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响应面法优化合浦珠母贝糖胺聚糖咀嚼片的制备工艺
《食品工业科技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合浦珠母贝糖胺聚糖为主料,甘露醇、微晶纤维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硬脂酸镁、乳糖等为辅料,利用湿法制粒的方法制备合浦珠母贝糖胺聚糖咀嚼片产品。采用单因素实验分别研究矫味剂、填充剂、粘合剂、润滑剂对咀嚼片感官品质的影响,结合响应面试验,以感官分值为指标,研究配方中影响较大的组分对咀嚼片感官品质的影响,结合实际生产筛选出最优配方。结果表明,合浦珠母贝糖胺聚糖咀嚼片的最优配方(以质量百分比计)为:糖胺聚糖17%,甘露醇25%,微晶纤维素44%,羟丙基甲基纤维素2%、硬脂酸镁1%,其余为乳糖;质量指标检测结果均符合《中国药典》和营养健康食品的相关要求;急性经口毒性实验结果显示,咀嚼片对SD大鼠经口最大耐受剂量(MTD)高于15 g/kg,毒性分级为无毒;该制备工艺稳定可靠,制备方法简单易行。
关键词: 合浦珠母贝 糖胺聚糖 咀嚼片 响应面 感官分值 急性经口毒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溯河洄游长江刀鲚(Coilia nasus)摄食虾类的调查
《湖泊科学 》 2018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刀鲚(Coilia nasus)是长江的名贵经济鱼类.虽然传统上认为其溯河生殖洄游全过程不会摄食,但该问题一直尚未完全弄清.作为有效解明这一问题的第一步,本研究在前期长江流域干流和湖泊刀鲚资源调查的基础上,先利用耳石微化学技术筛选出长江河口区、江苏江段、安徽江段和鄱阳湖水域溯河洄游型的刀鲚个体,再对其胃、肠容物的大型游泳动物(鱼、虾类)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发现,在河口区、江苏和安徽江段所有刀鲚个体胃充塞度为0级,均未发现摄食有游泳动物;而鄱阳湖水域刀鲚个体的胃充塞度达4~5级,均发现有摄食淡水虾类的日本沼虾(Macrobrachium nipponense)和秀丽白虾(Exopalaemon modestus)的情况.其中29%和71%的刀鲚胃中分别含有1只和2只虾.所有刀鲚个体肠内均未发现有内容物.鉴于鄱阳湖已被确定为溯河洄游型刀鲚的产卵场之一,结果表明长江刀鲚在经河口,通过长江江苏和安徽江段干流到达鄱阳湖产卵场的过程中应该不会摄食大型游泳动物;而进入鄱阳湖产卵场后会开始摄食日本沼虾和秀丽白虾.这种两阶段的现象可能反映出了刀鲚的一种在洄游通道上节约能量,以利长距离溯河;而在产卵场补充能量,以利于性腺最终成熟的生存策略.
关键词: 刀鲚 溯河洄游 摄食 日本沼虾 秀丽白虾 长江 鄱阳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的罗非鱼生长预测模型
《南方农业学报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通过测定吉富罗非鱼生长指标,建立其生长的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Long Short-term Memory neural network model,LSTM)模型,分析模型的拟合度和准确度,为罗非鱼的育种和养殖提供参考.[方法]以罗非鱼生长阶段的生长时间、投喂量及水槽编号3个指标数据作为输入量,通过Dropout和one-hot的方法建立LSTM模型.[结果]模型在训练开始后迅速下降,100次迭代左右,误差下降速度开始逐步减缓,在1000次迭代后,误差开始收敛,数值趋于稳定,稳定值误差在0.0036左右.训练完成的模型对测试集的预测结果相对误差随真实值变大而逐渐变小,真实值较大且稳定时,相对误差较小,整体拟合程度较好.[建议]生长预测模型满足基本生产需求的同时,需增加样本数据的记录采集,建立生长数据库;结合信息平台等技术获取多影响影子数据,增加输入变量,使模型更加完善合理;选择合适的模型,结合预测数据与生产,合理规划上市时间及安排投饲方案等,使养殖利益最大化.
