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基于电子鼻技术的蓝莓果实品质变化研究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 2016
摘要:目的建立一种基于电子鼻技术的蓝莓果实新鲜度的判别方法。方法将蓝莓果实分为剂量组和分级组,剂量组包括0.00、0.75、1.50和3.00kGy4个辐照剂量组,分级组包括0.00和1.50kGy辐照处理的大号、中号和小号果实组。用~(60)Co-γ辐照源对每组蓝莓果实进行辐照处理,并进行感官评价与腐烂率、花青素和总酸含量的测定,再利用电子鼻技术对各组蓝莓果实的挥发性成分进行测定,并利用主成分分析、线性判别分析和载荷分析方法对测得的气味指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经1.50 kGy辐照处理的蓝莓果实感官评分最高,腐烂率较低,且果实中的花青素和总酸含量变化较小。利用电子鼻技术能很好地区分不同辐照处理的蓝莓果实在贮藏过程中的挥发性气味变化,且确定出的最佳辐照剂量与感官评价和理化指标测定的分析结果一致。结论电子鼻技术可以作为一种快速检测方法应用于蓝莓果实新鲜度的检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As煤矿区灯心草重金属累积特性研究
《山西农业科学 》 2016
摘要: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采用野外采样与实验室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就黔西南州高As煤矿区周边的优势植物物种——灯心草对重金属(Fe,Mn,Cu,As)的累积特征进行了初步研究,旨在探明灯心草对煤矿区重金属污染修复的潜力。结果显示,煤矿区受到了Fe,Cu,As的污染,累积指数分别达1.77,4.53和52.94,综合累积指数达755.98,属于重度累积,表明煤矿区已受到了严重污染。通过富集系数、转移系数、滞留率分析发现,灯心草对Fe,Mn元素属于富集型植物,对As元素属于根部囤积型植物,而对于Cu元素则属于规避型植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清水江土著鲤杂交改良子一代池塘网箱饲养对比试验
《科学养鱼 》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贵州黔东南州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承担实施黔东南州农业委员会农业科研与推广试验课题《清水江鲤杂交改良研究与示范》项目,选用清水江鲤(♀)×兴国红鲤(♂)杂交,其F1通过池塘网箱饲养效果对比,结果表明这一杂交组合在生长、抗性等性能方面表现出显著的优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贵州春播一熟区马铃薯品种(系)对晚疫病抗性田间评价
《种子 》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筛选适合贵州春播一熟区种植的抗病、高产、商品性好的马铃薯品种,于2014—2015年在赫章县对36个马铃薯品种(系)进行了田间抗性评价。结果表明:供试品种(系)对晚疫病抗性存在明显差异。其中,黔芋7号、Z-24和毕薯5号等3个品种(系)为高抗,占参试品种的8.3%;Z-30、威薯002等10个品种为中抗,占参试品种的27.78%;中感和高感品种23个,占参试品种的63.89%;未发现免疫品种。从马铃薯品种(系)对晚疫病的抗性、产量和商品性综合来看,黔芋7号、Z-24、Z-30、BP 50、青薯9号5个品种(系)表现好,审定后可在贵州春播一熟区进行推广和应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优质早熟杂交油菜品种黔油早1号的选育
《贵州农业科学 》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黔油早1号是贵州省油料研究所利用甘蓝型油菜早熟不育系2108A与早熟优质恢复系ZW3255杂交,鉴选出的早熟、优质、高产、稳产、抗逆性强的杂交油菜新品种,2015年通过贵州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在2013—2015年贵州省油菜区域试验中黔油早1号平均产量162.41kg/667m2,最高产量248.79kg/667m2,平均产量比对照增产11.78%;含油量41.16%,芥酸含量2.7%,饼粕中硫甙含量16.42μmol/g饼;平均全生育期190.4d。丰产性和稳定性好,抗裂角性较好,适宜在贵州省早熟油菜产区种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3S”技术的贵州省澳洲坚果种植气候区划
