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木薯亲本正反交亲和力与授粉柱头的蛋白质组学分析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木薯不同亲本杂交亲和力的差异,分别以华南5号、华南6号、华南7号为亲本进行正反交,统计不同组合间稔实率的差异。同时对受精柱头蛋白质进行分析,研究柱头对杂交亲和力影响的蛋白质调控水平。结果表明:SC5(♀)×SC7(♂)平均稔实率最高为26.22%,SC7(♀)×SC5(♂)平均稔实率最低为11.13%。通过双向电泳和质谱法分析母本SC5和SC7授粉柱头的蛋白质变化,得到27个差异蛋白质点,其中19个蛋白质出现上调表达,这些差异表达蛋白质分别参与碳代谢及能量代谢、分子伴侣和氨基酸代谢;而8个蛋白质下调表达,它们分别参与蛋白质合成及氢氰酸代谢;表明这些代谢途径对木薯亲和力高低有一定的影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荔枝类甜蛋白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园艺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妃子笑’荔枝(Litchi chinenesis)为试材,通过PCR方法克隆了荔枝类甜蛋白基因Lc TLP(登录号JF682821)的c DNA全长和完整开放阅读框(ORF)对应的g DNA序列。序列分析表明:该基因无内含子,c DNA序列含有一个672 bp的ORF,编码223个氨基酸残基序列。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Lc TLP在花中表达量最高,其次是果皮,在果肉中表达量最低;在果实发育过程中,果皮中Lc TLP表达量先上升后下降,采后果皮中的表达量高于采前,炭疽菌侵染诱导Lc TLP的表达,失水和低温能抑制Lc TLP的表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4种石斛属植物花朵挥发性成分分析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石斛属植物花朵中的挥发性成分,利用固相微萃取(SPME)方法结合GC-MS技术测定了鼓槌石斛、罗河石斛、细叶石斛和密花石斛盛花期的花朵挥发性成分及其相对含量。结果表明,从4种石斛属植物花朵中共鉴定出挥发性成分57种,包括酯类、萜烯类、醇类、烷类、醛类、酮类、醌类、芳香族和含氮化合物。4种石斛花朵挥发性成分的组成和含量差异明显。鼓槌石斛和细叶石斛的主要香气成分是3-蒈烯,相对含量分别为84.606%和71.251%。罗河石斛挥发性成分中水杨酸甲酯相对含量最高(57.449%),其次为D-柠檬烯(22.416%)。密花石斛花朵主要挥发性成分是2-亚甲基-4,8,8-三甲基-4-乙烯基-双环[5.2.0]壬烷(82.013%),其次为α-法尼烯(4.699%)。这些对于香型石斛兰品种的培育和兰花精油产品开发提供了参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4种柱花草种子萌发形态的观察与分析
《南方农业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观察4种柱花草种子形态特征并分析其萌发过程中的形态变化,为深入研究柱花草的种子特性、发育机理以及胚萌发提供依据。【方法】对4种柱花草(热研2号柱花草、维拉诺有钩柱花草、西卡柱花草和马弓形柱花草)种子进行萌发试验,观察萌发过程中胚的变化,并测定胚根和胚芽长。【结果】4种柱花草种子的荚果外形、种皮颜色各不相同,其种子萌发的过程基本相同,大体可分为5个形态。不同品种间在子叶颜色、胚芽长出时间和幼芽长度上存在差异,热研2号柱花草、有钩柱花草、西卡柱花草和马弓形柱花草分别在幼芽生长到5.7、4.0、4.0和3.2 cm时子叶展开;有钩柱花草萌发第5 d时胚芽伸出,其他3种柱花草均在萌发第4 d时胚芽伸出;除西卡柱花草未发出侧根外,其他3种柱花草均有侧根发出;西卡柱花草和热研2号柱花草的幼芽长度较长,其次为有钩柱花草,马弓形柱花草幼芽长度最短。【结论】种子荚果、种皮颜色、萌发时的子叶颜色、胚芽长出时间及幼芽长度的差异可作为柱花草种子特性、发育机理及胚萌发研究的依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3个植物保守miRNAs响应香蕉不同品种的抗枯萎病特性表达分析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选取3个对尖孢镰刀菌4号生理小种有不同抗性的香蕉品种:巴西蕉、大蕉、皇帝蕉,以其病叶、病根、正常叶、正常根为材料,利用qPCR技术对3个植物保守miRNA进行差异表达研究。研究表明3个miRNA表达特性各不相同,其中miRNA159a在抗病品种大蕉叶片中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品种和组织部位,同时在巴西蕉和皇帝蕉的病株及正常株中表达量较低,且无差异。miRNA165a和miRNA399a在大蕉叶片和根部均有表达,同时在皇帝蕉中相对于正常植株,病叶和病根中相对表达量较高。推测这些miRNA可能在香蕉植株中,响应FOC4侵染诱导表达,同时表现出明显的品种特异性和组织特异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