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9134条记录
蓝莓组培苗微扦插工厂化繁殖技术

现代农业研究 2018

摘要:蓝莓不仅是经济价值较高的浆果树种,其观赏价值同样可以得到开发利用,蓝莓成园后,春观花、夏品果、秋赏叶,极具观赏性。目前,蓝莓苗木的主要繁育方法是组织培养和扦插。

关键词: 培苗 扦插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红小豆品种数量性状对育种遗传改良研究分析

安徽农业科学 2018

摘要:[目的]对28个不同生态区红小豆品种数量性状在育种改良中的研究分析。[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试验,数理统计方法对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对其中7个数量性状进行了相关分析及主成分分析。[结果]变异系数最大的数量性状为分枝数,变异系数达到34.21%,其次是产量,变异系数为24.65%,最小的为生育期,变异系数为2.54%。相关分析表明,单株荚数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前3个主成分(单荚粒数因子、生育期因子和产量因子)对变异的累计贡献率达86.68%。[结论]在红小豆育种改良选择中,单株荚数是育种改良中重点选育目标,同时要综合考虑荚粒数均匀,生育时期适合等其他性状。

关键词: 红小豆 农艺性状 变异系数 相关分析 主成分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核盘菌诱导后向日葵防卫及激素信号传导相关基因差异表达分析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讨向日葵抗菌核病分子机制,在已构建的核盘菌诱导向日葵转录组差异表达基因分析基础上,筛选了8个向日葵防卫相关基因和水杨酸(SA)、茉莉酸(JA)及茉莉酸-乙烯(JA/ET)信号途径中的关键调控基因进行q RT-PCR诱导表达分析。结果表明,当核盘菌侵染时,向日葵防御酶基因表达量与对照相比均有显著的变化,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基因在6h表达量分别为对照2~(5.02)、2~(2.34)和2~(6.25)倍;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过氧化氢酶(CAT)和查尔酮合成酶(CHS)基因也上调表达,表达量在12h均达到最高,分别为对照的2~(3.89)、2~(4.23)和2~(4.89)倍;β-1,3-葡聚糖酶(GLU)基因在0~6h下调表达,之后又迅速升高,24h表达量达到最高,为对照的23.66倍;几丁质酶(CHI)基因先是下调表达,12h后开始上调表达,36h时表达量达到最高,为对照的22.13倍。SA、JA及JA/ET信号途径中的调控基因与未经诱导的相比均有明显的转录水平变化,而且JA/ET途径"节"点基因PDF1.2和SA-JA"节"点基因NPR1、MPK4和EDS1也明显上调表达。研究结果表明核盘菌诱导激发了向日葵多种抗病信号传导途径及防御反应,暗示向日葵对核盘菌侵染响应的分子机制受到多基因网络系统的调控。

关键词: 向日葵 防卫基因 激素信号传导 基因表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酶解-超声组合提取蒲公英中绿原酸的工艺优化

食品工业科技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以干蒲公英茎叶为原料,优化其绿原酸提取工艺。方法:采用酶解超声组合法,以绿原酸得率为指标,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确定酶添加量、酶解时间、超声功率和超声时间为主要影响因素及其水平值,采用Box-Behnken法设计四因素三水平实验进行响应面优化,并建立二次多项数学模型。结果:蒲公英中绿原酸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纤维素酶添加量0.3%(占干料的百分比)、酶解时间1.0 h、酶解温度50℃、酶解p H4、超声功率163 W、超声时间1.7 h、料液比1∶20 g/m L。在此条件下,绿原酸平均得率为2.14%±0.02%,与模型预测值(2.12%)相近。结论:酶解超声组合方法较适合提取蒲公英中的绿原酸,响应面分析法较好地优化了提取工艺。

关键词: 蒲公英 绿原酸 纤维素酶 超声波 提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草莓叶片再生体系的建立

中国园艺文摘 2018

摘要:以草莓‘红颜’和‘章姬’的叶片为外植体,研究暗培养时间、不同植物激素及浓度对不定芽诱导的影响,不同植物激素种类浓度及继代次数对不定芽增殖的影响,以及组培苗生根的最佳培养基。结果表明:草莓叶片不定芽诱导的最适宜培养基为MS+3 mg/L 6-BA+0.2 mg/L 2,4-D,暗培养天数15~20 d;不定芽增殖的最适宜培养基为2 mg/L 6-BA+0.3 mg/L NAA,‘红颜’组培苗适宜继代4代,‘章姬’组培苗适宜继代5次;MS+0.5 mg/L 6-BA+0.05 mg/L NAA生根效果最好。

关键词: 草莓 暗培养 不定芽再生 增殖系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长期施用氮肥和磷肥对东北黑土丛枝菌根真菌群落组成的影响

