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5920条记录
芦荟组织培养的研究

北方园艺 2000 北大核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通过直接引入外源DNA育成高产、优质、高蛋白大豆新品种黑生101

作物学报 200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文报道了利用花粉管通道技术 ,将野生大豆 DNA直接导入受体栽培大豆。经分析、鉴定、选择、育成了集高产、优质、高蛋白于一体的新品种黑生 10 1,并经 RAPD( Random AmplifiedPolymorphic DNA)分子验证 ,证明供体 DNA片段确已进入受体。经连续 7年分析 ,黑生 10 1蛋白质含量超过 4 5% ,平均比受体高 1.76个百分点 ;球蛋白总量比受体高近 10个百分点 ,11S球蛋白超过了 70 % ;产量比标准品种提高 9.8% ,已于 1997年正式推广

关键词: 大豆 外源DNA RAPD 高蛋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新品种绥粳3号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作物杂志 2000 北大核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抗寒李新品种——矮甜李

中国果树 2000 北大核心

摘要:矮甜李是 1981年以吉林六号为母本 ,台湾李为父本杂交育成的李新品种。经多年观察与各地试栽 ,表现为抗寒、果大、果色好、离核、结果早、矮冠等特点。 1998年通过田间鉴定 ,1999年2月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 ,现已在黑龙江省栽植 4万株 ,面积 4 0 hm2。

关键词: 品种 矮甜李 抗寒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发酵豆乳饮料的研究制

大豆科学 200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发酵豆乳饮料是豆乳经乳酸菌发酵 ,配以辅料 (蔗糖、稳定剂、酸味剂、无菌水 )调配而成的乳酸菌饮料。为了探索乳酸菌发酵豆乳的最佳条件 ,进行了 L9(34 )正交试验 ,确定豆固形物浓度为 7% ,蔗糖添加量为 9% ,混合菌种比例 L/ str为 1∶ 3,发酵温度为 37℃ ,在接种量为 5 % ,发酵时间 1 4 h条件下 ,乳酸菌生殖生长最好。发酵豆乳经辅料调配 ,确定最佳配比。产品口感细腻 ,酸甜可口 ,风味独特 ,是营养保健型发酵饮料。

关键词: 豆乳 发酵 调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应用高纯度育种技术 培育寒地水稻新种质

农业科技通讯 2000 北大核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矮秆、早熟玉米新品种嫩单8号

中国种业 2000 北大核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抗大麦黄矮病小麦新品系选育及其RAPD分子验证

核农学报 200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辐射与外源DNA花粉管导入技术相结合的方法 ,选出了抗大麦黄矮病(BYDV)的小麦新品系龙辐 97K1 0 99。经多年自然发病和两年接毒蚜鉴定 ,该品系不仅高产 ,而且抗大麦黄矮病。RAPD分子验证表明 ,在所用的 75个随机引物中只有OPF15 具有多态性。OPF15 的扩增产物在 880bp、650bp和 50 0bp处出现 3条供体与龙辐 97K1 0 99共有的特异谱带。可以认为这些谱带与大麦黄矮病抗性有关

关键词: 辐射 外源DNA导入 小麦抗大麦黄矮病品系 RAPD技术 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矮秆早熟玉米品种——嫩单8号

农业科技通讯 2000 北大核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外源DNA导入技术创新甜高粱种质

作物品种资源 1999 北大核心

摘要:利用花粉管通道导入技术,将不能进行常规有性杂交的生育期长、茎秆多汁、含糖量高的热带高粱总DNA导入到黑龙江省当地高粱品种中,7.9%的导入后代的茎秆含糖量有所提高。通过对部分导入后代的过氧化物酶及酯酶同工酶分析结果表明,外源DNA片段已整合到受体基因中,并得到表达。此项技术可作为甜高粱常规育种的一个辅助手段,丰富黑龙江省甜高粱品种资源

关键词: 高粱,外源DNA导入,含糖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