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5734条记录
应用威农防除移栽稻田扁秆Biao草施药技术研究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1998 北大核心

摘要:作者于1994-1996年采用田间小区试验进行了威农防除移栽稻田扁秆BIAO草施药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威农对株高1-7CM的多年生扁秆BIAO草有强烈的杀伤和抑制作用.水稻移栽后1-10D威农第1次施用,量有效成分为67.5-90G/HM6^

关键词: 威农 移栽稻田 扁秆Biao草 施药技术 除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抗孢囊线虫病大豆新品系91-4750

作物品种资源 1997 北大核心

摘要:抗孢囊线虫病大豆新品系91-4750张玉华(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哈尔滨150086)大豆孢囊线虫病是黑龙江省大豆的主要病害之一,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选育出高抗孢囊线虫病大豆新品系91-4750,其主要特点是:高产、抗孢囊线虫病、抗旱、耐盐碱。1选育经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重迎茬对大豆化学品质的影响

大豆科学 1997 北大核心

摘要:在中国黑龙江省6个不同的生态区设置固定轮作场圃,连续3年研究重迎茬大豆蛋白质、脂肪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迎茬和短期重茬对大豆蛋白质、脂肪含量无明显影响,重茬3年以上,蛋白质含量增加,脂肪含量降低。农艺措施对重迎茬大豆蛋白质、脂肪含量没有明显的影响,化学调节剂对重迎茬大豆蛋白质、脂肪含量有一定的影响。

关键词: 大豆;重迎茬;蛋白质;脂肪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豆皂甙化学生理作用及呈味研究

中国调味品 1997 北大核心

摘要:大豆皂甙化学生理作用及呈味研究许显滨大池昶威大久保一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150086)大豆中含有05%~25%的皂甙(皂角甙),是配糖体的一种,含糖24%~27%,易溶于水或80%乙醇溶液。随着人们对大豆营养价值的不断认识和深入研究大豆的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立体农业及立体耕作机

现代化农业 1997 北大核心

摘要:农业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立体农业可以充分利用土地、劳力和资金。它的地上部分为绿色生物的立体摆布,可为人类提供尽可能多的食物;它的地下部分是多元立体耕作层。只有地下部与地上部协调统一才能获得更佳效果。立体耕作机可以实现多元立体耕作层。

关键词: 立体农业 立体耕层 立体耕作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东北地区三种柴胡种子游离氨基酸的研究

植物研究 1997 北大核心

摘要:东北地区三种柴胡12个居群做了种子游离氨基酸成分分析。发现狭叶柴胡9个居群中种子游离氨基酸种内存在着变异,而且种间游离氨基酸种类变异较大,可以作为种间分类的指标

关键词: 柴胡;高效液相色谱;游离氨基酸;种间关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Soja亚属内的半野生大豆及其资源价值

作物品种资源 1997 北大核心

摘要:半野生大豆(G.sojavar.gracilis)是野生大豆(G.soja)向栽培大豆(G.max)进化过程中的一系列中间类型,具有野生大豆高蛋白、多花荚、生长繁茂等优异性状,又具有综合性状较进化的特点,因此,与栽培大豆种间杂交,对拓宽大豆育种遗传基础,创造优异新种质,比野生大豆更便捷有效。茎叶高大繁茂的半野生大豆,有可能成为青贮、青饲、绿肥的新资源

关键词: 半野生大豆,分类地位,分布,形态特征,籽粒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龙江省野生大豆优异资源鉴定与筛选

作物品种资源 1997 北大核心

摘要:1986~1993年对黑龙江省的739份野生大豆种质进行农艺性状、籽粒品质及抗病虫性鉴定评价,筛选出超早熟种质1份,多花荚、多分枝种质5份,高蛋白种质8份,抗SCN的8份及抗SMV的种质5份

关键词: 野生大豆,优异资源,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豆主要品质性状的稳定性研究

大豆科学 1997 北大核心

摘要:以生育期相近的25个品系为材料,在8个地点同时进行试验,对大豆的主要品质性状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主要品质性状的稳定性存在明显差异,蛋白质+脂肪总量最稳定,其次是蛋白质含量及脂肪含量,这3个性状均较各脂肪酸稳定,亚麻酸的稳定性最差,这也表明其最易受环境的影响。不同品种同一性状的稳定性也存在明显差异。蛋白质含量、脂肪含量及蛋白质+脂肪含量与其本身的稳定性无关,亚麻酸含量低的品系稳定性较好。稳定性回归系数法分析表明,亚麻酸、油酸及亚油酸之间的回归系数都呈极显著正相关,同时蛋白质和蛋白质+脂肪总量的回归系数也呈极显著正相关。各品质性状的变异系数和稳定性回归系数都呈显著正相关,表明二种方法都同样有效。品种间每一品质性状稳定性的明显差异表明,对品种进行品质性状的稳定性分析是必不可少的

关键词: 大豆品质性状;稳定性;相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松嫩平原低平易涝地农作物三深带状栽培研究

现代化农业 1997 北大核心

摘要:对松嫩平原低平易涝地农作物三深带状栽培的研究表明,三深带状栽培活化了0~20cm耕层土壤的理化性质,增加了作物群体光合叶面积和干物质积累,使大豆和玉米分别增产15.1%和17.6%

关键词: 松嫩平原,低平易涝地,三深带状栽培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