线菌 分离鉴定 拮抗 菌株NJQG-3A1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青贮处理方式对甘蔗尾叶饲用品质的影响
《家畜生态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试验旨在研究不同青贮方式对其青贮后甘蔗尾叶饲用品质的影响。不同青贮方法包括直接青贮甘蔗尾叶(对照组);分别添加0.6%、1.2%尿素青贮;添加0.1、0.2、0.4g/kg纤维素酶青贮;添加0.3、0.6g/kg甲酸青贮;添加0.5、1.0g/kg丙酸青贮。对青贮后甘蔗尾叶进行感官评定、常规营养成分分析和养分瘤胃降解率分析。结果表明,添加不同浓度的尿素、纤维素酶、甲酸、丙酸青贮甘蔗尾叶,与对照组直接青贮相比,青贮品质均有提高,瘤胃DM、NDF降解率有所提高。添加纤维素酶组的CP降解率显著高于其它处理组(P<0.05),添加1.0g/kg丙酸青贮甘蔗尾叶后DM、NDF、OM的降解率显著高于其它组(P<0.05)。试验结果表明,添加纤维素酶或1.0g/kg丙酸青贮,可以显著提高甘蔗尾叶饲用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多源环境变量和随机森林的橡胶园土壤全氮含量预测
《农业工程学报 》 2015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土壤全氮与土壤肥力和土壤氮循环紧密相关。掌握土壤全氮详细的空间分布信息对提高土壤肥力管理效率和更好地了解土壤氮循环至关重要。该文以儋州国营橡胶园为研究区域,采集2511个土壤样品,利用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RF)、逐步线性回归(stepwise linear regression,SLR)、广义加性混合模型(generalized additive mixed model,GAMM)以及分类回归树(classification and regression tree,CART)结合多源环境变量(成土母质、平均降雨量、平均气温和归一化植被指数)对研究区橡胶园土壤全氮含量进行空间预测,并通过754个独立验证点比较了4种模型的预测精度。结果表明RF对土壤全氮的预测值和实测值的相关系数(0.82)明显高于SLR(0.68)、GAMM(0.70)和CART(0.69),而RF的预测平均绝对误差(0.08836 g/kg)和均方根误差(0.13090 g/kg)均低于SLR、GAMM和CART。此外,RF模型预测结果能反映更为详细的局部土壤全氮含量空间变化信息,与实际情况更为接近。可见,RF模型可作为橡胶园土壤全氮含量空间分布预测的高效方法,为其他土壤属性的空间分布预测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关键词: 土壤 氮 降雨 数字土壤制图 区域尺度 肥力 空间分布 橡胶树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番石榴品种果粉功能特性差异比较
《食品工业科技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提高番石榴果粉的品质特性,本研究采用喷雾干燥技术制备了番石榴果粉,比较了不同品种果粉得率、果粉色泽、成粉特性、营养成分的果粉及其抗氧化活性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红肉四季桃的果粉得率最高(6.44%)含水率最低(1.14%);珍珠桃番石榴得率最低(2.99%),其含水率最高(为3.34%);珍珠桃番石榴果粉流动性最好,红肉四季桃果粉的流动性较差,其休止角达到44.25°,分散时间为203.3 s;红肉番石榴果粉的黄酮含量最高,为57.15 mg/g,而珍珠桃果粉的VC含量最高,达到1.91 mg/g;FRAP和DPPH抗氧化能力表明红肉番石榴果粉抗氧化性能最强(3.37,7.11μmol/100 g),其次为珍珠桃样品(2.03,4.57μmol/100 g),白肉番石榴果粉抗氧化性能最低(1.56,3.33μmol/100 g),因此红肉番石榴果粉表现出较高的黄酮含量及较强的抗氧化活性,该品种较为适宜加工为果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热处理对毛竹冬笋品质的影响
《食品科技 》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为研究热处理对毛竹冬笋品质的影响,以毛竹冬笋为原料,研究了柠檬酸和氯化钠对热处理笋肉中苦涩味物质总酚、草酸、酪氨酸溶出量和Vc含量的影响,并对热处理过程中笋肉色泽、质构特性的变化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热处理过程中氯化钠对笋肉中酚类和草酸的溶出效果最好,却不利于酪氨酸的溶出,柠檬酸对酚类、草酸和酪氨酸的溶出均有促进作用;与水煮相比,柠檬酸和氯化钠对Vc的损失均有一定的缓和作用,其中氯化钠处理后Vc损失最少;相对于氯化钠,柠檬酸对笋肉的色泽保护作用更为明显;另外,柠檬酸和氯化钠对煮沸中笋肉组织的破坏有一定的减缓作用,但在煮沸20 min后这种保护作用逐渐减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分子标记在菠萝中检测效率的比较
《湖北农业科学 》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以来自不同国家的47份菠萝[Ananas comosus(L.)Merr]种质为材料,对ISSR、SSR、SCo T和RAPD 4种标记在菠萝基因组中的检测效率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不同分子标记检测效率差异较大,引物筛选率以RAPD最高,达到了47.06%;扩增总条带数和多态性条带数均以ISSR最高,分别为238条和222条;而多态性条带百分比最高的是SSR,达到了92.88%;在有效等位基因数(Ne)、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Shannon’s信息指数(I)和多态性信息含量(PIC)方面,SCo T和SSR综合表现要优于其他标记。
关键词: 菠萝[Ananas comosus(L.)Merr] 分子标记 检测效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