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胡萝卜MADS-box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植物MADS-box基因家族基因编码高度保守的转录因子,参与包括花发育在内的多种发育进程。为进一步研究胡萝卜花器官的发育,根据MADS-box基因保守区序列,设计简并引物,并利用3'-RACE法从胡萝卜(Daucus carrot)中克隆两个MADS-box基因家族的cDNA片段,根据克隆出的片段设计引物进行5'-RACE扩增以获得cDNA全长序列。序列分析和系统进化分析表明,这两个基因分别与金鱼草的DEFH49和拟南芥的AGL6序列有很高同源性。从而将两个基因分别命名为DcSEP1和DcAGL6。序列比对分析表明这些基因编码的蛋白质都包含高度保守的MADS结构域、I结构域和K结构域,同时每个基因均有其比较保守的C-末端功能域。基因表达分析结果显示,DcSEP1和DcAGL6在营养器官根、茎、叶和萼片中均无表达,而在心皮和雄蕊中有微量表达。
关键词: 胡萝卜 MADS-box基因 RACE 全长cDNA


E-Science环境下学科馆员知识服务研究
《兰台世界 》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本文首先探讨了E-Science环境下知识服务的特点,分析了E-Science环境下学科馆员所扮演的"角色";然后阐述了E-Science环境下学科馆员知识服务内容的新变化;最后讨论了E-Science环境下学科馆员知识服务的支撑机制。


紫玉米苞叶花色苷的纯化鉴定及热稳定性分析
《食品工业科技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紫玉米苞叶花色苷的组成及比较单体花色苷的热稳定性,实验采用大孔树脂、凝胶树脂分离纯化紫玉米苞叶花色苷提取物,得到三个不同花色苷组分,并采用液质联机的方法鉴定其结构;将制备的花色苷提取物及三个单体组分进行热重仪器分析,比较不同组分的热稳定性。结果表明紫玉米苞叶中共含有6种花色苷,通过分离纯化后能够得到三个组分,第一个组分为芍药-3-O-葡萄糖苷和天竺葵-3-O-葡萄糖苷的混合物,第二个组分为矢车菊-3-O-葡萄糖苷,第三个组分为矢车菊-3-(6'丙二酰-葡萄糖苷)。其中总花色苷提取物的热稳定性最强,矢车菊-3-(6'丙二酰-葡萄糖苷)次之,芍药-3-O-葡萄糖苷和天竺葵-3-O-葡萄糖苷的混合物与矢车菊-3-O-葡萄糖苷热稳定性相当,均较以上组分弱。


氮、磷营养过量对土壤养分及黄瓜营养吸收的影响初探
《水土保持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土壤培养试验研究土壤氮、磷单个养分分别过量的条件下,土壤养分状况的改变以及黄瓜植株养分吸收的变化。结果表明,土壤氮素过剩使土壤交换性K、Ca、Mg含量增加6%左右,水溶性K、Ca、Mg含量成倍增加,易于形成土壤盐类障碍。土壤磷素过剩反而导致土壤交换性K、Ca含量下降,尤其是以交换性Ca下降为多,水溶性K、Ca、Mg含量减少50%左右。土壤氮素过剩抑制了黄瓜磷的吸收;相反,土壤磷素过剩时,氮吸收受抑。土壤氮、磷营养过剩在高量下均对黄瓜植株K、Ca、Mg的吸收表现出抑制作用。
关键词: 氮、磷营养过量 黄瓜 土壤N、P、K、Ca、Mg养分含量


白萝卜优良品种及配套栽培技术
《北方园艺 》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白萝卜在我国已有1 000多年栽培历史,既可生食也可烹煮,现已成为我国主要蔬菜之一。它不仅含有蛋白质、胡萝卜素及多种维生素、微量元素等营养物质,而且还含有芥子油、淀粉酶和粗纤维,具有促进消化、增强食欲、加快胃肠蠕动和止咳化痰的作用。白萝卜因其营养好、产量高、耐贮藏、管理方便等特点,深受消费者及


甘蓝枯萎病菌REMI转化体系的建立
《植物保护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建立高效、稳定的甘蓝枯萎病菌REMI转化体系,为进一步获得特定表型突变体及基因功能研究建立技术储备。利用REMI(restriction enzyme mediate intergration)转化方法,将线性化的含有潮霉素抗性基因的pUCAT-PH质粒转化甘蓝枯萎病菌A6菌株的原生质体,摸索获得转化子最适的潮霉素筛选浓度以及不同限制性内切酶和酶量对转化效率的影响;利用PCR(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技术对潮霉素抗性转化子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转化子的最适潮霉素筛选浓度为50μg/mL;转化效率较高的限制性内切酶为HindⅢ,并且转化效率最高时的酶量为20U。利用该转化体系构建了含1 050个转化子的甘蓝枯萎病菌转化子库,对转化子进行Southern验证,证明该转化体系是可行的。


不同饲喂方式对肉鸽生产性能的影响
《中国家禽 》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本试验研究了敞开式自动落料食槽和行走式自动饲喂机对肉鸽生产性能的影响,为今后饲喂方法的改进提供科学依据。结果显示,敞开式自动落料食槽饲喂和行走式自动饲喂机2种新型的饲喂方式,可以减少饲料浪费率,提高劳动效率。但与传统饲喂方式的饲喂效果还有一定差距,需在乳鸽21日龄以后挂上人工饲喂食槽弥补其缺陷。对这2种饲喂方式应继续改进结构和饲喂使用技术,才可以更好地适应规模化肉鸽饲养的实际情况,达到或超过人工饲喂的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