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超微粉衣GKM在玉米上的应用试验
《现代化农业 》 1997 北大核心
摘要:超微粉衣GKM是一种超微粒固体种衣剂,与普通胶体种衣剂相比,具有成膜简单,用量少,便于保存和运输等优点。用GKM包衣处理的可增加玉米功能叶片叶绿素的含量,促进玉米生长发育,提高产量,增加效益。


白浆土某些理化特性与改良的研究
《土壤学报 》 199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有效地开展白浆土改良工作,自1986年开始,作者对白浆上某些理化特性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白浆土关键问题在于白浆层。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该层土壤水分性状不良,有效水不足,只有5.39%,透水能力差,饱和透水系数仅为6.08×10-5cm/s;二是土壤硬度过大,达25kg/cm2以上。由于白浆层土壤出现部位浅,矛盾集中反映在耕层,造成耕层根系有效上层浅,表旱表涝严重,直接混入耕层后,土壤压缩性降低、耕性变劣。白浆上耕层的磷素主要以有机态形式存在,分级磷含量顺序为Fe-P>Al-P>Ca-P。磷肥培养试验中的磷约50%-60%转化为Ca-P,10%-20%转化为Al-P,2%-10%转化为Fe-P。


黑龙江省草地资源现状及其合理利用
《草业科学 》 1997 北大核心
摘要:论述了黑龙江省草地资源的类型、数量、分布和利用现状,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合理利用的对策和具体措施。
关键词: 黑龙江省,草地资源,合理利用


光周期对大豆杂交F_2群体变异的影响及广适应性种质选育的研究
《大豆科学 》 1997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不同光照反应类型的大豆品种进行杂交,对其F2代进行短光照诱导,研究短光照对大豆杂交F2代群体变异的影响,并通过杂交育种等手段选育光钝感大豆新种质。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的杂交组合在F2代进行短光照处理后,其群体的变异明显不同;双亲均为不敏感的组合C1,其Ve-R1的天数、株高和主茎节数处理与对照相比差异不大;而亲本之一为光照敏感材料的组合C2和C3却表现出差异很大;选育出哈91-7116、哈92-4465和哈92-4498对光照反应不敏感的大豆新种质。


高效生物活性肥料在小麦上应用效果的研究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 199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施用高效生物活性肥料,尤其是固体型对小麦的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明显高于对照和等量N、P、K化肥。它比对照增产34.3%,比等量N、P、K化肥增产12.6%;浸种和叶喷也较对照有可提高,分别增产6.7%和3.9%。
关键词: 高效生物活性肥料;化肥 浸种 叶喷 增产


黑河地区气象因素对二棱啤酒大麦产量构成性状的影响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 199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啤酒大麦是提供酿造啤酒的专用大麦。啤酒质量的高低,首先取决于啤酒大麦品质的优劣,能否达到国家标准局颁发的啤酒大麦标准GB7416—87中规定的优级、一级啤酒大麦标准。除了品种因素以外,还与产地的生态气候条件(日照、雨量、温度等)密切相关。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研究了黑河地区气象因素对二棱啤酒大麦产构成性状的作用,即影响穗粒数的气象因素依次是:≥0℃积温>日照>降水;影响千粒重的依次是:日照≥0℃积温>降水;影响每株穗数的依次是:≥0℃积温>降水>日照。


大豆高产品种合丰25号的选育及利用
《大豆科学 》 1997 北大核心
摘要:合丰25号是利用秆强、喜肥、高产、病虫害轻的合丰23号为母本,与具有高产的国外品种十胜长叶血缘的克交4430-20为父本有性杂交育成。1984年黑龙江省审定推广,1986年吉林省审定推广。目前推广区域已扩大到辽宁、内蒙、河北、新疆、云南等九个省(区)种植。生产中合丰25号出现了20万亩亩产185.5kg的大面积高产典型和小区亩产319.5kg的高产实例,年最高种植面积1500万亩,推广12年累计种植面积1.3亿亩,增产大豆18.6亿kg,创纯社会经济效益16.0亿元。以合丰25为育种材料,通过多种育种途径,现已育成不同生态类型的大豆新品种13个,其中推广面积达10万亩以上的品种11个,累计推广面积4804.1万亩。
关键词: 大豆;高产品种;选育;利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