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主成分分析和SIMCA的甘蓝与杂草光谱识别方法研究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 2013 EI SC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提高杂草识别的准确性和快速性,利用光谱反射率差异区分作物与杂草。首先利用SG卷积求导法与多元散射校正法的不同组合对原始光谱数据进行预处理,然后利用主成分分析法(PCA)对各类植物进行聚类分析,并根据主成分分析结果中各个最佳主成分对应的载荷图,提取对各类植物识别敏感的特征波长,最后以特征波长为输入变量,用簇类的独立软模式(SIMCA)分类法对各类植物进行分类识别。甘蓝与杂草的分类结果表明,在1阶3次51点SG卷积求导法加上多元散射校正法(MSC)的最佳预处理基础上,根据主成分分析中前3个主成分,提取到23个特征波长,以它们为输入变量,利用SIMCA方法进行分类时,建模集和预测集的识别率分别达到98.6%和100%。
关键词: 主成分分析 特征波长 杂草识别 多元散射校正 聚类


北京山地7种人工纯林枯落物及土壤水文效应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本文对北京市八达岭石佛寺浅石山区7种典型人工纯林枯落物层和土壤层水文效应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枯落物总储量变化范围在9.47 t·hm-2~20.82 t·hm-2之间,最大持水量的变化范围为15.96 t·hm-2~51.97 t·hm-2,核桃楸纯林有效拦蓄能力最强,为40.48t·hm-2,有效拦蓄能力在12.35 t·hm-2~40.48 t·hm-2之间;枯落物持水量与浸泡时间呈明显对数关系,R>0.91,枯落物吸水速率与浸泡时间呈明显幂函数关系,R>0.97;土壤容重均值变化范围为0.91 g·cm-3~1.24g·cm-3,总孔隙度的变动范围为39.39%~58.94%;土壤层有效持水能力山杨纯林最强,为86.03 t·hm-2,华山松纯林持水能力最弱,为22.23 t·hm-2,土壤入渗速率与入渗时间呈明显幂函数关系,R>0.91。由此可知,核桃楸纯林水源涵养能力最强。


不同处理诱捕器对小菜蛾逃逸率的影响
《北方园艺 》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以小菜蛾成虫为试虫,研究比较了3种不同性质诱捕孔处理的诱捕器对小菜蛾逃逸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锥形防逃逸诱捕孔处理的诱捕器中小菜蛾的逃逸率为1.82%,不放诱芯的逃逸率为14.97%;加防逃逸管诱捕器的逃逸率为4.79%,加防逃逸管不放诱芯的逃逸率为19.73%;直通式诱捕器的逃逸率为31.79%,不放诱芯的逃逸率为40.58%。同种诱捕器加放诱芯与不放诱芯,虫子逃逸几率相差10个百分点左右。


板栗雄花败育资源及其利用研究
《果树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为了观察板栗雄花发育过程,探讨板栗雄花败育的细胞学基础及其利用价值,【方法】以板栗雄性不育2号(Cms-2)为试材,采用常规石蜡制片法和人工杂交法对雄花发育过程中的细胞学特征及有性杂交过程中的结实特性进行了观察。【结果】(1)Cms-2雄花序发育初期细胞发育正常,进入雄蕊分化期后雄花序上部组织结构逐渐停止发育,组织细胞开始破裂、解体、死亡;(2)在有性杂交中,无论是自然杂交、种内杂交还是远缘杂交,Cms-2均表现出较强的杂交结实能力。【结论】Cms-2为不完全雄花败育类型,败育发生于雄蕊分化期至花药形成初期,败育时未形成花粉囊,属于花药退化型雄性不育;Cms-2稳定的雄花败育性状及优良的结实特性使其在板栗育种及种质创新中具有重要价值。


几种杀菌剂对桃褐腐病的毒力测定及田间控制作用
《农药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筛选防治大连地区桃褐腐病的有效药剂。[方法]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70%甲基硫菌灵WP、250 g/L嘧菌酯SC、400 g/L克菌·戊唑醇SC及80%克菌丹WG与430 g/L戊唑醇SC(质量比5∶1)混剂对桃褐腐病菌室内抑制作用,并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质量浓度分别为875、167、400、800、143 mg a.i./L。[结果]4种杀菌剂对该菌的EC50值分别为0.35、111.63、0.72、0.25 mg a.i./L;田间防效分别为86.51%、88.44%、70.51%和68.78%。[结论]甲基硫菌灵、复配杀菌剂克菌·戊唑醇对大连地区桃褐腐病菌具有较强毒力,可作为常规药剂与其他杀菌剂交替使用。


