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10008条记录
核桃新品种京香2号

中国果树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京香2号(原名团山1号)是我们在北京市密云县从核桃(Juglans regia)实生群体中选出的抗病性强、优质、晚实核桃新品种。2009年通过北京市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果实主要经济性状坚果圆形(图版2),纵径3.57 cm,横径3.37 cm,侧径3.66 cm。单果重11.5~14.8 g,平均单果重13.5 g。果壳颜色浅,壳面较光滑,果基圆,果顶圆,缝合线中宽、轻微凸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规格根际调控基质块对玉米生长及Cd吸收的影响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污染土壤修复一直是科学家高度关注的问题。目前通常采用的是物理、化学和生物修复方法,但上述方法都有一定局限。为了探索新的方法技术,为根际调控修复污染农田提供技术和实践依据,采用4种不同规格基质块(直径×厚度分别为50 mm×20mm、35 mm×20 mm、50 mm×25 mm、65 mm×20 mm,质量分别为40.0、19.6、50.0、67.6 g)与含5.19 mg·kg-1Cd的土壤组合成5个处理的盆栽试验,探索不同规格根际调控基质块对玉米生长及Cd吸收的影响,进行基质块根际调控阻抗重金属研究尝试。结果表明,体积和质量最大基质块处理5比其他处理显著促进了玉米地上部生长,同时,该处理的总根系干重、块内和块外根系干重也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与不用基质块的处理1(CK)相比,应用基质块的玉米地上部Cd含量降低了11.5%~46.3%、根系降低了1.19%~56.0%,只有处理5的玉米地上部Cd含量显著下降。试验结果还表明,根际调控需要适当调节空间,验证了本科研组提出的重金属根际调控技术的可行性以及实际应用的可操作性。

关键词: 根际调控 不同规格 基质块 玉米 Cd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毛木耳子实体蛋白降血脂活性的研究

现代食品科技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本研究以毛木耳子实体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子实体中蛋白提取物体内降血脂的活性.研究显示毛木耳的具有明显降低胆固醇的作用.研究方法:提取毛木耳子实体中蛋白类的物质,进行大鼠降血脂的研究.结果显示毛木耳蛋白提取物有明显降低血液中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功效,降低率分别为28.4%、22.95%和42.14%,同时能够明显缓解高脂饮食引起的脂肪肝症状.由于毛木耳具有降血脂的功效可作为保健食品研发的原材料.

关键词: 毛木耳 蛋白类提取物 胆固醇 降血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物联网的农情监测诊断综合平台的研究

中国农机化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为满足现代农业生产需要,作者采用物联网等相关技术,研发了一套农情监测诊断综合平台并进行相关实验。平台采用客户端和服务器端模式,包括环境因子监测子平台、智能决策子平台和专家远程科技咨询服务子平台。环境因子数据由采集模块采集,并通过网线进行传输;音频和视频数据采用XMPP的扩展协议Jingle进行传输;利用知识库、模糊理论、自学习算法进行智能决策和控制;通过XML语言实现各个模块的消息控制。该平台在蔬菜大棚生产中进行了试用,能同时实现远程监测、自动化控制和专家咨询诊断,利于提高设施农业精细化管理水平。

关键词: 物联网 农情监测 自动调控 远程视频咨询诊断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油桃三倍体种质的硬枝扦插技术研究

北方园艺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以油桃三倍体种质‘05-22-49’为试材,通过正交实验筛选影响扦插的关键因素;通过双因子完全组合设计,筛选生长调节剂种类、浓度和处理方式的最佳组合,以期建立油桃三倍体硬枝扦插技术体系。结果表明:对生根率和生根量影响最大的是扦插环境;对移栽成活率影响最大的是插穗的基部流水冲洗;综合考虑生根率、生根量和移栽成活率,最优的三倍体扦插生根方式为:基部剪口冲洗24h+IBA 1 000mg/L+热激处理6d+日光温室培养,扦插成活率达82%;低浓度的IBA浸泡处理效果不及高浓度速蘸处理有效;ABT生根粉(1号)处理插穗与IBA处理的生根率持平、生根量略低。

关键词: 油桃 三倍体 硬枝扦插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有机肥对新建蔬菜大棚土壤的不同形态有机碳含量及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

