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9441条记录
整株套罩对桂味荔枝果实贮藏特性的影响

热带作物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套罩及对照桂味荔枝为材料,统计贮藏期果实病果率,测定果实糖、酸、Vc含量,抗氧化酶SOD、POD及褐化相关酶PPO的活性,以此分析整株套罩对荔枝贮藏性的影响。结果显示:4℃条件下,套罩桂味贮藏两周无病果,且果肉可溶性糖在4.0~6.0 mg/g之间,可滴定酸在2.5~3.0 mg/g之间,品质较好。清除氧化自由基方面,贮藏两周后,套罩桂味果皮MDA含量显著低于对照,果皮Vc含量、POD活性与对照无显著性差异,但其SOD活性显著高于对照;酶促褐化方面,套罩桂味果皮PPO活性与对照亦无显著差异。与果皮不同,套罩桂味果肉MDA含量显著高于对照,但果肉Vc含量、SOD、POD以及PPO活性在二者间无显著差异。试验结果表明,果皮抗氧化能力是决定桂味荔枝耐贮性的主要因素,套罩桂味依赖较高的果皮SOD活性维持其清除自由基的能力,并以此增强果实贮藏性。

关键词: 荔枝 糖、酸含量 抗氧化 酶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六种药剂对香蕉球茎象甲成虫的室内毒力及药效研究

北方园艺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以香蕉球茎象甲为试虫,采用浸香蕉球茎接虫法和点滴法,研究了6种药剂对其成虫的毒力和室内药效。结果表明:6种药剂对香蕉球茎象甲成虫的毒力依次为高效氯氟氰菊酯>异丙威>敌百虫>吡虫啉>啶虫脒>阿维菌素,24h的LC50值分别为22.847 2、45.460 1、110.695 7、158.669 7、192.486 1、218.659 3mg/L;室内药效结果表明,药后14d,除敌百虫外,高效氯氟氰菊酯、异丙威、吡虫啉、啶虫脒和阿维菌素对香蕉球茎象甲成虫的校正死亡率均达到100%,且高效氯氟氰菊酯和异丙威的速效性好,而吡虫啉、啶虫脒和阿维菌素的药效持续期长。高效氯氟氰菊酯、异丙威、吡虫啉、啶虫脒和阿维菌素均可作为田间防治香蕉球茎象甲的潜力药剂。

关键词: 杀虫剂 香蕉球茎象甲 毒力测定 室内药效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miR395abcd与其靶基因ATRX在不同耐寒木薯品种中对低温响应的差异性分析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实时定量PCR方法分析了mi R395abcd与其靶基因ATRX在两个木薯品种的4种低温处理下的差异表达情况,靶基因的定量引物设计在与mi RNA结合区的上游、结合边缘、结合区3个位置。结果显示mi R395abcd与其靶基因在两个木薯品种、4种低温处理和3个靶基因引物位置的表达量均不同,且mi R395abcd在C4和SC124两个品种间4种低温处理的6组两两比较中的相对表达量呈现完美的反向关系。进一步比较发现mi R395abcd与靶基因的负相关性在C4中最好,尤其是位于mi RNA与m RNA结合区上游的a引物的消长关系在AH(驯化后寒害:25~14℃驯化5 d后再降至4℃)和NAH(非驯化寒害:25℃直接降至4℃)中表现得最典型。具体而言,mi R395abcd在C4的AH和NAH处理中上调而在SC124的AH和NAH处理中下调表达,前期表型分析中AH和NAH处理下C4的低温胁迫症状小于SC124,预示着mi R395abcd的上调表达有利于木薯减轻低温伤害,其表达差异能够表征C4和SC124在耐低温性能的表型差异,且mi R395abcd对其靶基因ATRX的调控在木薯低温响应过程中起着正向保护作用。

关键词: mi R395abcd 靶基因 木薯 耐低温 差异表达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土壤水分对槟榔幼苗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的影响

热带作物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实现槟榔幼苗标准化灌溉,采用盆栽实验,设置5个水分梯度[土壤相对含水量(30±5)%~(90±5)%],测定不同水分条件下槟榔幼苗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空气相对湿度(RH)、空气中CO2浓度(Ci)和气孔导度(Cond)等参数,研究各个因子对槟榔幼苗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的影响,采用回归分析分别拟合土壤水分与其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1)土壤相对含水量<60%时,影响槟榔幼苗Pn的主要因子是Cond、RH;土壤相对含水量≥60%时,影响槟榔幼苗Pn的主要因子是Ci、RH。(2)土壤相对含水量45%~60%时,影响槟榔幼苗Tr的主要因子是Cond、Vpdl;土壤相对含水量60%~70%时,影响槟榔幼苗Tr的主要因子是Cond和Ci;其余水分条件下影响槟榔幼苗Tr的主要因子都是Cond。(3)根据本次研究,拟合土壤水分对槟榔幼苗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的数学模型分别为Pn=-0.001 8x2+0.293 9x-5.567 9,R2=0.998 1;Tr=-0.001 6x2+0.265 2x-6.008 3,R2=0.943 8。

关键词: 土壤水分 净光合速率 蒸腾速率 槟榔幼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花生种子中芪化物的合成与抗黄曲霉菌产毒的相关性研究