霉变废料栽培白灵菇试验
《江苏农业科学 》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为解决食用菌生产前期中霉变菌袋对环境造成的严重危害,减少原材料损失,对食用菌霉变废料进行了再利用试验,探讨霉变废料再利用的有效方法。结果表明,在发菌阶段以废料95%、石灰5%配方制备的培养料效果最佳,可明显提高菌丝生长速度;在鲜菇产量上,以废料40%、棉籽皮48%、麦麸9%、糖1%、石膏1%、石灰1%配方配制的培养料,其生物学效率可达48.66%,明显优于对照(棉籽皮80%、麦麸18%、糖1%、石膏1%);废料60%、棉籽皮30%、麦麸6%、糖1%、石膏1%、石灰2%的培养料的生物学效率可达35.00%,与对照差异不显著。


六种常用杀虫剂对豆蚜的毒力测定及田间防效
《北方园艺 》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以豆蚜为供试虫源,采用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药效试验方法,测定了6种药剂对豆蚜的敏感性。结果表明:供试豆蚜对74.6%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产生极高的抗性,当测试浓度达1 000mg/L时,24h校正死亡率仅为30.36%,对95%高效氯氰菊酯的敏感性最高,半数致死浓度(LC50)为8.1609mg/L。6种药剂对豆蚜的毒杀效果依次为:95%高效氯氰菊酯>95%毒死蜱>98%啶虫脒>94%阿维菌素>96%吡虫啉>74.6%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田间试验结果表明:除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外,其余5种药剂均对豆蚜具有非常好的防效,施药后3、7d的防效均达99%以上。除74.6%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外,目前使用的多数药剂对豆蚜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宁夏干旱风沙区日光温室番茄优化施肥技术
《西北农业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日光温室条件下,采用4因子5水平2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研究有机肥、N、P2O5和K2O施用量的综合效应。结果表明,供试土壤速效氮贫乏,相对速效磷和钾较丰富,表现为设施内高施肥特征并导致土壤轻度盐渍化;氮素是决定番茄生长发育和产量的最主要影响因子,且影响达到显著水平,4因素对番茄产量的作用表现为施氮量>施钾量>有机肥>施磷量;经计算机模拟优化,番茄产量达到8 936.67kg/667m2以上的优化方案为有机肥施用量1 610.16~1 802.42kg/667m2,施氮量为56.31~59.44kg/667m2,施磷量为28.04~31.56kg/667m2,施钾量为39.70~43.52kg/667m2;供试土壤最佳施肥水平为m(N):m(P2O5):m(K2O)=6:3:4。
关键词: 通用旋转组合设计 干旱风沙区 番茄 产量 合理施肥


DNA真菌病毒可作为天然杀虫剂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真菌病毒是以真菌为宿主的病毒,大部分真菌病毒为RNA病毒,一般是单链RNA或者双链RNA。尽管报道很多真菌病毒对其宿主几乎没有任何影响,但是有一些真菌病毒能够引起宿主维生素缺乏。例如,在欧洲一些维生素缺乏相关的真菌病毒就被用来防治植物病原真菌引起的栗子枯萎病。真菌病毒作为自由粒子一般不具有感染能力,而且在他们的生命周期中在体外是不能存活的,从而限制了其在真菌疾病控制中的广泛应用。但是例外的是近年华中农业大学农业微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又报道了以核盘菌维生素营养缺陷型菌株DT-8为宿主的具有感染能力的单链环状真菌DNA病毒(SsHADV-1)。


洋葱花发育B类MADS-box基因AcDEF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园艺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紫皮洋葱常规品种‘RUPI’为试材,通过 RACE 方法克隆了 AP3/DEF 同源基因 AcDEF,并用半定量 RT-PCR 和实时荧光定量 PCR 研究 AcDEF 在洋葱各类器官中的表达模式。GenBank 登录号为JX661502 的 AcDEF 基因长 1 014 bp,开放阅读框长度为 675 bp,编码 224 个氨基酸。系统发育分析表明,AcDEF 基因属于单子叶 B 功能基因家族的 AP3/DEF 亚家族。表达模式分析显示,AcDEF 在花器官中特异表达,其中在花瓣、雄蕊内高丰度表达,在花葶和膜状总苞中微量表达,在心皮中表达水平极低,在无性营养器官如根、假茎、叶片和鳞茎中无表达。在开花过程中,各花器官中 AcDEF 转录物的积累呈动态变化;在花瓣和雄蕊发育过程中 AcDEF 均高丰度表达,但在完全开放花的花瓣和雄蕊中表达量略有降低;在花葶、膜状总苞和心皮中表达量递减,在完全开放花的膜状总苞和心皮中 AcDEF 的表达量很低。AcDEF 基因的序列结构和表达模式具有单子叶物种 AP3/DEF 基因的特征,属于 paleoAP3 进化系。
关键词: 洋葱 花发育 B–功能 MADS-box 基因 AcDEF 基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