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贵州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2927条记录
QuEChERS-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质谱法测定小麦籽粒、植株和土壤中氯啶菌酯残留

山东农业科学 2016

摘要:建立了小麦籽粒、植株和土壤中氯啶菌酯残留的Qu ECh ERS-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质谱(UPLC-ESI-MS/MS)检测方法。样品用乙腈溶液提取,经Qu ECh ERS方法净化,以Hypersil GOLD色谱柱(100 mm×2.1 mm,1.9μm)进行HPLC分离,以电喷雾电离串联质谱正离子多反应监测(MRM)模式进行测定。对氯啶菌酯在小麦籽粒、植株和土壤中3个添加水平(0.01、0.10、1.00 mg·kg-1)下的回收率进行了测定,氯啶菌酯在小麦植株中的回收率为83.3%~99.7%(RSD为4.1%~5.7%),在麦粒中的回收率为88.4%~108.7%(RSD为4.4%~7.1%),在土壤中回收率为81.2%~98.9%(RSD为2.8%~7.1%)。该方法样品前处理简单、快速,分析时间短,灵敏度、准确度和精密度均符合农药残留检测要求,适用于小麦籽粒、植株和土壤中氯啶菌酯残留的检测。

关键词: QuEChERS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氯啶菌酯 小麦 土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全限性桑蚕新品种贵蚕10号原蚕的性状表现

贵州农业科学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解贵蚕10号原蚕青·山(中系原种)、绿·水(日系原种)的性状,为其示范推广及产业化开发提供参考,对贵蚕10号原蚕的有关性状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贵蚕10号原蚕饲养容易、品种性状稳定、适应性较强,茧型较大、产茧量较高、茧质较优;发蛾早、出蛾较集中;10蛾产卵成绩较优,产附平整、不受精卵和不良卵少,产卵量(春秋蚕期,青·山分别达486粒/蛾和470粒/蛾,绿·水达445粒/蛾和442粒/蛾)接近或超过对照品种菁松(中系)、皓月(日系)、洞·庭(中系)、碧·波(日系),克蚁制种量(春秋蚕期分别为15.73张和15.76张)与对照无明显差异。贵蚕10号原种是一对好饲养、健康性好、老熟整齐、发蛾快且整齐、交配性能好、产卵量较多、产附好的限性原种。

关键词: 桑蚕 贵蚕10号 原蚕性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鱼腥草挥发油成分分析及其抗氧化性研究

保鲜与加工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以鱼腥草挥发油为研究对象,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测定其成分和相对百分含量,并就鱼腥草挥发油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DPPH·)、羟自由基(·OH)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_2~-·)的清除能力进行研究,同时与合成抗氧化剂没食子酸丙酯的抗氧化能力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鱼腥草挥发油中的主要成分为萜类化合物、酯类化合物、烯烃、醇类化合物等;鱼腥草挥发油是一种天然的抗氧化剂,随浓度的升高,其抗氧化能力逐渐增强,呈现一定的量效关系,但其抗氧化能力低于没食子酸丙酯溶液;同等浓度下,鱼腥草挥发油对3种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由大到小为:DPPH·>·OH>O_2~-·。

关键词: 鱼腥草 挥发油 化学成分 抗氧化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长期施肥对黄壤有机碳平衡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土壤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基于长期定位试验,以黔中典型黄壤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可持续性指数、稳定性指数等方法对长期定位试验获取的数据进行分析和比较,以探讨长期不同施肥处理对黄壤有机碳含量、有机碳平衡量、玉米产量稳定性、可持续性及其相互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施化肥和对照处理相比,施有机肥处理土壤有机碳含量明显升高,按大小排序依次为:M>MNPK>1/2M+1/2NPK>1/4M+3/4NPK;(2)施有机肥处理黄壤有机碳平衡量为正值,且随有机肥施用量增加而增加,相反,施化肥和对照处理均为负值,大小依次为:MNPK、M>1/2M+1/2NPK>1/4M+3/4NPK>NPK>NK>NP>N、CK>PK,各处理差异显著;(3)有机肥与化肥配施、有机肥单施及氮磷钾化肥协调施用更有利于提高玉米产量,排序为:MNPK>1/4M+3/4NPK、1/2M+1/2NPK>NPK、M>NP>NK、PK、N>CK;(4)适量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可提高玉米产量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可持续性指数>0.6,变异系数<0.3),其中,1/4M+3/4NPK处理玉米产量稳定性和持续性最好;(5)玉米年产量与黄壤有机碳平衡量相关度较高,而玉米可持续性、稳定性则主要受有机碳含量影响。综上,有机肥与化肥配施有利于黄壤有机碳含量提升、玉米维持高产稳产。按适量"减肥"原则,以25%有机肥配施75%氮磷钾化肥效果最佳。

关键词: 长期施肥 黄壤 有机碳含量 有机碳平衡量 玉米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蜂授粉对蓝莓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蜜蜂杂志 2016

摘要:以中蜂为试验手段,以蓝莓为试验对象,对贵州蓝莓主产区麻江县的3个主栽品种进行了授粉试验。结果表明,中蜂授粉可显著提高蓝莓产量和品质。经中蜂授粉的蓝莓,其坐果率与结实率达46%与42.86%,分别较对照高44.5%与41%;其可溶性固形物(13.85%)与维生素C(12.57mg/g)分别为对照的1.5倍与2.2倍。此外,中蜂授粉对蓝莓单果重、果实直径、花色苷、总酚也有提高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中蜂可作为早春低温期活动的授粉昆虫,用于提高蓝莓的产量与品质,可在生产中进行推广应用。

