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5920条记录
庭院葡萄栽培模式及效益分析

北方园艺 1999 北大核心

摘要:自从黑龙江省推广“葡萄换根”、“三当育苗”、“育大苗,快速成园,早期丰产”等项新技术以来,为全省葡萄生产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很多农民纷纷在庭院栽植葡萄,效益十分可观。现就庭院葡萄栽培模式及效益进行分析,以期为进一步发展庭院...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抗寒杏新品种——牡红杏

中国果树 199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牡红杏是1982年以631杏与兰州大接杏杂交育成的杏树新品种。具有抗寒、丰产、品质优、外观美等特点。在牡丹江市7月下旬成熟,平均单果重50g,最大果58.5g。果面有片状红晕,果肉橙黄,有香气。综合性状优于对照品种龙垦2号杏。1999年2月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现已在东北3省引种试栽。

关键词: 牡红杏 品种 抗寒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龙江省主要类型稻田土壤硫现状及硫肥效果的研究

土壤肥料 199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不同品种硫肥在水稻土上应用结果表明:硫对水稻的生长发育有促进作用。提高水稻产量,增产效果较好的是硫铵和Sulfer95,增产8.8% ~13.4% 。另外,施含硫肥料能缓解土壤硫素的消耗,对保持土壤中硫的平衡有很大作用

关键词: 黑龙江省水稻土 不同品种硫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植物性农药的进展与应用

世界农业 1999 北大核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豆浅翻深松高产栽培技术

现代化农业 1999 北大核心

摘要:三江平原的区域特点是土壤粘、湿、冷,耕性不良,渗透性差,易形成渍涝,大豆平均单产仅1500kg/hm2左右,我们于1995~1997年开展大豆浅翻深松栽培技术研究,采取了浅翻(15~18cm)深松(35~40cm)耕作措施,可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发挥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亚麻茬复种蔬菜技术及效益比较

中国麻作 199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亚麻纤维是黑龙江省的主要纺织工业原料。每年种植面积和纤维总产均占全国80%以上。但目前农副产品价格波动,种亚麻投入高、产出低,农民失去种亚麻的积极性,种植面积呈下降趋势。针对这种情况,课题组于1993~1995年进行了亚麻茬复种蔬菜试验。1996年-...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丰黑穗醋栗丰产栽培技术

中国果树 199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黑丰黑穗醋栗是我所选育的新品种,1996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具抗寒、高产、果大、含糖量高、熟期一致等特点,已成为生产上发展的主要品种,现将其丰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1)选用壮苗,适时栽植选栽根系发达,茎粗0.8cm以上,苗高60c...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扁茎大豆光合生理特性及种质改良研究:Ⅰ.中国扁茎大豆群体条件下 …

大豆科学 199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群体条件下,扁茎大豆(中国扁茎)结荚鼓粒期光合特生为例,光合速率高于高产品种黑农37,与高光效品种黑农40相仿;具有高于黑农37和黑农40的单株叶面积,截获光能强;形成较多光合产物,并能有效地运往茎和花荚中,从而获得高于黑农37和黑农40的单株产量,这些光合特性有利于对其进行光效育种改良,因此我们认为扁茎大豆可以做为高光效育种种质资源加以改造利用.

关键词: 大豆 群体条件 光合特性 育种 改良 结荚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寒地粳稻耐低磷品种鉴定研究

作物品种资源 1999 北大核心

摘要:1995~1997年对308份粳稻材料进行了耐低磷鉴定,筛选出耐低磷早粳品种23份,有的品种已开始在缺磷土壤上推广应用。明确耐低磷品种对产量的不同反应以及与分蘖、根长、根重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寒地粳稻,耐低磷品种,耐低磷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灰斑病对大豆类囊体膜蛋白表达的影响

大豆科学 199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文利用SOD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灰斑病1号、7号小种侵染条件下,大豆类囊体膜蛋白的表达进行分析,提出了灰斑病1号小种主要是使感病大豆品种叶肉细胞叶绿体膜蛋白受到损伤,然后使植株发病。灰斑病7号小种对大豆的影响主要作用于细胞色素的表达上,使细胞色素不能合成,从而表现出感病反应。而抗病品种则无此反应。

关键词: 大豆;类囊体膜蛋白;灰斑病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