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优质抗病大豆新品种齐农2号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中国种业 》 2018
摘要:齐农2号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齐齐哈尔分院大豆研究室于2003年以哈4475为母本、嫩丰17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大豆新品种。该品种适应性广、稳产丰产性好,区域试验每hm~2平均产量2666.9kg,比对照品种抗线6号增产12.4%;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415.4kg,比对照品种嫩丰18号增产11.6%。蛋白质含量为38.23%,脂肪含量为21.48%。中抗大豆孢囊线虫3号生理小种,适宜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种植。2014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应用种植,是一个稳产、抗线性状较为突出的高油大豆新品种。


寒地香粳水稻主栽品种绥粳18的选育难点与创新点
《中国稻米 》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通过分析寒地香粳水稻主栽品种绥粳18的选育背景和技术难点,发现该品种创新点为:实现了高产、稳产、多抗、优质等优良基因累加与聚合的目标;成功构建了香粳稻核心基因库,为选育寒地香粳稻新品种奠定了重要基础;解决了寒地香粳稻育种改良技术难点,创新了思路与方法,提高了寒地香型粳稻的育种效果;育成了广适性的香粳稻品种,拓宽了种植区域与推广范围;将绥粳18成功应用于"育繁推、产加销"一体化中,实现了成果产业化,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寒地稻米产业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适宜寒地塑料大棚蓝莓栽培品种鉴选研究
《黑龙江农业科学 》 2018
摘要:为促进黑龙江省蓝莓产业化发展,以20个蓝莓栽培品种为试验材料,比较了在黑龙江绥棱地区塑料大棚栽培条件下其抗寒力、抗病性、植株生长及果实特性的差异。结果表明:蓝莓品种北陆、伯克利、都克、北蓝适宜寒地塑料大棚栽培,综合表现较好。


黑果腺肋花楸优质丰产栽培技术
《中国林副特产 》 2018
摘要:黑果腺肋花楸,又名野樱莓,不老莓,在生产实践与科研相结合的基础上,从黑果腺肋花楸的生物学特性、人工栽培技术、田间管理、果实采收、防寒及解除防寒、病虫害防治等技术环节,将黑果腺肋花楸优质丰产栽培技术进行了总结。


粳稻品质特性指标差异性分析研究
《中国食品添加剂 》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征集108个粳稻品种为实验原料,对粳稻样品的25项品质特性指标进行测定,并进行差异性分析,结果表明25项品质特性在品种间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其中糙米白度是碾米品质中差异性最大的指标,其变异系数为9.18%;垩白度是外观品质中差异性最大的指标,其变异系数为133.39%;蛋白质是理化品质中差异性最大的指标,其变异系数为11.51%;消减值是糊化特性中差异性最大的指标,其变异系数为92.54%。25项指标中变异系数超过10%的共有10项,从高到低依次为:垩白度、消减值、垩白粒率、垩白大小、碎米率、崩解值、长宽比、蛋白质、热浆黏度、胶稠度。


哈维斯特金米海水稻壮秧剂在水稻苗床上的施用效果研究
《黑龙江农业科学 》 2018
摘要:为探究哈维斯特金米海水稻壮秧剂在水稻苗床上的施用效果,于2017年在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分院的水稻育秧大棚内,对苗期病害的发生情况及秧苗素质调查,以明确其功效。结果表明:施用了哈维斯特金米海水稻壮秧剂的水稻秧苗出苗率最高,出苗速度最快,有效减少了烂种率,在叶龄、株高、茎基宽、根数、根长等各项数据上极显著优于对照药剂,并且对苗期恶苗病及立枯病也具有一定的防治作用,推荐在生产中使用。


黑龙江省玉米生产现状与对策
《黑龙江农业科学 》 2018
摘要:玉米是黑龙江省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为促进玉米生产发展,提高效益,本文通过对2008-2017年10年数据分析,总结了黑龙江省玉米播种面积、单产和总产发展状况,阐述黑龙江省玉米增产潜力和高产技术,明确黑龙江省玉米生产现状,提出玉米生产发展的对策,即加大适宜机收优质高抗玉米新品种选育与推广力度,优化区域品种布局,增加政府财政收入等。


玉米大斑病广谱抗性外引自交系的发掘与抗病基因初步鉴定
《作物学报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2014—2016年连续3年对43份来自美国、法国、俄罗斯和德国的玉米资源进行了抗大斑病人工接种鉴定,筛选到高抗玉米大斑病材料7份,抗病材料1份,中抗材料6份,抗性材料占鉴定总材料的比例为32.6%。利用F_2群体,对7份高抗材料进行了大斑病抗性遗传分析,抗感植株分离比例和适合性测验证明,自交系A04、F02、F05和R01对大斑病的抗性可能是由一对显性基因控制的。抗谱分析表明,自交系A04、F02、F05和R01携带的抗大斑病基因不同于Ht1、Ht2、Ht3和Ht N,可能是新的抗病基因。该研究结果可为今后我国玉米大斑病抗性种质的引进及改良提供重要参考。


瘠薄亚表层施磷对大豆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大豆科学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促进大豆磷高效利用,通过盆栽模拟试验,在贫磷的亚表层土壤里施过磷酸钙,研究不同磷用量0 kg·hm~(-2)(T_0)、30 kg·hm~(-2)(T_1)、60 kg·hm~(-2)(T_2)、120 kg·hm~(-2)(T_3)、240 kg·hm~(-2)(T_4)对大豆黑农48的生育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豆苗期对磷的反应较弱,施磷处理与对照相比对株高、干物质质量的影响差异不显著,SPAD值表现为T_3>T_2>T_4>T_1>T_0,其中T_3与T_0处理差异显著,其它各处理间差异未显著;大豆结荚期(R4)表现为:随着施磷量的增加,根系指标及干物质质量呈单峰曲线变化,施磷促进大豆根长、根表面积增大,根瘤数的增加,利于干物质的积累,施磷量≥120 kg·hm~(-2)的处理与≤30 kg·hm~(-2)的处理差异达显著;大豆产量施磷处理与不施磷处理间差异显著,但年季间略有差异,2016年最佳施磷处理为T_2,T_3比T_0处理增产10.5%~12.1%,2017年最佳施磷为T_3处理,盆栽产量为73.0 g,且表现为T_3>T_2>T_4>T_1>T_0的趋势,T_3处理与其它各处理差异显著。两年的试验结果进一步证明,在瘠薄缺磷的土壤上进行亚表层磷培肥,最佳施磷处理为T_3,即120 kg·hm~(-2)时为最佳施肥量,能够促进大豆根系的生长,对大豆高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于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问题的对策思考——以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为例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 2018
摘要:为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十九大报告中关于农业问题的讲话精神,根据全国农业工作会议部署,针对佳木斯市农业的具体现状,就佳木斯市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问题提出建议,如建设绿色农业,推动农业资源可持续发展;稳定粮食生产,巩固提升特色作物产能;突出抓好农产品加工转化,做深"粮头食尾""农头工尾"的"尾"字文章;重点打造外销出口型和贸易加工型蔬菜优势区;做实"互联网+农业",广开市场帮助农民"卖得好"。
关键词: 佳木斯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对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