关键词: 罗非鱼 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模型 生长模型 预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鲵细胞与大鲵虹彩病毒的微载体规模化培养工艺及优化
《中国水产科学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Cytodex 3微载体悬浮培养系统规模化培养大鲵肌肉细胞(GSM)和大鲵虹彩病毒(GSIV),研究了微载体培养GSM细胞的形态和增殖特性,同时测定了病毒在培养系统中的增殖动态相关指标。结果显示,在Cytodex 3微载体培养系统中,将GSM细胞在贴壁期以转速30 r/min,每静置40 min搅拌2 min的方式间歇搅拌,10 h后贴壁率可达95%,培养基中最适血清浓度为10%,最适微载体浓度为2 g/L,最适细胞初始接种密度为1.2×10~5 cells/mL;增殖期以25 r/min的连续搅拌方式可以达到最佳的细胞生长效能。倒置显微镜与扫描电镜观察结果显示,GSM细胞呈长梭形,紧密贴附在Cytodex 3微载体上,生长良好。采用优化的工艺条件培养GSM细胞,以感染复数(MOI)为0.5的剂量接种GSIV至规模化培养的GSM细胞,48 h后GSM细胞出现典型的细胞病变效应,72 h病毒滴度达到最高TCID_(50)=10~(–8.50±0.20)/mL。本研究为大鲵虹彩病毒病疫苗的规模化生产工艺研究奠定了前期基础。
关键词: 大鲵肌肉细胞(GSM) 大鲵虹彩病毒(GSIV) Cytodex 3 规模化培养 工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地统计学南海北部近海竹荚鱼空间分布特征
《热带海洋学报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竹荚鱼(Trachurus japonicus)是我国南海北部近海主要渔获物之一。根据2014—2017年对南海北部开展的8个航次近海渔业资源和环境调查数据,采用地统计学方法分析竹荚鱼时空分布特征和相关生态动力过程。结果表明,竹荚鱼总体布局以低密度为主,高密度海域较少,季节性集聚特征明显,依次为夏季>春季>秋季>冬季。竹荚鱼空间分布具有极强的空间异质性,空间结构性比例均在75%以上,变异模型以高斯模型为主,空间相关距离(变程)大约在0.52°左右,且季节性特征明显。对地统计参数值和单位捕捞努力量(catch per unit effort, CPUE)的相关关系研究发现,竹荚鱼资源密度越大,空间异质性特征越明显。通过统计各向分维值分析竹荚鱼各向异质性特征,发现西北—东南向的空间异质性较为显著,表明该方向的海洋动力过程将对竹荚鱼洄游分布产生重要影响。此外,基于克里格插值分析,发现竹荚鱼呈西南—东北向洄游分布规律,空间布局呈片状和斑块状,且易受极端气候(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等事件)影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东山岛星座短腹海鞘共附生微生物多样性研究
《海洋渔业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前期研究发现星座短腹海鞘(Aplidium constellatum)脂溶性提取物具有降血脂功效的基础上,为深入了解该海鞘的生物学背景,开展了其共附生微生物的多样性研究,为进一步从该海鞘及相关共附生微生物中发现可能存在的降血脂活性次生代谢产物奠定基础。通过Illumina Mi 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了星座短腹海鞘样品中共附生微生物的物种多样性和物种丰度信息。测序共获得37 911条序列,310个OTU;稀释曲线表明测序深度足够;多样性指数Simpson值为0.373,Shannon值为2.494。样品共附生细菌分属于24个门,优势门有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78.86%)、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6.01%)、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4.67%)、蓝藻门(Cyanobacteria,2.62%)、厚壁菌门(Firmicutes,1.79%)、柔膜菌门(Tenericutes,1.76%)、螺旋菌门(Spirochaetae,1.33%);分属于197个属,优势属有Ruegeria(60.83%)、SAR116_clade科下未知属(3.27%)、Rhodococcus(2.40%)、Cyanobacteria纲下未知属(2.26%)、Candidatus_Hepatoplasma(1.76%)、Pe M15目下未知属(1.61%)、Spirochaetaceae科下未分类属(1.33%)等10个。通过纯培养技术共分离获得15株可培养共附生菌,分属于8个属,分别为弧菌属Vibrio(7株)、希瓦氏菌属Shewanella(2株),以及Pseudomonas、Pseudovibrio、Thalassobius、Exiguobacterium、Flavobacterium、Thalassospira属各一株。本研究首次为星座短腹海鞘提供了准确的共附生微生物背景数据,为进一步开展活性次生代谢产物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微生物菌株材料;同时研究还提示该海鞘有水产病原菌感染,在开发利用过程中应格外关注水产病原菌的安全风险防控。
关键词: 星座短腹海鞘 共附生微生物 纯培养 高通量测序 多样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V减速器综合参数测量方法研究
《机械传动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RV减速器是工业机器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综合性能情况很大程度上关系着机器人姿态控制的精密程度。通过对RV减速器的测量原理进行分析,研究了RV减速器各项综合性能参数的测量方法,并设计了测量流程以及每一项参数数据的处理方法,实现了不同型号RV减速器各项综合性能参数的自动化测量,可靠地配合了测量仪机械结构和硬件系统,避免了复杂的人工测量。完成传动误差、回差、扭转刚度、静摩擦力矩和动摩擦力矩5个项目的误差测量。检测结果证明了测量方法的实用性和有效性,为改进RV减速器的生产和加工工艺提供了有效手段。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Nrf2介导姜黄素对四氯化碳诱导鲫鱼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江苏农业学报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评价姜黄素对四氯化碳(CCl_4)诱导鲫鱼肝损伤的保护作用以及核因子NF-E2相关因子(Nrf2)的调控作用,采用精密肝切片技术(Precision-cut liver slices,PCLS)分离肝组织并进行体外培养,以四氯化碳诱导建立急性肝损伤模型,同时用不同浓度(1μg/ml、5μg/ml和10μg/ml)的姜黄素处理肝组织切片,收集上清液及肝组织。检测谷丙转氨酶(GPT)、谷草转氨酶(GOT)、乳酸脱氢酶(LD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碱性磷酸酶(AKP)活性,以及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总蛋白(TP)、白蛋白(Alb)含量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等生化指标,同时检测Nrf2和Keap1基因表达。结果表明:姜黄素可以改善CCl_4诱导的肝损伤,其浓度为1μg/ml和5μg/ml时能有效抑制GPT、GOT、LDH和AKP活性的升高,提高SOD、GSH-Px活性及T-AOC和GSH含量,降低MDA的生成,上调Nrf2基因表达。可见,姜黄素对CCl_4诱导的鲫鱼肝损伤有保护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姜黄素能激活Nrf2基因在肝细胞中的表达,调节氧化应激,从而减轻CCl_4对肝损伤。
关键词: 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 姜黄素 四氯化碳 肝损伤 鲫鱼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