浙江农业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不同种类有机物料与有机肥配施对新建蔬菜大棚土壤的不同形态有机碳含量及碳库管理指数(CPMI)的影响。试验设计6个处理:不施肥(CK)、常规施肥(CM)、施玉米秸秆+鸡粪(SM)、施草炭+鸡粪(PM)、施蘑菇渣+鸡粪(MM)和施高量鸡粪(HM)。研究结果表明:施肥的种类和数量均对土壤总有机碳(TOC)、易氧化有机碳(LOC)、微生物量碳(MBC)、水溶性有机碳(DOC)、碳库管理指数(CPMI)有显著的影响,高碳素投入量及有机肥与有机物料配施均有助于提高土壤不同形态活性有机碳含量,相应地也就提高了土壤CPMI。其中MM处理对土壤TOC,LOC,MBC,DOC的提高效果最显著,与空白处理相比,增幅在36%~182%;其碳库管理指数较等碳量的SM,PM,HM处理提高28%以上。土壤LOC,MBC,DOC,CPMI与TOC之间呈极显著相关关系,其中以DOC与有机碳库其他组分间相关性最好。不同形态有机碳及碳库管理指数对不同有机肥及其配施响应的变化特征表明,在有机农业生产中重视有机肥的选择和配合施用,将使土壤碳库处于良性状态,达到更好的培肥效果。

关键词: 有机肥 有机碳 碳库管理指数 大棚蔬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晚熟大白菜新品种京秋4号的选育

中国蔬菜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京秋4号是利用多材料复合杂交创新种质技术育成的晚熟大白菜一代杂种.生长期75~80d(天),整齐度高,外叶深绿色,叶面稍皱,开展度较小,叶球中桩叠抱,球叶充实速度快,紧实,单球净质量4.2kg左右.口感佳,品质优,抗病毒病、霜霉病和黑腐病,耐贮运.一般产量7000kg·(667m2)-1左右,适应性广,适于北京、河北、天津、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山东等地种植,累计推广面积已达2万hm2.

关键词: 大白菜 京秋4号 一代杂种 晚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核心SNP位点鉴别玉米自交系的研究

玉米科学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据多态性水平、染色体位置等信息从公共数据库上筛选了48个玉米核心SNP位点。利用48重-SNPLex分型系统对105份玉米自交系进行SNP基因分型分析,探索SNP标记在玉米品种鉴定中的应用前景。结果表明,48个SNP位点中有42个位点峰型正常;PIC值在0.019~0.375之间,平均为0.242;任何两份自交系间的遗传距离均在0.015以上,即42个SNP位点的基因分型数据信息可以将105份自交系材料区分开。

关键词: 玉米 自交系 SNP 品种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潘多拉病毒:一种基因组接近真核细胞、达到2.5兆的新型变形虫病毒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第一个巨型病毒的发现使人们对之前建立起来的区分病毒与细胞有机体的标准和方法产生了怀疑,从而使人们意识到病毒粒子是可以足够大的,可以达到光学显微镜可见,同时可以像细菌一样具有大于1 Mb,多与1000个基因的基因组。过去十几年,许多巨型病毒相继被人们发现和深入研究,包括基因组最大的Megavirus chilensis病毒,其基因组达到1.259 Mb,编码1 120个蛋白。对这类巨型病毒的研究,揭示了病毒结构的不同特点以及信号转导和蛋白翻译等方面的机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野生辣椒重组自交系群体主茎和叶片表面茸毛密度的遗传分析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植株茎叶茸毛在抗逆性所起的作用正在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本研究以多毛辣椒(Capsicum annuum L.)PM702和无毛甜椒(C.annuum L.)FS871为双亲构建的F9代重组自交系(RILs)为实验材料,利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联合双亲对主茎和叶片表面茸毛密度进行了遗传分析.结果显示,辣椒主茎表面茸毛密度分布符合E-2-3模型,即受2对连锁的主基因控制,并有多基因的修饰.2对主基因以加性效应为主.主基因遗传率为53.00%,多基因遗传率为25.30%.两基因座间的重组率r=0.6226.叶片正面茸毛密度分布符合E-1-7遗传模型,即受2对具有互补作用的主基因控制,并有多基因同时起作用.主基因以加性效应为主,并有互作.主基因遗传率50.65%,多基因遗传率8.86%.结果为抗逆甜辣椒新品种的选育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 辣椒 茸毛密度 主茎 叶片 遗传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