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农艺措施对重迎茬大豆产量效应分析
《大豆科学 》 200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 1 994 -1 996三年不同生态区重迎茬大豆采取缓解的各项农艺措施的产量结果分析表明 :处理间、区域间、年份间、处理×区域间、区域×年份间差异均达 1 %显著水平。各处理的综合评价是 :有机肥 >缓解剂 +钾肥 >破垄夹肥 >钾肥 >缓解剂 ;但各农艺措施受不同生态区、不同年份间及其各因素互作等影响较大 ,因此 ,应因地制宜采取农艺措施提高重迎茬大豆的产量。另外 ,采用各重迎茬减缓措施总体上东部低湿区好于西部干旱区 ,雨水调和年份好于干旱年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寒地水稻个体障碍性生长的存在及其对生长发育与产量的影响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 200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多年试验研究提出了“个体障碍性生长”新的技术概念 ,并对个体障碍性生长的各个时期进行了详尽描述 ,同时提出了清除个体障碍性生长的方法 ,为水稻持续增产提供了理论与技术。图 1,表 6,参 2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豆重迎茬种植对大豆孢囊线虫发生及产量的影响
《植物保护 》 200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大豆抗病品种和感病品种在不同土壤类型条件下连续种植对大豆孢囊线虫消长及产量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抗病品种无论在黑土或盐碱土地区种植 ,大豆孢囊线虫孢囊数量变化不大 ,在黑土地区 ,正茬和重茬 1年的产量略高于感病品种 ;但在盐碱土线虫发生区抗病品种产量明显高于感病品种 ,其孢囊量明显低于感病品种。感病品种随着重茬年限增加孢囊量逐渐增加 ,产量逐渐降低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