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10008条记录
中华通草蛉自然越冬成虫在长、短光周期下滞育解除中体内相关酶活力变化

昆虫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光周期信号在昆虫的环境适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昆虫能够通过感受光周期的变化来调节体内生理生化过程,以适应环境的变化。为明确光周期对中华通草蛉Chrysoperla sinica越冬成虫滞育解除过程中酶活力的影响,本研究测定了长光周期(15L:9D)和短光周期(9L:15D)条件下,成虫体内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Na~+K~+-ATP酶和乳酸脱氢酶(LDH)4种重要酶活力的变化。结果表明:中华通草蛉雌、雄成虫CAT活性在长光周期处理5d达最高值后呈下降趋势;短光周期处理CAT活性在处理5d达最高值,且高于长光周期处理,在处理10 d迅速下降至最低值,且均显著低于长光周期处理的CAT活性(P=0.005),后迅速上升并在处理15 d(P<0.05)和20 d(P<0.005)活性显著高于长光周期处理。雌、雄成虫SOD活性在长光周期下处理10d达最高值,且显著高于对照(P<0.001),且除处理5 d雄虫SOD活性与对照无显著性差异外(P=0.558)其余处理活性均显著低于对照(P<0.05)。雌成虫长光周期处理5 d的SOD活性显著低于短光周期(P<0.001),其余处理活性均显著高于短光周期;雄成虫长光周期下处理的SOD活性均高于短光周期下,且处理5 d(P=0.04),15 d(P<0.001)和20d(P=0.003)的活性差异显著。两种光周期条件下雌、雄成虫Na~+K~+-ATP酶活性随处理时间延长呈上升上下降-上升趋势,且均显著高于处理0 d成虫酶活性(P<0.001);短光周期处理不同时间Na~+K~+-ATP酶活性均高于长光周期处理,且除雄成虫处理15 d无显著性差异(P=0.142)外,其余均差异显著(P<0.05)。两种光周期条件下雌、雄成虫LDH活性随处理时间延长呈下降趋势,且均显著低于对照(P<0.001)。中华通草蛉越冬成虫在长、短两种光周期条件下体内酶活力的差异可能是影响两种光周期下成虫滞育解除过程中体内不同生化物质含量与生殖状态的重要因子。

关键词: 中华通草蛉 越冬成虫 滞育解除 光周期 过氧化氢酶 超氧化物歧化酶 Na~+K~+-ATP酶 乳酸脱氢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辣椒新品种京旋2号的选育

中国蔬菜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京旋2号是以02-H203为母本,以02-116为父本配制而成的中早熟辣椒一代杂种。持续坐果能力强,膨果速度快,上下层果实差异小;果实长羊角形,基部褶皱重,青熟果绿色,果实纵径25~28cm,横径3.5~4.0cm,果肉厚0.35cm,单果质量80~100g;辣味强,口感佳,耐贮运,每667m2产量3500kg左右;抗TMV,中抗CMV、疫病,适宜南北方保护地及露地种植。

关键词: 辣椒 京旋2号 一代杂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施肥模式对土壤氮磷含量及作物吸收特征的影响

中国蔬菜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以北京4号大白菜为试材,采用大田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施肥模式下土壤中氮、磷含量的变化规律及大白菜对其吸收利用特征。结果表明:长期过量施肥可导致表层土中氮素的累积,增加氮素淋溶流失的风险,且未能有效提高大白菜对氮素的吸收利用。随着化学氮肥施用量的增加,表层土中速效磷含量增加。各有机肥处理大白菜对磷素的吸收利用均明显高于其他处理;有机肥+化学氮肥处理大白菜的产量最高,明显高于过量施肥处理。因此,减少氮肥投入,有机—无机肥料合理配施,控制磷肥的投入量是提高作物产量、品质及肥料利用率的有效途径之一。

关键词: 施肥模式 大白菜 吸收利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桃新品种经济效益分析

北方园艺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对北京桃主产区的产业经济数据进行了调查、整理和分析,比较了现有主栽品种与近年发展的新品种在桃产业经济中所起的作用以及对产业经济增长所作出的贡献.结果表明:新品种单位面积产量与对照品种无明显差异,但新品种的销售价格大大高于对照品种;在单位面积成本基本一致的条件下,新品种单位面积收益远远高于对照品种;尤其是单位面积净收益,新品种比对照品种高出1~3倍.桃新品种对桃产业经济效益增加的贡献率高达70%~80%.

关键词: 品种 效益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鸡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禽流感(H9亚型)三联灭活疫苗对H9亚型禽流感流行毒株的保护效果

动物医学进展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检验鸡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禽流感(H9亚型)三联灭活疫苗对H9亚型禽流感病毒流行毒株的免疫保护效果,将鸡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禽流感(H9亚型)三联灭活疫苗免疫接种21日龄SPF鸡,免疫接种后3周采血测定AI(H9)HI抗体,并用2004年—2012年分离的8株H9亚型禽流感病毒对免疫接种鸡进行攻毒试验。结果显示,试验鸡免疫接种三联灭活苗后21d,其H9 HI抗体效价可达11.88log2,可抵抗8个不同H9亚型禽流感流行毒株的攻击,总攻毒保护率达92.50%(37/40)。鸡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禽流感(H9亚型)三联灭活疫苗中H9亚型禽流感毒株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能抵抗不同年代不同地区分离的H9亚型禽流感流行毒株的攻击。