关键词: 中蜂授粉 蓝莓 产量及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贵州杂交水稻组合农艺性状与耐冷性的相关及通径分析

中国农学通报 2016

摘要:为了揭示杂交水稻农艺性状对耐冷性影响的相对重要性,同时分析农艺性状间的相互关系,为育种提供理论依据,通过采用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的方法,研究了16个水稻新组合的全生育期、株高、有效穗、穗长、每穗总粒数、结实率、千粒重、产量和耐冷性之间的关系。相关分析表明:全生育期、株高与耐冷性之间密切相关,均达极显著水平,其中全生育期影响最大;通径分析表明:全生育期、株高与杂交水稻耐冷性有着直接作用。相关分析与通径分析结果一致表明,生育期较长、株高较高的组合具有较好的耐冷性。

关键词: 水稻 耐冷性 相关分析 通径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菜蛾幼虫肠道细菌桃色欧文氏菌的代谢表型组学分析(英文)

昆虫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肠道细菌桃色欧文氏菌Erwinia persicina是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幼虫肠道的优势细菌,本研究旨在阐明桃色欧文氏菌的代谢表型特征。【方法】采用BIOLOG细胞表型芯片技术系统研究了桃色欧文氏菌的细胞表型;采用PM 1-10代谢板,对桃色欧文氏菌的950种代谢表型进行了测定。【结果】桃色欧文氏菌能代谢39.47%的碳源、89.74%的氮源、100%的硫源和100%的磷源;高效代谢的碳源为有机酸类和碳水化合物类,高效代谢的氮源为氨基酸类。该肠道细菌表现出261种不同的氮源代谢通路和95种生物合成通路。桃色欧文氏菌具有广泛的适应性,能在分别具有高达9%氯化钠、4%氯化钾、5%硫酸钠、20%乙二醇、6%甲酸钠、2%尿素、6%乳酸钠、200mmol/L磷酸钠(p H 7.0)、20 mmol/L苯甲酸钠(p H 5.2)、100 mmol/L硫酸铵(p H 8.0)、100 mmol/L硝酸钠和100 mmol/L亚硝酸钠的渗透溶液中正常代谢;其适应p H值范围为4.5~10,最适7.0。在多种氨基酸的作用下,桃色欧文氏菌均表现出脱羧酶和脱氨酶活性。【结论】桃色欧文氏菌的代谢特征增加了我们对该肠道细菌,特别是其与宿主昆虫的互作及其在肠道环境中的适应性的认识,同时表明通过降低桃色欧文氏菌密度来防治小菜蛾的可能性。

关键词: 桃色欧文氏菌 小菜蛾 表型芯片 代谢指纹图谱 肠道细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贵阳市花溪区晚秋低温季塑料小拱棚促苦瓜种子成熟试验

现代农业科技 2016

摘要:于10—11月在贵阳市花溪区对苦瓜搭小拱棚保温和不搭小拱棚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搭小拱棚能很好地促进苦瓜种子成熟,而不搭小拱棚保温的苦瓜种子很难成熟,搭小拱棚保温能使育种过程中的某些重要材料的种子在此段时间得以成熟,对需要在这个时间加代自交选育或扩大繁殖等用途很大。

关键词: 低温季 小拱棚 苦瓜种子 成熟 贵州贵阳 花溪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氮肥水平下水稻的生长态势

贵州农业科学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为分析水稻地上部形态结构及生长发育指标对氮素的响应,以不同株型水稻品种为材料,研究不同氮素水平〔N0(0kg/hm~2),N_1(168.5kg/hm~2),N_2(337kg/hm~2)〕下各生育时期水稻叶片形态、节间长、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叶面积指数(LAI)、株高、分蘖数及主茎叶片、叶鞘干重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叶片大小分蘖期同一叶位差异不大,成熟期较分蘖期和抽穗期差异明显;叶鞘长分蘖期倒1叶的差异明显,抽穗期和成熟期差异不大,但节间长差异较明显;叶绿素含量从倒1叶至倒6叶呈增加趋势;叶面积指数分蘖期和抽穗期以N_1水平较大,成熟期以N_2水平较大,不同品种间略有差异;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分蘖期分蘖数呈减少趋势,抽穗期和成熟期呈增加趋势。

关键词: 水稻 氮肥水平 生长态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贵州典型土壤-辣椒系统中镉的迁移富集特征

西南农业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筛选出低富集Cd的辣椒品种在生产上应用,通过设置不同Cd浓度,采用黄壤和石灰土作为盆栽供试土壤,研究贵州典型土壤-辣椒系统中镉的迁移富集特征。结果表明:1Cd处理浓度为0~5 mg/kg时,辣椒同部位的Cd含量均随处理浓度的增加而增加;黄壤种植的辣椒中Cd含量比石灰土种植的低6.11%~11.84%,其根、地上部分Cd含量的增加量均较石灰土高,分别为4.1和1.4倍。22种类型土壤中,Cd从辣椒根部向果实的转运系数分别为0.04~0.25和0.21~0.50,并且黄壤种植辣椒根部Cd向果实转运速度比石灰土低3倍。3辣椒对Cd的富集系数分别为0.93~1.65和1.02~3.04,且石灰土种植辣椒对Cd的富集系数比黄壤的高1.10~1.84倍。辣椒种植在石灰土中的转运富集能力比黄壤高,试验品种属于易富集Cd品种。

关键词: 辣椒 黄壤 石灰土 迁移 富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