《贵州农业科学 》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为促进贵州省澳洲坚果产业持续发展,在近20年试验示范和调研基础上,根据澳洲坚果生长发育对气候条件、海拔高度等要素的要求,选取5个生态因子(年平均气温、最冷月月平均气温、最冷月平均最低气温、≥10℃活动积温和日均温≤0℃最长连续时数),结合贵州省各个县市主要气象站点20年(1995-2014年)的气象统计资料,基于"3S"技术,明确贵州澳洲坚果的种植气候区划。结果表明:贵州澳洲坚果适宜种植区总面积共计99 023.13hm~2,主要分布在赤水河流域、南盘江流域、北盘江流域、红水河流域、樟江流域及都柳江流域。其中,赤水河流域适宜种植区面积为5 202.53hm~2,占5.25%;南盘江流域适宜种植区面积为10 155.07hm~2,占10.26%;北盘江流域适宜种植区面积为36 367.73hm~2,占36.73%;红水河流域适宜种植区面积为35 659hm~2,占36.01%;樟江流域适宜种植区面积为3 421.67hm~2,占3.46%;都柳江流域适宜种植区面积8 217.13hm~2,占8.30%。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贵州石漠化地区蜜源植物调查
《蜜蜂杂志 》 2016
摘要:蜜源植物是石漠化地区蜜蜂生产的前提条件,蜜源植物的丰富度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当地蜂群的发展规模。为摸清贵州石漠化地区的蜜源植物特点,以不同石漠化程度划分样方,结合田野调查与问卷调查法,对麻山两个县轻度、中度与重度石漠化地区的蜜粉源农作物与野生植物作调查。结果显示,麻山地区蜜源农作物有21种,乔木(果树)9种,野生植物23种。主要蜜源农作物有南瓜、油菜和豆类,主要辅助蜜粉源植物有拐枣、野藿香、刺梨、金银花、火棘和乌敛莓。结果表明,石漠化地区蜜粉源植物种类丰富,但每一类的数量都很有限,无优势种。在该地区发展中蜂,应综合考虑补充种植蜜源植物,以满足中蜂扩群繁殖的需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C#的冬小麦虚拟生长可视化系统实现
《河南农业科学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精确表达冬小麦单株及群体三维动态生长过程,提高其模拟的真实感和实时性,利用株高、茎粗、叶长、叶鞘以及节间的几何参数构建了冬小麦动态生长模型。田间试验表明,冬小麦株高、茎粗、叶长、叶鞘以及节间随生长天数呈递增变化;随叶位升高,主茎叶片定形后的长度在拔节前、后均先递增后降低,对应节间的最终长度呈递增变化,最终粗度呈递减变化。基于C#开发环境和3DS max 2014图形平台驱动几何模型,设计开发出了一套集冬小麦单株及群体形态模拟、生长动态变化及场景渲染的可视化系统,从而实现了冬小麦生长全过程的数字化、可视化的虚拟综合管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草药免疫增强剂提高蛋鸡免疫力的效果
《贵州农业科学 》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为研制增强蛋鸡自身抵抗力及提高免疫应答的中草药免疫增强剂提供参考,选用20日龄罗曼蛋鸡800羽随机平分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Ⅰ组、Ⅱ组、Ⅲ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1%、0.2%和0.3%的中草药免疫增强剂,进行为期100d饲养试验。结果表明: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1%~0.3%的免疫增强剂可极显著提高IgG值25.52%~32.43%、IgA值17.19%~24.71%、IgM值32.72%~41.62%,可提高新城疫免疫抗体平均滴度0.95~1.57,提高禽流感H5免疫抗体滴度0.56~0.87、禽流感H9免疫抗体滴度0.80~1.41。在基础日粮中添加免疫增强剂的量以0.2%~0.3%为佳。
关键词: 中草药免疫增强剂 蛋鸡 新城疫 禽流感 免疫球蛋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