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SH6矮化中间砧富士苹果幼树至结果初期树冠结构、产量和品质的形成
《中国农业科学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高纺锤形SH6矮化中间砧富士苹果幼树至结果初期树体结构和产量的形成动态,为苹果矮砧树整形修剪和早果优质高效生产提供理论和应用依据.[方法]以2005年春季栽植的矮化中间砧富士(宫藤富士/SH6/八棱海棠)苹果为试材,2006-2011年连续6年调查树体生长、枝类组成和果实产量品质的变化.[结果]4年生前,树体高度和干周粗度增加迅速,第4年树高和覆盖率分别为3.05 m和33.64%;第2-7年间总枝量随树龄的增长而增加,4年和6年生平均枝条总量分别为26.54*104条/hm2和45.74*104条/hm2;优质短枝以种植后第3和4年间增加最多,随着树龄的增长和结果,不同类型枝条的数量发生变化,30 cm以上的长枝数量逐渐减少;优质短枝比例第2-4年间随树龄增长而增加,第4年后其比例稳定在30%以上,而30-60 cm长枝的比例降至10%以下;种植后第3年结果,第4-6年的产量分别为10.8、22.9和39.6 t.hm-2;第7年时树冠果实平均单果质量为299.79 g,着色面积达97.56%,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14.60%.[结论]4年生前树冠总枝量少、覆盖率低是导致早期产量低的主要因素;通过增加栽植密度和改进修剪方法(多留枝)等使第4年的树体高度达到3 m以上、覆盖率60%、总枝量50*104-80*104条/hm2、优质短枝比例稳定在30%-35%,大于30 cm的长枝比例为5%-10%是高纺锤形矮砧富士苹果早果优质丰产的关键技术措施.
关键词: SH6矮化中间砧 富士苹果 树冠结构 产量 果实品质


有机和常规苹果园的土壤微生物结构差异研究
《果树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有机苹果园和常规苹果园的土壤微生物结构差异,为苹果园土壤改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北京市昌平区连续5 a应用有机栽培方法的10个苹果园和4个常规管理苹果园的土壤为对象,利用磷脂脂肪酸多态性(PLFA)技术和稀释平板计数法研究两种管理方式下果园土壤微生物的结构差异。【结果】结果表明,有机园和常规园的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差异显著。常规果园土壤微生物总PLFA为114.99 nmol·g-1,是有机果园(43.44 nmol·g-1)的2.6倍,但有机果园PLFA丰富度高19%,生物多样性高。有机苹果园土壤微生物中革兰氏阳性菌与革兰氏阴性菌的比例为1.50,常规苹果园为0.30;有机苹果园真菌生物量占2.84%,常规果园为6.55%,差异显著。二类果园可培养微生物数量差异不显著。【结论】有机苹果园和常规苹果园的土壤微生物结构存在显著差异,常规苹果园农药及化肥的使用降低了微生物群落的丰富度和功能多样性。
关键词: 有机苹果园 常规管理果园 土壤微生物 群落结构 磷脂脂肪酸分析


柠条发酵粉复配鸡粪基质对黄瓜光合指标和产量的影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分析柠条发酵粉复配鸡粪作为栽培基质对黄瓜生长发育的影响,探讨柠条粉作为栽培基质的可行性。【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将柠条发酵粉与鸡粪按不同体积比设5个处理(1:40%鸡粪+30%柠条发酵粉+30%珍珠岩;2:30%鸡粪+40%柠条发酵粉+30%珍珠岩;3:20%鸡粪+50%柠条发酵粉+30%珍珠岩;4:10%鸡粪+60%柠条发酵粉+30%珍珠岩;5:草炭∶珍珠岩=2∶1),其中处理5为CK,研究柠条发酵粉复配基质物理性状及其对黄瓜盛果期功能叶叶绿素、光合参数、叶绿素荧光参数和产量的影响。【结果】柠条发酵粉中添加20%或30%鸡粪基质的干体积质量、总孔隙度、通气孔隙、持水孔隙与CK基质接近,大小孔隙比优于CK;与CK相比,这2个处理能提高黄瓜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光合效率、功能叶片电子传递能力和PSⅡ潜在活性及光能转化效率,这2种基质栽培黄瓜的长度、直径、单果质量及产量等也表现良好。【结论】柠条发酵粉中添加20%或30%鸡粪在栽培黄瓜时为最适基质配比,柠条发酵粉具有作为栽培基质的潜能,可作为西北干旱地区设施无土栽培基质进行开发和利用。
关键词: 柠条粉 鸡粪 栽培基质 黄瓜 光合速率 叶绿素荧光


