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贵州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2927条记录
三叶木通种子的营养成分分析与评价

西南农业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科学开发和合理利用三叶木通种子,提高其经济价值,以三叶木通优选单株的种子为试材,采用国家标准方法,对其氨基酸、脂肪酸、矿物质等营养成分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1种子的营养成分以脂肪(44.61%)为主,含粗纤维17.45%和粗蛋白15.57%;2种子含有15种氨基酸总量为97.19 mg/g,其中人体必需氨基酸占55.19%,药用氨基酸占47.02%,均高于花生、大豆和玉米等作物;3种子中矿质元素含量丰富,其中钾、镁、铁和铜的含量依次为7760、2400、27.5和13.2 mg/kg,均高于花生和玉米等作物,具有高K低Na、富Mg、Fe和Cu元素特点;4种子油为黄色澄清液体,密度为0.9068 g/m3,折光率1.463,皂化值209 mg KOH/g,属非干性油,不皂化物含量较少,为0.13%。5种子油的脂肪酸以不饱和脂肪酸(74.51%)为主,其中油酸、亚油酸和棕榈酸3种脂肪酸的相对含量高,合计为95.52%。

关键词: 三叶木通 种子 营养成分 氨基酸 脂肪酸 矿物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胡萝卜素甘薯品种黔薯5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浙江农业科学 2016

摘要:黔薯5号是由苏薯8号为母本进行集团杂交育成的新品种,株型半直立,叶色绿色,叶形尖心形,中蔓,薯形纺锤形,薯皮红色,薯肉橘红色,胡萝卜素含量147.6 mg·kg-1。2015年6月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关键词: 甘薯 品种 选育 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高光谱遥感的农作物识别

江苏农业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高光谱遥感为农作物种类识别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对发展精准农业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在分析农作物光谱信息特征的基础上,利用不同数据变换形式和10种常用植被指数对采收期的7种农作物进行了识别能力研究。结果表明:在350~500 nm波长芭蕉芋反射率最高,农作物在760~915 nm、1 000~1 115 nm波长反射光谱曲线差异明显;识别这7种农作物的最佳波长位置有516 nm、568 nm、609 nm、642 nm、660 nm、700 nm、717 nm、760 nm、928 nm、1 001 nm、1 118 nm、1 136 nm和1 327 nm等;采用原始光谱计算的10种植被指数中RVI辨识农作物的能力最强,其他由强到弱依次为MSRI、NVI、TDVI、EVI、NDVI、SAVI、DVI、TVI、IPVI。由此可见,不同特征谱段和植被指数能够识别不同类型农作物。

关键词: 农作物 高光谱遥感 植被分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花生田除草剂筛选及其对花生农艺性状的影响

花生学报 2016

摘要:为筛选出适于贵州花生生产应用的除草剂,了解不同成分除草剂对花生生长的影响特点,以市场常见的豆贝、乡锄、盖草能等3种除草剂开展杂草防效、药害评价试验。结果表明:豆贝、乡锄除草剂杂草防效的持久性较好,豆贝除草剂防除杂草的效果最好,在施药18d、33d时的杂草防效分别达到58.3%和86.1%。3种除草剂对花生主茎高度、总分枝数、第一对侧枝长等性状的生长发育有影响,总分枝数、结果枝数发育受抑制程度是影响花生产量的关键。在花生4~5叶龄时,豆贝除草剂较其他2种除草剂草害防控效果好,其药害对花生的产量影响较小。

关键词: 花生 除草剂 植物学性状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贵州旱地绿肥箭筈豌豆种质资源筛选与评价

种子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79份箭筈豌豆品种为供试材料,通过3年的田间试验,对各品种农艺性状进行观测、统计分析并进行种质资源筛选评价。结果表明:小区单株分支分蘖数变异系数最高,达75.52%,主要根群分布深度次之,为73.61%,而全生育期变异系数最小,为1.4%;通过聚类分析法将79种箭筈豌豆品种分为五类:第一类包括34份材料,第二类包括16份材料,第三类包括17份材料,第四类包括4份材料,第五类包括8份材料;基于主成分分析发现,排在前5位的箭筈豌豆品种为品种89、品种51、品种100、品种76、品种111。