中国农业科学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e,AM)真菌在促进作物养分吸收、提高作物抗病和抗逆性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探讨长期施用化学氮肥和磷肥对东北黑土AM真菌的影响及其主效环境因子,为进一步揭示AM真菌对化肥的响应机制,指导农田施肥以及利用AM真菌提高土壤养分有效性提供依据。【方法】以长期定位试验为平台,选取5种不同处理:不施肥(CK),单施常量氮肥(N_1),混施常量氮肥和磷肥(N_1P_1),单施2倍常量氮肥(N_2),混施2倍常量氮肥和磷肥(N_2P_2)。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连续施用37年氮肥和磷肥的AM真菌群落组成差异,并对AM真菌群落组成与环境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随着氮、磷施用量的增加,黑土p H和速效钾含量显著降低,而全氮、硝态氮、铵态氮和有机质含量显著提高。单施氮肥(N_1和N_2)对黑土中AM真菌多样性影响不显著(P>0.05);然而氮、磷混施(N_1P_1和N_2P_2)显著降低黑土中AM真菌多样性(P<0.05)。土壤中AM真菌以Glomeraceae科为主,占AM真菌45.5%。在属水平上,施肥降低Funneliformis和Septoglomus丰度,而提高Paraglomus丰度;在N_1和N_2基础上施磷显著提高Glomus和Funneliformis丰度,而降低Gigaspora和Paraglomus的丰度。非度量多维度分析表明,长期施用氮、磷肥改变了土壤中AM真菌群落组成。不施肥处理、单施氮肥处理和氮、磷混施处理AM真菌群落差异显著,且磷肥影响较为显著。冗余分析表明,土壤p H,有效磷含量是影响黑土中AM真菌群落组成的主效环境因子(P<0.05)。【结论】长期施用氮肥以及氮、磷肥混施改变了黑土中AM真菌群落组成,单施氮肥对黑土中AM真菌多样性影响不大,而氮、磷肥混施降低其多样性,施肥导致的土壤p H和有效磷含量变化是主要因素。

关键词: 长期施肥 东北黑土 丛枝菌根真菌 群落组成 Illumina Miseq测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业科研单位自行招标采购研究

纳税 2018

摘要:文中围绕农业科研单位自行招标采购进行了研究。首先,指出了现阶段农业科研单位自行招标进行采购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包括恶意串标、采购单位监管意识不强烈、单位内部各个管理部门职责划分不明、从业人员自身素质有待提升,随后围绕问题提出了几点有效的解决意见,包括积极开展招标全过程监督工作、在单位内部构建完善的采购管控体系、注重招标相关人员的职业素养培训、强化单位内部采购预算管理工作,旨在提升农业科研单位招标工作的开展质量。

关键词: 农业科研单位 自行招标 采购管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龙江省第四积温带玉米品种适应性鉴定

中国种业 2018

摘要:对黑龙江省第四积温带的10个玉米品种,在不同密度下的综合农艺性状进行评价,绥玉29、鑫科玉2号、克玉16和垦单24在2种密度条件下产量均不高;瑞福尔1号的北方炭疽病偏重,克玉16的青枯病太重,垦单24的大斑病较重;华美2号、先达203、禾田4号和德美亚1号适合黑河地区5500株/667m2条件下种植,德美亚3号虽然产量较高,但熟期偏晚,不适合黑河地区种植。

关键词: 玉米 第四积温带 早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龙江省抗胞囊线虫大豆的分子遗传和相关基因挖掘(英文)

大豆科学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大豆胞囊线虫是世界大豆生产的一种毁灭性病原,为解析抗胞囊线虫大豆种质的分子遗传特征,挖掘相关基因,采用田间试验、接种鉴定和SLAF-seg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对黑龙江省主推的抗线虫品种的遗传性状和基因组遗传特性进行解析,并应用关联分析方法确立抗胞囊线虫3号小种的相关基因位点。研究结果表明:抗线品种的抗原来源于Franklin和Peking小黑豆;抗线2、抗线6、抗线10的遗传距离较近,品种间的遗传距离为0. 24和0. 213,抗线2与丰豆3的遗传距离为0. 799,亲缘关系较远.抗线2号及其抗线品种的进化SNP位点有105 563个,而品种间遗传保守位点4 352个,占进化标记位点的4. 12%;品种间相同等位变异在不同品种和不同染色体上存在差异;相同等位变异为56%~96. 3%;抗线2对抗线4和抗线6的遗传贡献表现在不同染色体上的遗传信息传递在65%以上,在4号染色体上,抗线2与抗线4、抗线6比较的相同等位变异比例达95%以上,在10号染色体上相同等位变异比例超过91%,推测抗线虫大豆在4、10号染色体上有一些特殊与主要农艺性状、胞囊线虫抗性、疫霉菌抗性、抗旱性、病毒病1号抗性、根系形态、脐色、百粒重等相关基因位点的遗传成为黑龙江省西部地区抗线大豆的生态遗传基础。在11号染色体上找到了抗胞囊线虫3号小种的关联位点4个,其中Glyma11g 35700. 1的增效作用较大,可用于大豆育种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关键词: 抗胞囊线虫大豆 等位变异 遗传贡献 黑龙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芸豆新品种(系)在黑龙江西部地区的引种试验

湖南农业科学 2018

摘要:为了筛选出适应黑龙江省西部地区的高产、抗性好的芸豆品种,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对引进的12个芸豆新品种(系)进行试验示范。结果表明:中芸5号、中芸3号、中芸6号这3个品种在农艺性状和产量上综合表现优良。其中,中芸5号的产量最高,为1 736.41 kg/hm~2,比对照增产29.24%,较当地主栽品种有较大的增产优势,可在黑龙江西部地区大力推广。

关键词: 芸豆 新品种(系) 引种试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