北京地区有机酿酒葡萄园主要病虫害发生调查
《中国果树 》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通过2009—2012年的调查,发现北京地区波龙堡酒庄有机酿酒葡萄园内发生的病害有葡萄霜霉病、葡萄白腐病、葡萄炭疽病、葡萄酸腐病、葡萄灰霉病、葡萄穗轴褐枯病、葡萄白粉病等10余种,其中葡萄霜霉病、葡萄白腐病和葡萄炭疽病为主要病害,对园区葡萄产量影响最大。园区发生的主要害虫为二星叶蝉和绿盲蝽。不同葡萄品种上病虫害发生程度有明显的差别,园区主栽品种中霞多丽受二星叶蝉危害最重,且易感葡萄霜霉病,赤霞珠易感葡萄炭疽病;不同葡萄品种间葡萄白腐病的发病率无明显差异。


用高光谱成像和PCA检测苹果的损伤和早期腐烂
《红外与激光工程 》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实现苹果表面损伤和早期腐烂的快速有效检测,利用高光谱成像和主成分分析变换挑选了检测损伤和早期腐烂的特征波段,并开发了基于特征波段的检测算法。首先,利用高光谱成像系统采集苹果可见-近红外(400~1000 nm)波段的图像;其次,基于全波段图像的主成分分析变换,挑选出6个特征波段(560、640、675、720、810和970 nm);再次,对特征波段进行主成分分析变换,挑选出第3主成分(PC3)作为检测苹果表面损伤和早期腐烂的图像。利用该算法对正常果和带有损伤和早期腐烂的苹果样本共计120个进行检测,检测正确率达到95.8%。试验结果表明:基于特征波段的主成分分析变换可以有效检测苹果表面的损伤和早期腐烂。
关键词: 高光谱成像 主成分分析 苹果 损伤 早期腐烂 检测


2012年北京各区县不同寄主上二斑叶螨发生调查
《北方园艺 》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对北京市不同地区及不同寄主上二斑叶螨的种群密度和危害等级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相同寄主不同地区二斑叶螨种群密度和危害等级各不相同。海淀区辣椒棚该螨种群密度和危害等级显著大于延庆县,昌平区草莓上该螨种群密度和危害等级显著大于房山区,在通州区和密云县的种群密度和危害情况差异不显著。比较二斑叶螨在北京5种常见温室寄主上种群密度,发现其差异显著等级划分为:辣椒>草莓>番茄、茄子和人参果。该螨对寄主叶片危害等级与其种群密度不一致,其显著差异等级划分为:人参果、辣椒、番茄、草莓>茄子。
关键词: 二斑叶螨 寄主 种群密度 危害等级 预测预报 北京


通过降低mTOR的表达增加了哺乳动物的寿命并且延缓了组织特异性衰老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抑制雷帕霉素(TOR)的活性可以延长很多模式生物体的生命周期,包括酵母、蠕虫、果蝇等等。此外,删除酵母中TOR1基因的表达引起酵母寿命的重复延长,这种延长是通过营养缺陷所不能够达到的。许多研究结果表明TOR在调控哺乳动物的寿命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对生长20个月的小鼠进行一种小鼠机械的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的抑制剂雷帕霉素的处理,发现雄性小鼠的寿命延长9%,雌性小鼠的寿命延长13%。当在小鼠9个月的时候进行处理的时候,雄性和雌


同种幼虫踪迹对未受孕异色瓢虫雌虫行为的影响
《西南农业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明幼虫踪迹对食蚜瓢虫取食和交配的影响,通过室内笼罩试验方法,研究了同种幼虫踪迹对未受孕雌虫停留时间和交配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幼虫踪迹对未受孕交配雌虫的停留时间没有显著的影响,食物条件对未受孕雌虫停留时间的影响也不明显,未受孕雌虫与雄虫的交配很少发生在蚕豆苗上,交配位置的选择具有一定的随机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