关键词: 箭筈豌豆 绿肥 种质资源 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多菌协同发酵萝卜过程中不同盐浓度对菌相的影响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传统培养计数方法结合变性梯度凝胶电脉(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PCR-DGGE)技术,以自然发酵12%盐度的工业化盐渍萝卜为对照,对多菌协同发酵不同盐度(8%、10%、12%)工业化盐渍萝卜过程中(188 d)菌相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4种发酵方式盐渍水中菌落总数均维持在10~5~10~8CFU/m L左右,并呈现先上升后下降最后缓慢上升至平稳的变化趋势。乳酸菌受盐度影响较大,其数量随着盐度升高而降低,其中自然发酵盐渍萝卜比多菌协同发酵萝卜乳酸菌数低;酵母菌因其耐盐性较强受盐度影响较小,但受温度影响较大,随着温度的升高,其数量不断增加,且4种发酵方式之间酵母菌数无明显差异。4种方式盐渍萝卜中的细菌种类及真菌种类相似,优势细菌包括Weissella cibaria、Lactobacillus curvatus、Leuconostoc mesenteroides、Lactobacillus plantarum、Halomonas taeanensis等,其中乳酸菌占绝大多数;优势真菌包括Kodamaea ohmeri、Debaryomyces sp.、Candida sp.等,酵母菌为主要菌群。发酵至88 d后,自然发酵中的优势细菌种类略高于多菌协同发酵;盐度的增加明显抑制了部分细菌的生长,使细菌种类及数量明显降低。自然发酵与多菌协同发酵的真菌种类在发酵过程中无明显差异,但酵母菌数量前者多于后者;不同盐浓度的酵母菌并无明显差异,发酵28 d,二次加盐使得酵母菌的种类及数量产生了差异,盐度的增加抑制了部分酵母菌的生长。

关键词: 盐渍萝卜 多菌协同发酵 菌相 盐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长效缓释肥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现代化农业 2016

摘要:本文概述国内外缓释肥料的种类、特性及效用,归纳了目前缓释肥的研究现状,对国内缓释肥料开发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对策进行探讨,并对其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关键词: 缓释肥 研究现状 问题与对策 发展方向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贵州稻类地方品种资源与生产应用现状调查(英文)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16

摘要:通过对贵州全省42个县(市)农业生物资源的普查,摸清了稻类资源的基本情况和稻类资源变化情况。根据普查结果,最终确定对贵州20个县(市)、87个乡镇的稻类地方资源进行考察,以入户调查方式收集稻类地方资源353份,多为糯稻资源。介绍了稻类地方资源的分布概况,并对稻类资源减少原因简要分析,最后就资源保护工作的紧迫性提出了下一步工作思路。

关键词: 种质资源 调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昆虫温度耐受性评价方法的研究进展

贵州农业科学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昆虫属变温动物,对环境温度具有很强的依赖性。昆虫对温度胁迫的适应能力直接决定其种群动态和地理分布。为科学评价昆虫的温度耐受性,对已报道的有关昆虫温度耐受性评价方法进行全面总结,并对其优缺点进行评价。

关键词: 温度耐受性 评价方法 昆虫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一个携带水稻特大粒显性上位基因材料R147的发现与研究初报

种子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以往水稻品种的杂交研究中,对千粒重而言,F1的粒重均介于父母本粒重的平均值或略重。大粒型水稻材料R 147由于携带有特大粒显性上位基因,所以凡与其杂交的F1的千粒重均超过父母本的平均值,并呈特大粒显性上位及倾父遗传。这种独特的遗传现象的发现将会对当前杂交水稻的研究产生重大影响。

关键词: 杂交水稻 特大粒显性上位基因 重大发现 杂交水稻产量 崭新阶段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