关键词: 鸡新城疫 传染性支气管炎 H9亚型禽流感 三联灭活苗 流行毒株 免疫效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A型产气荚膜梭菌滤液的质控标准研究

动物医学进展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制备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血凝抑制试验抗原需用到A型产气荚膜梭菌滤液,拟建立A型产气荚膜梭菌滤液的质控标准。对29批A型产气荚膜梭菌滤液进行小鼠致死性、卵磷脂酶活性、处理IBV后其血液凝集活性和滤液最小加入量试验。结果显示,不同批滤液的小鼠最小致死量(MLD)及卵磷脂酶效价之间存在较大差异,但两者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而这两者与处理后IBV的HA活性没有明显的相关关系。试验证明以小鼠最小致死量或卵磷脂酶效价作为滤液质控标准不可行,而以处理后IBV的HA活性作为滤液的质控方法,该方法简单可靠,可直接反映滤液使IBV产生血凝活性的能力。

关键词: A型产气荚膜梭菌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血凝试验 质控标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羊茅草坪上不同缓控释氮肥土壤硝态氮残留与淋失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研究不同种类缓控释氮肥在高羊茅草坪土壤中硝态氮的运移,通过渗滤池和小区相结合的方法,研究筛选适合高羊茅草坪的环境友好的新型肥料。结果表面:不同种类的缓控释氮肥处理比尿素处理均能减少土壤硝态氮含量和淋溶量。而且在0~90cm土层中,PCU60处理比PCU30和IU处理减少硝态氮含量及降低淋溶效果更明显。综上所述,缓控释氮肥可有效降低硝态氮在土壤中的含量及淋失,是一种环境效益突出、应用前景广泛的新型肥料。

关键词: 缓控释肥料 高羊茅 硝态氮残留 淋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壳聚糖处理对‘早红考密斯’梨虎皮病抑制和贮藏品质的影响

中国农业科学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索西洋梨贮藏过程中虎皮病的控制方法及发病规律。【方法】以‘早红考密斯’梨为试材,研究水溶性和酸溶性壳聚糖处理对‘早红考密斯’梨低温(0±0.5)℃贮藏期间虎皮病的抑制效果以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虎皮病的发生会导致‘早红考密斯’梨果皮细胞质壁分离、死亡,形成褐色或黑色病斑。在贮藏第120天时,1.0%酸溶性壳聚糖和1.0%水溶性壳聚糖处理的果实虎皮病发生率分别比对照低63.89%和44.44%。酸溶性和水溶性壳聚糖处理均降低了梨果皮中α-法尼烯的生成及氧化产物共轭三烯的积累,降低了膜脂过氧化作用。同时,还降低了梨果实呼吸强度水平,促进了还原糖的积累,抑制了贮藏前期可滴定酸的下降。【结论】采后壳聚糖处理能够有效地抑制贮藏期间‘早红考密斯’梨虎皮病的发生,并且酸溶性壳聚糖处理抑制虎皮病效果优于水溶性壳聚糖。壳聚糖处理可以作为一种有效而方便的方法用于生产上‘早红考密斯’梨虎皮病的防治。

关键词: ‘早红考密斯’梨 壳聚糖 虎皮病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发酵豆粕替代普通豆粕对断奶仔猪饲喂效果的影响

饲料工业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对照组采用以普通豆粕为主要蛋白质来源的基础日粮配方,试验组在同一基础配方中以发酵豆粕替代普通豆粕,配制对照组和试验组两种饲料,以早期断奶仔猪为试验对象,研究发酵豆粕替代普通豆粕对断奶仔猪的饲喂效果。选用30~33日龄长大杂交一代断奶仔猪60头,随机分为2组,分别饲喂上述2种日粮。每组30头,分3栏每栏饲养10头。检测仔猪生产性能、腹泻率、死陶率和血液生化指标进行分析比较,试验期35 d。结果表明:发酵豆粕替代普通豆粕用于断奶仔猪日粮可提高日增重(14.50%)、降低料重比(9.50%)、降低腹泻率(29.1%)和死陶率(50%);提高血清白蛋白和白球比(18.73%和11.11%)。

关键词: 发酵豆粕 断奶仔猪 饲喂效果 生化指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橘红色花菜薹突变体的发现和研究

中国蔬菜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以橘红色花菜薹突变体11A-47与黄色花菜薹联记特选34号甜菜心杂交获得的F1,F2及BC1、BC1′群体为试材。将6个世代的种子经4℃低温春化处理15d后调查子叶颜色,研究菜薹橘红色花的遗传规律;同时,采用与大白菜橘红心球色基因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对控制菜薹橘红色花的基因进行分析,鉴定菜薹橘红色花与大白菜橘红心球色基因or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橘红色花菜薹11A-47与黄色花菜薹杂交F2群体中,橘红色子叶与绿色子叶的分离比例符合1∶3,χ2=1.9389<χ20.05=3.841;BC1′群体中,橘红色子叶与绿色子叶的分离比例符合1∶1,χ2=1.3697<χ20.05=3.841。说明菜薹的橘红色花为质量性状,由1对隐性等位基因控制。分子标记结果表明,控制菜薹橘红色花的基因与控制大白菜橘红心球色的基因可能不同。

关键词: 菜薹 橘红色花基因 遗传规律 分子标记 育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