热带作物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花生种子为试材,采用孢子浓度为1×106(个/m L)的黄曲霉菌接种花生种子,对抗产毒和易产毒品种间4种主要芪化物(resveratrol,ε-viniferin,δ-viniferin,pterostilbene)合成变化,相关抗性酶活性(PAL、POD、PPO)进行了比较,探讨了不同品种间芪化物的合成与抗黄曲霉菌产毒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花生种子芪化物的合成速度与抗产毒有关。在接种黄曲霉菌第3天时,抗产毒品种黔花生3号4种芪化物含量达到峰值,含量为47.37μg/g,为对照的54倍;易产毒品种花育22号芪化物含量仅5.5μg/g;抗产毒品种芪化物含量和相关抗性酶(PAL、POD、PPO)活性都高于易产毒品种;在16个考察的花生品种中,发现了4个芪化物含量较高,病情指数和黄曲霉毒素含量相对较低的花生品种;相关分析发现,不同花生品种芪化物含量与病情指数、黄曲霉毒素B1和黄曲霉毒素总量呈极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789、-0.851、-0.850。因此,花生接种第3天时的芪化物含量可作为筛选和培育花生抗产毒品种的重要化学指标。

关键词: 花生 芪化物 黄曲霉菌 抗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木薯微茎尖离体培养

热带作物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木薯华南5号(SC5)和华南8号(SC8)微茎尖为外植体,通过比较试验,对微茎尖的长度、初始培养基、继代增殖和生根培养基进行筛选。结果表明:将长度为0.4~0.5 mm的木薯微茎尖外植体接种于初代培养基MS+6-BA 0.01 mg/L+NAA 0.02 mg/L+GA31.0 mg/L上培养30 d后,SC5和SC8成活率均达60.0%以上;初代培养的小苗在继代和生根培养基MS+NAA 0.02 mg/L上培养35 d后,SC5和SC8增值系数均达4.0以上,生根率达100%。建立了SC5和SC8木薯微茎尖离体培养技术体系,为下一步木薯脱毒培养奠定基础。

关键词: 木薯 微茎尖 离体培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花蓟马对11种挥发性化合物的室内趋性

热带作物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不同信息化合物对花蓟马的行为趋性,采用"Y"型嗅觉仪测定了花蓟马雌成虫对11种挥发性化合物及其不同浓度(V/V)的行为反应。结果表明:花蓟马对10-6烟酸乙酯、水杨醛、芳樟醇和10-4苯甲醛、月桂烯以及10-2月桂烯都具有极显著的趋向反应;对10-6橙花醇和10-4邻茴香醛也具有显著的趋向反应;相反,10-6β-香茅醇则对花蓟马雌成虫具有显著的驱避反应。不同浓度同一化合物对花蓟马雌成虫的吸引作用也存在显著差异。试验结果可为进一步开发利用信息化合物有效监测和防治花蓟马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花蓟马 信息化合物 行为测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巴西橡胶树乳管细胞中5个橡胶合成关键酶基因节律性表达研究

热带作物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巴西橡胶树无性系PR107、RRIM600、CATAS7-33-97和CATAS8-79的未开割树为材料,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乳管细胞中HMGR1、FDPS、SRPP、REF和HRT2等5个橡胶生物合成关键酶基因的昼夜表达模式。结果表明:5个基因的表达均具有节律性,而且不同基因在同一无性系中以及同一基因在不同无性系间的节律性表达模式都有一定程度的差异。结果为分析不同环境因素对橡胶生物合成相关酶基因节律性表达的影响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 巴西橡胶树 胶乳 橡胶生物合成相关酶 节律性表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基质对鸟巢蕨生长和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

热带作物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设计7种不同的栽培基质配方,通过测定鸟巢蕨叶片的可溶性糖、淀粉、可溶性蛋白、叶绿素及光合特性指标,以筛选适宜鸟巢蕨生长的配方。结果表明:不同基质对鸟巢蕨碳水化合物、可溶性蛋白、叶绿素含量及光合特性指标存在显著性差异;根据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以纯椰糠作为基质最适宜鸟巢蕨的生长,该基质适合在海南鸟巢蕨的大规模生产中进行推广应用。

关键词: 鸟巢蕨 基质 生长 生理指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土壤中多杀菌素和乙基多杀菌素的残留

农药学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建立了土壤中多杀菌素(spinosad)A和D以及乙基多杀菌素(spinetoram)J和L残留量的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检测方法。土壤样品经乙腈-5%氯化钠溶液-1 mol/L氢氧化钾溶液提取,固相萃取柱净化,UPLC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土壤中多杀菌素和乙基多杀菌素的定量限分别为0.1和0.05 mg/kg;最小检出量分别为8.0×10-7和2.8×10-7g;在0.1~2 mg/kg添加水平下,多杀菌素在土壤中的平均回收率为89%~96%,相对标准偏差(RSDs)为2.1%~4.9%;在0.05~0.5 mg/kg添加水平下,乙基多杀菌素在土壤中的平均回收率为86%~93%,RSDs为1.2%~8.1%。该方法提取效果好,具有良好的灵敏度、回收率和重复性。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 固相萃取 多杀菌素 乙基多杀菌素 土壤 残留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