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对禽伤寒和鸡白痢两个老病的新认识
《中国家禽 》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禽伤寒和鸡白痢分别是由鸡伤寒和鸡白痢沙门菌引起的禽类的两种不同的败血性传染病。一个多世纪以来,科学家们一直努力在家禽养殖业中控制这两种疾病,但是防控效果不佳或气候条件适于鸡伤寒和鸡白痢沙门菌传播的国家,禽伤寒和鸡白痢仍然是养殖业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过去的15~20年出现了大量有关这两种沙门菌的遗传和免疫学信息,使得人们能更好地了解这两种沙门菌及其与宿主的互作。然而,在了解这两种沙门菌病理学等基础知识的同时,还需要有创造性的思维,以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并研发出控制禽伤寒和鸡白痢沙门菌感染的新方法。


第一只来自多能性干细胞的克隆猪问世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胚胎干细胞是非常强大的动物遗传改造工具,它可以帮助人们加快了解哺乳动物的生理和疾病相关知识。而猪由于与人具有相似的生理特征、组织细胞结构,因此是研究人类遗传和疾病的较为理想的模型。但是由于猪诱导多能性干细胞(iPS)诱导机制的不明确,使猪遗传工程研究的进程一直处于较为缓慢的状态。


高锌在断奶仔猪日粮中的应用效果研究概述
《中国畜牧兽医 》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作者重点阐述了高剂量氧化锌(ZnO)对断奶仔猪免疫功能的影响及高锌与其他营养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概述了高锌对仔猪肠道微生物区系和肠道结构及激素水平的影响,并针对高锌日粮在实际应用中产生的问题探讨可行的解决办法。


北京地区畜禽温室气体排放的时空变化分析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运用IPCC估算农业温室气体排放指南,对1978—2009年期间畜禽存栏统计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北京地区畜禽养殖温室气体排放的时空分布。结果表明,北京地区畜禽温室气体排放自20世纪90年代初逐步增长,到2004年达到顶峰,之后有所回落。在3类排放的温室气体中,牲畜肠道发酵产生的甲烷比重最大,年平均排放量为0.4 Tg CO2-eq,排放贡献最大的是牛,占肠道发酵甲烷排放总量的54%;牲畜粪便排放的甲烷平均值为0.2 Tg CO2-eq,牲畜粪便排放的氧化亚氮平均值为0.3 Tg CO2-eq,畜禽粪便管理排放的甲烷和氧化亚氮主要来自猪的排放,其贡献率分别为73%和46%。从1978—2009年北京畜禽温室气体排放CR4指数(产业集中度指数)逐步增高可以看出,北京市畜禽产业集约化水平不断提高,其中顺义、大兴、密云和通州是北京畜禽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区域。同时,对历年畜禽温室气体排放进行了线形回归预测,结果显示,北京地区的畜禽温室气体排放仍呈递增走势。结合北京地区畜禽产业温室气体排放的特点与存在问题,笔者认为应尽快提出适合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温室气体减排策略及减排目标,开展温室气体减排技术研发,从而推进畜禽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温室气体排放 畜禽 排放因子 产业集中度指数(CR4) 北京


葡萄园种草的环境效应
《草业科学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葡萄(Vitis vinifera)园行间单播草地雀麦(Bromus riparius)、单播野牛草(Buchloe dactyloides)、草地雀麦和野牛草混播3种人工种草方法,以清耕裸露地和自然生草地为对照,分析人工植草对葡萄园生态环境的改善作用,筛选果草间作的适宜草种。结果表明,人工植草可以快速增加葡萄园行间地上生物量,提高植被覆盖度和地表粗糙度。其中,野牛草播种3个月后,地表覆盖度可达88.5%,当年地上生物量达到4 016.2kg.hm-2,地表粗糙度较裸露地增加2.4倍以上,同时提高葡萄坐果前和采收后土壤温度,减弱近地表气温与空气湿度剧烈变化,稳定葡萄园微环境小气候,且不同生态草中野牛草表现突出;生态草种植还可以改善葡萄园土壤水分状况,调节不同深度土壤水分分布格局,增加0~20cm深度土壤含水量和减少20cm以下土层含水量;野牛草和草地雀麦种植还可以降低土壤容重和紧实度,减少耕作层速效磷含量,混播后还可增加土壤速效钾含量,有利于果实品质提高。


辣椒新品种京线1号的选育
《中国蔬菜 》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京线1号是以07-133为母本,以07-401为父本配制而成的中早熟辣椒一代杂种。持续坐果能力极强,果实为长线椒,纵径25~30 cm,横径1.3~1.6 cm,单果质量25~30 g。果实光亮,果形顺直,青熟果绿色,老熟果红色鲜亮,辣味香浓,品质佳,耐贮运,商品性好。耐热、耐湿,抗病毒病,中抗疫病。持续收获期长,绿红果兼收,适宜多种加工,鲜食或做酱均可。一般每667 m2产鲜椒3 200 kg左右。适于南北方保护地及露地种植。


油桃早中熟白肉新品种京和油1号的选育
《中国果树 》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京和油1号是以油桃新品系89-2-1(早红2号×早油桃)与伏扎德杂交育成的早中熟白肉油桃新品种。果实近圆形稍长,平均单果重217.0 g,最大单果重270.0 g;果实鲜红色至玫瑰红色,果顶圆平,果皮光滑无毛;离核,无裂核;果肉乳白色,有红色果肉,硬溶质,口感较细腻,汁液多,香气中等,风味甜,鲜食品质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00%~15.00%;在北京市,果实7月中旬成熟,果实发育期85天左右。2011年12月通过北京市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关键词: 油桃 京和油1号 早中熟 白肉 离核 伏扎德 89-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